第9章 獨一無二的創作風格(1)(3 / 3)

在科爾蒙畫室和梵高一起的勞特累克,聽著梵高咒罵不休,但不提出任何勸告。這是一段難熬的時間,梵高的狀況糟糕極了。提奧的生活也亂七八糟起來,他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君子,舉止穩重,生活習慣優雅,不論穿著或禮儀,不論在家或辦公的地方都彬彬有禮。梵高卻把他井井有條的住處破壞殆盡,到處亂放著畫布、畫筆、空顏料管。

梵高的耐心已經消磨盡了,他已經三十幾歲了,還像剛學畫的人一樣摸索著學習別人的東西,並且收效甚微。提奧想盡辦法安慰梵高,梵高的情緒才稍稍平複了些。

第二天,為了讓梵高放鬆心情,提奧帶著他一起到酒館去。提奧準備把幾個印象派的畫家朋友介紹給梵高,其中就有高更。高更的頭和五官看上去略顯龐大,鼻子從左眼角直落到右嘴角;眼睛有杏仁那麼大,眼球凸出,眼神極其憂鬱;頰骨在眼睛下突起,並延伸到長長的麵頰,橫過寬大的下巴。他是一個巨人,具有不可抵抗的、野性的生命力。

梵高向高更請求觀賞他的作品。高更把梵高帶到他寒磣的房間,他把畫從床底下拉出來放在地板上。盡管梵高明白他的畫一定非同尋常,但真正觀看時還是目瞪口呆,不知說什麼好。畫上是雜亂無章的一堆陽光,天空、大海、樹木、人,都是梵高難以想象出來的樣子。這些畫上,有的畫著笨拙難看的土著居民,天真淳樸的眼睛中隱含著無限的奧秘;還有用火焰般的粉色、紫色和富於顫動感的紅色繪成的夢幻的畫麵;以及純裝飾性的風景,畫麵上的野生動植物洋溢著太陽的熾熱和光輝。

高更驕傲、得意地告訴梵高,他認為隻有喬治·修拉的畫可以和他媲美。喬治·修拉的畫沒有一個畫商願意展出,然而他卻是一個偉大的畫家。高更把梵高介紹給了修拉。

修拉的畫同樣震驚了梵高。那是一幅風景畫,建築物似的人物,用無數色彩刻度點畫出,就像杆子似的立在哥特式教堂裏。草地、河流、小船和樹林,都是點點光亮的含糊而抽象的顆粒。畫麵是以調色板上最明亮的色調組成,比起德加,甚至高,修拉更敢用的色調更明亮,圖畫退縮到幾乎抽象的和諧境界之中。梵高掌握不了他是如何支配這些線條的。修拉向梵高作了解釋,他把繪畫看做抽象的藝術,要達到思維的數學般的精確性,任何感覺都能夠,也必須變成色彩、線條和色調的抽象表達。

修拉把繪畫歸為應用公式,他不追求表現事物的本身,而是表現事物的本質。他作了個比喻,畫一個物品時,不應該是畫得逼真就是好作品,而是要畫出精神、本質。梵高似懂非懂,但是印象派的畫已經完全把他迷住了。

梵高在畫室埋頭作畫,每一幅都似乎是高更或修拉的複製品。梵高卻認為自己的畫技似乎有了大的進步。提奧為此惱怒不已,他和一直敬愛的哥哥爭吵起來。提奧認為梵高的模仿真是愚蠢極了,難道世界上要出現兩個高更或者是兩個修拉嗎?再這樣下去,梵高會把自己特有的風格都失去了。

梵高畫了一幅充滿“特色”的畫,他把所有印象派的繪畫風格融入一張畫中。這張畫有高更的樹木、莫奈的色彩、畢沙羅的樹葉、修拉的空氣。他每天與提奧爭論畫的手法,提奧為此筋疲力盡。

提奧曾經費勁口舌也沒有使古皮爾畫行的上層經理同意把梵高的畫展覽出來。梵高勸提奧離開畫行,自己開店,但是提奧沒有那麼多資金。梵高覺得是他拖累了提奧,提奧並不這麼認為,他一如既往地支持著梵高。

一天,提奧邀梵高一塊兒去出席一個宴會,是一個叫亨利·盧梭的畫家發出的請貼。他的個子矮小,但很結實;方形的臉龐,粗短的鼻子和下巴,天真無邪的大眼睛。他的輪廓與梵高有些相似。

盧梭曾是地方海關的收稅員。他是巴黎最窮的畫家之一,居住的是破舊髒亂的工人區,門廳裏一股燒飯、洗衣和廁所的混合臭味足以把人熏死。他幾年前來到巴黎,常常在星期天作畫。他從沒有受過多少教育和指導,或者受到什麼指教,但是他會畫畫、寫詩、作曲,教工人的孩子拉小提琴、彈鋼琴,教老年人繪畫。因為沒錢,他教課用的小提琴都是租的。

盧梭喜歡畫一些稀奇古怪的動物,它們怪異地從熱帶叢林中窺視外界。高更經常笑話他,在別人眼中他就是個地地道道的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