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獨一無二的創作風格(1)(2 / 3)

這些畫卻全然不一樣,打破了長久以來畫的風格,情感上的冷漠不見了,歐洲幾個世紀以來,那種沉悶、晦澀的顏色蕩然無存了。這些畫表現出對太陽的狂熱崇拜,充滿陽光、空氣和顫動的生命感。

德加描繪芭蕾舞女演員的那些畫竟毫不客氣地把紅、黃、藍幾種顏色堆砌在一起;莫奈在戶外陽光下畫出的一組河畔風景,把仲夏時節炎火烈日下的成熟而蓬勃旺盛的蓮花的顏色表現得淋漓盡致,筆法獨特。他們的作品色彩明亮、耀眼。莫奈用的最深的顏色,也要比在荷蘭所有美術館中能找到的畫上最明亮的顏色亮許多。

馬奈的畫上是一個男子坐在小船上,手裏握著船舵,是描繪法國人禮拜天休息的畫。梵高想起了關於這位先生的傳聞,他的一幅《草地上的午餐》和《奧林匹亞》展出時,警察為了保護這兩幅畫不被人用刀砍壞,而不得不用繩子攔上。他開始琢磨這些畫,領悟到這些畫家們的畫麵上充滿了空氣和陽光。他們是透過這些有生命的、流動的、充實的空氣和陽光看事物的。這些人的大膽創新完全推翻了傳統。

梵高在不能自拔的顫抖中回到提奧的住所,徑直奔向他那些打成捆的畫,把它們全部攤放在地板上。他瞪著自己的油畫,第一次感到它們是那麼的晦暗、陰沉、笨拙、乏味而又死氣沉沉。他覺得自己徹底地過時了。

提奧見梵高一直盯著自己的作品,不發一語,他能明白梵高的想法,溫柔地說:“你的作品很不錯,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作品,是屬於文森特·梵高的。你可以向印象派學習,可以借鑒,但是你千萬不能模仿,否則你會深陷其中而喪失自已的。”

梵高沒能理解提奧的勸說,他非常懊惱沒有早點在巴黎學習,白白浪費了六年時間。提奧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梵高應該慶幸現在已有了自己的風格。梵高作畫的色彩、光線、線條都有他獨特的個性。如果梵高一開始就在巴黎學畫的話,可能不是他改造了巴黎的藝術,而是巴黎改造了他。

提奧接著激動地說:“你有一雙目光敏銳的眼睛和一隻善於描繪的手。現在你所需要做的,隻是調亮你的調色板,並且學會怎樣描繪流動的、透明的空氣。生活在這樣一個正在發生重大變革的時代,你會有所作為的!”

梵高很快在科爾蒙畫室開始畫畫。他在那裏認識了亨利·圖盧茲·勞特累克,兩人立刻交上朋友。勞特累克的臉是扁平形的,五官十分突出,滿臉濃密的黑胡須,他是個瘸子,他的結實的身軀向前彎成一個以腰為頂點的三角形,直落在兩條萎縮的細腿上。他的兩條腿都是跌斷的,從此就沒能好起來。

勞特累克如果是個正常人,他就不會成為畫家。因為他父親是一個伯爵,他是這一頭銜的直接繼承人。他邀請梵高到他的住處去,他的住處除了畫布、畫框、畫架、畫凳、踏板和一卷卷披布之外,還塞了兩張大桌子。一張桌上擺滿一瓶瓶好酒和各種顏色的飲料,另一張桌上堆滿舞鞋、假發、舊書、襯衫、手套、長襪、粗俗的照片和珍貴的日本版畫。在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當中,隻有一小塊空地方可讓勞特累克當畫室用。

勞特累克喜歡畫“醜陋”的人和物,他把酒館的舞女、妓女和村姑作為模特。梵高研究起勞特累克畫的蒙馬特爾一家妓院內的姑娘們的素描。他看出這都是客觀的肖像畫,沒有道德說教。在姑娘們的臉上,勞特累克抓住了不幸、痛苦、麻木、欲望和精神苦悶。梵高覺得這和自己喜歡畫的農民沒有什麼區別,他們都是生活最真實的反映,是真正的美。

從勞特累克的嘴裏,梵高第一次聽到高更這個名字。高更是個出色的畫家,他在拉丁美洲的馬提尼克島嶼上生活過一段時間,畫了大量的關於馬提尼克土著婦女的畫。有一段時間,他完全沉醉於對原始人獨立生活的向往之中。他有過妻子和三個孩子,在股票交易所曾有個年薪3萬法郎的職位。他從畢沙羅、馬奈和西斯萊手裏買了價值115萬法郎的畫。自從他在股票交易所藝術俱樂部和馬奈結識後,就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放棄了交易所的工作,同家人到魯昂靠積蓄過了一年隻有繪畫的生活。後來,他把妻子、孩子送到斯德哥爾摩的嶽父母家,從此後便靠東挪西借過日子。高更的經曆給梵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梵高開始嚐試畫印象派的作品,這個轉變看上去一點也不難,他隻要扔掉他過去的調色板,買些鮮亮的顏料,然後按照印象派那樣去畫。第一天的嚐試結束了,效果使他既驚奇又惱火。第二天,他已經被弄得昏頭漲腦了。這種精神狀態又發展成懊喪、氣憤乃至驚恐、憂慮,不到一個禮拜,他已經怒氣衝天了。他畫出的油畫仍然那樣陰暗、呆板,並且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