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全場鴉雀無聲,大家齊刷刷地看著約瑟夫,想聽聽他到底會說些什麼,不過,大家都認為他不會接受這項挑戰。

約瑟夫從座位上緩緩起身,慢慢地步上講台。他現在的感受就如同以前在軍中受人嘲弄一樣。他僵硬地站了幾分鍾,臉色發白,手腳也因憤怒而顫抖起來,最後,他總算開口了。

“我想我明白你們選我的用意,坦白說,我一點也不感激。但我深信在這次選戰中,共和黨獲勝的機會仍然很大。我樂意成為共和黨的候選人。我會盡力而為,誠懇、坦白地向群眾述說我的理想與抱負,這並不是為了名利。”

約瑟夫說完後隨即下台,匆匆離開了會場。

密蘇裏的另一家報紙《民主報》給了約瑟夫很好的評語——

對於普利策先生此次被提名,我們都深感驚訝,因為他並不是個熱衷於此的人,逢迎拍馬更不是他的個性。他雖脾氣暴躁,卻富於正義感。他曾在聯軍服過役,對於公共事務非常熟悉,是個永不妥協的前進分子。他精力充沛,個性正直,並且是個溫文儒雅、稟賦特異的青年。他有許多優點,不了解他的人常常會忽略這一點。

雖然這次的提名多少帶有一點嘲弄的意味,可是約瑟夫認為,既然接受了提名,就要全力以赴去競選。他請教了戴維森許多有關競選的問題。

“首先,我應該做些什麼?”

“先去買幾套像樣的衣服,好好地打扮打扮。”這是戴維森給他的第一個忠告。

約瑟夫照做了。穿著剪裁合適的衣服,約瑟夫看起來神采奕奕、容光煥發。

約瑟夫於是展開了競選活動。為了爭取更多的選票,他挨家挨戶地訪問,跟他所遇見的每個人談話,互相交換意見,並在街頭發表政見。他很驚訝地發現,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您是常為《西方郵報》寫東西的約瑟夫·普利策嗎?您報道過傑斐遜市那些腐敗政客的事件,您也寫過市政廳發生竊案的事。”人們對他的事非常感興趣,總是纏著他問東問西。普利策向選民承諾,一旦他知道政府貪汙腐敗的事,他一定奮戰到底,絕不妥協。《民主報》與《西方郵報》也給予了約瑟夫絕對的支持。

1869年12月21日,約瑟夫·普利策以209票對147票擊敗了民主黨候選人格蘭薩姆,順利地當選了州議員。

共和黨的這次勝利震驚了整個密蘇裏州。

像其他西部各州一樣,密蘇裏每天都在蛻變。不斷有移民來此墾荒,不斷地有人遷徙,城市、鄉鎮發展得非常迅速,所以政府內部腐敗的現象也日趨嚴重。政府機關裏也有些廉潔正直的人,但是沒有任何人有足夠的權力去控製那些為非作歹的人。

普利策已經進入了市議會,他是個最令惡人聞風喪膽的議員。他敢仗義執言,對貪官汙吏他更是大加撻伐,加上他的背後又有《西方郵報》的支持。普利策知道,他雖然無法改變所有不公平的現象,但隻要在能力範圍之內,他願意盡力而為。

當時的聖路易斯非常複雜,換句話說,它有雙重政府。在市法院裏,有七個法官,他們掌握著無比的權力,他們有權任用自己的人,而且控製了大部分的稅收,甚至連市長和市議會都不敢招惹他們。可是征收來的錢都花到哪裏去了,卻無據可查。約瑟夫相信這些錢落入了法院人員的口袋裏,他決心徹底查證一番。

約瑟夫·普利策在州議會發表第一篇演說時,曾提出一個法案,要求結束這種雙重政府的現狀。當約瑟夫演說完畢後,一些政客開始留意這個叫普利策的人,他們決定一旦找到合適的時機,就非置他於死地不可。

朋友們很擔心約瑟夫的安全問題,便勸他說:“這些有權有勢的大爺們如想傷害你,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你怎麼搞得過他們呢?約瑟夫,你還是住手吧,不要往下查了。”

約瑟夫沒有被嚇住,他依然我行我素,不隻是口誅,而且筆伐,一篇篇的內幕報道陸續地在《西方郵報》登載了。他要求法院公開賬目,結果發現幾乎每一筆都是爛賬。他毫不客氣地報道和控訴奧古斯汀上尉勾結法院人員盜用公款的內幕。

1870年1月,約瑟夫來到了傑斐遜城,他不停地工作、演說和寫新聞報道,希望經由他的努力奔走,使提案早日在議會中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