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覺得,在那個時代裏,能夠認識戴維森、舒爾茨及普利托裏厄斯無疑是他一生中最幸運的事。尤其是舒爾茨先生,對居住在美國的德國人而言,舒爾茨簡直是他們心目中的大英雄。

舒爾茨先生稟賦異常、酷愛政治運動、熱心公益,擁有生動的文筆、獨到的思維,再加上流利的德語與英語、足以震撼群眾的演說才能,這所有的一切造就了他這個傑出的領袖人才。與舒爾茨先生的談話對約瑟夫而言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難得的教益。除了舒爾茨外,誰還能夠滔滔不絕地談論德國為爭取自由而爆發的一連串戰役、威斯康星州的農耕問題、林肯的生平逸事以及南北戰爭?在談過話後,他還會坐下來,彈一首舒曼或莫紮特的曲子,他的彈奏技巧幾乎可以與一流的音樂家媲美。

戴維森教授介紹他閱讀了許多曆史著作及世界文學名著,並指導他如何去欣賞古典音樂。舒爾茨先生則引導他進入了政治領域。約瑟夫衷心地感謝戴維森教授及舒爾茨先生對他的栽培,要不是經由他們的開導,他無法窺見那個嶄新的世界。

約瑟夫嫉惡如仇,始終在跟政黨及政府的腐敗貪汙作戰。當約瑟夫還是個孩子時,他就非常同情受盡壓迫的黑奴。年齡漸長後,他仍舊宣稱黑人應該有參政及自由選擇工作的權利。約瑟夫終其一生堅持著一個信念,他認為平民老百姓應該享有跟富人一樣的權利,這有點像舒爾茨的性格。他的筆下也經常流露出對工人權利、農人疾苦、艱苦企業的同情。

卡爾·舒爾茨心中最大的願望,就是約瑟夫·普利策這位年輕人能跟他一樣參與政治。

“我們的棋藝高手約瑟夫是個可造之才,埃米爾,總有一天,我要把他送到華盛頓去當參議員。”

“我可不像你這麼篤定,卡爾,”普利托裏厄斯搖搖頭說,“約瑟夫雖然對政治很有興趣,但他跟我們不一樣。你知道他是什麼?他是一個新聞界的奇才。對我們來說,報紙的作用就是為政黨服務,讓老百姓知道我們的黨都在做什麼,好讓他們支持我們。可是約瑟夫不這樣想,他認為報紙應該具有雙向功能,既能挖掘事實的真相,報道各種新聞,又能作為老百姓的傳聲筒。他是個天才,卡爾。”

“埃米爾,你要知道,一個天才常會引起麻煩,說不定他會成為我們的燙手山芋。”

“我們如果失去了那個天才,也許麻煩會更大。”普利托裏厄斯胸有成竹地說。

約瑟夫經常口無遮攔地說:“為什麼政黨非控製報紙不可?為什麼目前各版所報道的新聞沒有以前多?我認為報紙的責任應該是為民服務,不該成為黨的宣傳工具。報紙應該對讀者負責,告訴大眾事實的真相,然後由他們自己去明辨是非。”《西方郵報》以忠實報道、不畏懼任何特權與團體而出名,《西方郵報》的各個版麵經常登載大財團采取金錢攻勢迫使州議會通過某些法律的報道。約瑟夫也因為揭發陰謀和嫉惡如仇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如果有人想以大把鈔票堵住他的嘴,約瑟夫就會不客氣地把鈔票丟回去,並將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甚至當事人的姓名、地址都一五一十地公諸於世。

約瑟夫在新聞界刮起了一陣旋風,他不隻是個光拿薪水就滿足的記者,他對自己在報紙上發表過的各種報道都有一份責任感。他熱愛他的工作,渴望知道與工作有關的任何事情。

此時,普利策的聲名已經和舒爾茨、普利托裏厄斯等人並駕齊驅了。他那耿直的性格也為他樹立了一些敵人。這些人有個共同目標,那就是,隻要機會一到,他們要設法把他攆出聖路易斯。

正直的州議員

1869年,約瑟夫剛滿22歲,已經在《西方郵報》工作了一年。州議會閉幕後,約瑟夫返回聖路易斯工作。

當時,聖路易斯正在選舉一名州議會代表,根據慣例,這類代表一般是由民主黨囊括,共和黨人勝算不大,但不管怎麼樣,他們還是得派個代表角逐一番。

共和黨人開了幾天會,也沒有順利推舉出一個合適的代表,就在這時,有人想到了約瑟夫·普利策。

“聽我說,諸位,”這個人在人群中喊叫道,“大家心裏都明白,我們推選不出一個適當的人選,即使有了代表,我們勝算也不大,所以大家還是放鬆一下。啊——我想到了!我想到了一個最佳人選,真正的青年才俊——約瑟夫·普利策。”

經過一分鍾的沉默後,會場角落裏爆發出了一陣笑聲。接著,約瑟夫聽到人喊道:“共和黨的弟兄們,現在由我來介紹下屆聖路易斯的代表候選人,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新聞記者,一位為人民權利奮戰到底的偉大鬥士——《西方郵報》的約瑟夫·普利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