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愛梅的妃子,唐玄宗用心良苦,下詔令天下地方官員貢上梅株。眾地方官員聞得皇上詔書,急忙承辦。近至漢中深山,遠至洛陽、開封,連根帶泥將梅樹以車馬運至長安宮中,盡是老樹老樁,古貌枝虯。大唐芙蓉園裏便出現一片梅園。林中有一處梅屋,專供梅妃賞花。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隻須同。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異漢宮。
唐玄宗與梅妃恩恩愛愛,常流連於梅林之中,雙影徘徊。其間,梅妃曾作《絢窗》一詩,大抵詩意是夫妻恩愛,永到白頭。可惜已經失傳,《全唐詩》僅收錄了她寥寥的幾首詩。
梅妃平日淡妝雅服,愈顯得姿色清秀。又素有詠絮之才,除吟詩外,還善作賦,曾作成八賦,令玄宗十分歎賞。她生性愛梅,她住的宮中,前庭後院,遍種梅花。院中有一亭,玄宗親筆寫著“梅亭”匾額。每值梅花開時,梅妃就在亭中吟詩賞玩,直到黃昏月上,還不舍得離去。梅妃天性潔淨,她的妝台繡榻,打掃得絕無灰塵。
玄宗與梅妃攜手,暢遊梅園。他二人,一個是君王卻精通音律,一是寵妃而才貌雙全,吟詩作曲,相談甚歡。玄宗道:“久聞愛妃才高,入宮前所作詩文,翰林諸臣無不讚歎稱絕,卿既愛梅,何不作首梅花詩?”
梅妃答道:怎有大雅之作?謹以《詠梅花》小詩一首,“臣妾村野陋質,聊為陛下佐酒。”隨即信口吟出:
一枝疏影素,獨抗寒霜冷。早晚散幽香,香飄十裏長。
嶺南刺史韋應物,蘇州刺史劉禹錫,皆是當時文壇領軍人物。聽聞梅妃愛梅,又能詩善文,很是敬佩。因此挑選奇梅百品,星夜兼程送到長安進獻。這些梅花,骨幹遒勁,枝條疏朗,梅妃一眼便知絕非尋常之物。
玄宗見梅妃如此高興,便重賞二人,並把梅妃詩作賜給二人觀賞。兩位大家讀後讚道:“果然詩如其人,是仙中女子啊!”
深宮無事,一向與宗室弟兄甚是友愛的玄宗常常召弟弟們進宮,說笑飲宴。每遇宴會,玄宗必令梅妃隨侍在側。
中秋節那天,玄宗又召諸弟兄在宮中家宴,宴會上,玄宗當眾稱讚梅妃道:“當日梅精吹白玉笛,做驚鴻舞,滿座光輝,今日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皆備,梅妃可否為諸王再舞一次?”
諸位王爺都拍手稱好,梅妃粉麵含羞,身披舞衣,翩然起舞。裙裾翻飛,衣帶飄逸流暢,贏得滿堂喝彩,後有詩人寫詩讚道:
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翩如蘭笤翠,宛如遊龍舉。越豔罷前溪,吳姬停白紵。
飲至半酣,內監獻上黃橙一筐,說是自禦園中采下,特獻於萬歲爺嚐新。
玄宗見橙色金黃,甜味香飄,就吩咐賞給眾兄弟分嚐。內監給每位王爺席前送上黃橙十枚。梅妃隨身佩有小金刀,當即拿金刀破橙,獻與萬歲進食。玄宗於是又命梅妃替各位王爺剖橙,各位王爺見梅妃親自過來替他們破開橙子,慌得一個個忙站在一旁,局促不安,頭也不敢抬一抬,大氣兒也不敢喘一喘。梅妃輪流走到每一位王爺跟前,破開一個橙子。待輪到漢王時,他竟悄悄伸過靴尖去,輕輕踹住了梅妃的鞋尖。漢王平日倚仗自己是皇弟,皇帝又凡事容忍,所以強占的良家美女不計其數。漢王早聽說梅妃天姿國色,今日玄宗賜宴,一見梅妃果然秀媚動人,怎經得梅妃又走近眼前,十指玲瓏地剝著橙皮,漢王頓時心癢難耐,因萬歲爺在跟前,不敢抬頭平視。他低著頭,躬著身,但兩道眼光,卻直視梅妃裙下。恰好一陣風來,吹動裙幅,露出那一雙瘦瘦的鞋尖來,嵌著明珠,繡著彩花,漢王的色膽立時包了天,竟輕輕踹住梅妃的鞋尖。
素性高潔的梅妃頓時就氣得粉臉變了顏色,放下手中隻破得一半的橙子,轉身就向萬歲推說,適因珠履脫鈕,需要縫結,不能伺筵,然後告辭下閣去了。
玄宗席罷來梅妃宮中看望時,梅妃猶麵有餘怒,一問才知是漢王調戲她。梅妃原以為萬歲必定大怒,誰知玄宗嗬嗬一笑,說什麼美女麵前有此一舉,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情不自禁嘛。梅妃見玄宗顧念兄弟情深,就也不敢再說什麼。
◆薄命梅妃易憔悴
說也奇怪,玄宗在別個妃子宮中,任憑那個妃子歌著舞著說著笑著,百般討好,可玄宗玩過一兩天,就膩了,馬上丟開手另找別的妃子去了。獨有梅妃伴君,也不歌,也不舞,甚至也不說笑,隻是靜靜的。玄宗和她說話,她總是抿著朱唇,微微一笑。一笑中,盡現無限的嬌媚柔婉和不盡的悠悠神韻,把這風流天子整日迷住在梅妃的妝閣中,甚至一連十日不坐朝。滿朝文武望眼欲穿,打發高力士進宮去探望,卻總是見玄宗懷中正擁著梅妃,拿著彩筆,在畫著眉,或是捧著那雙玉也似的纖手,替梅妃修指甲。高力士看了這情形,也不敢進去驚擾。
直到大祭之期,李林甫進宮去麵請聖上祭祀皇陵。一刻也不能離開梅妃的玄宗如今要出宮十多日,就想把梅妃也帶去。可祖宗定例,非皇後不能親與祭祀。玄宗早就有心想把梅妃立為皇後,隻是怕臣下不服。誰知梅妃已有了三個月身孕,不耐車馬之勞。玄宗滿心歡喜,就放梅妃在宮中靜養,滿心期待梅妃產下皇子來,就立她為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