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妃高潔
秋波媚,桃花媚,何如筆底胭脂淚,細細寫就相思醉。梅妃,你那一抹胭脂紅,嫵媚了你千年的愛恨,又媚惑了他的今世情愁。光影斑駁了流年,驀然驚回首,繁華如夢一場,已黯然成殤。在歲月的渡口,你靈透娟秀的影兒,如深秋落花,蜷曲在史冊的一頁,任由時間無情地碾過。掬一捧雲深不知處的蒼涼,你在鏡花水月旁,輕歌曼舞一世的柔情。紅顏素手懷抱著千年的情緣,傾訴著這一段天荒地老。世有解語花,憑誰解花語?
緣,可長一世,可短一瞬,而這於江采蘋,不過是一朵花開的時間。猶自清晰記得,他親吻著你的耳墜,喃喃細語:此生定不負卿!然而,流年未逝,笙歌未散,情緣卻已盡!曾經的誓語,早已隨風掠過,散落天涯海角。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原來,有些愛,稍縱即逝,再剩下的便全是萬劫不複!即便如此,你也不後悔,更不曾動搖和改變,你毅然把所有的歡愛都予了他,而痛楚都留給了自己。你用絕世的蒼涼,轉成背景,襯托他縱世的燦爛與輝煌。這就是你,梅妃,你用最深刻的傷痛,成全了一份世上最深刻的愛與情。
用紛飛的血淚,換得一朝的抵死纏綿。這般癡情決絕的你,將梅活化成了噬魂入骨的美。盈盈淺笑,驚鴻翩舞。難爭霓裳歡寵,你倦倚上陽宮,深夜長門,人影孤單,月兒也消瘦。
想當初,不如不遇傾城色,塵緣誤了誰?一聲歎息,兩行清淚。最美的相遇,總包藏著最疼痛的決裂。
君可記,當年羽化清愁,輾轉樓東賦,一斛明珠怎敵朝朝腸斷,還君明珠,淚必雙垂落。肋下刀血痕,命斷亂戈,人兒如浮萍,誰舍誰收,經年悲戚,隻有暗香悠悠。
梅妃(710-756),姓江名采蘋,唐玄宗早期寵妃。其體態清秀,姿色俏麗,生性溫柔,並且好淡妝雅服,清麗脫俗、孤傲高潔。她曾作有《謝賜珍珠》和《樓東賦》等著名詩賦。
江采蘋是大唐王朝有名的才女妃子,相傳她寫了《簫》、《蘭》、《梨園》、《梅花》、《鳳笛》、《玻杯》、《剪刀》、《絢窗》八篇文賦。其最有名的詩作莫過於選入了《全唐詩》的那一篇《謝賜珍珠》。
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汙紅綃。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玉階生寒,珠淚盈眶。我念我皇,今夜,歡歌燕舞,可千萬千萬,別夢寒。
東夷使者來訪,玄宗於花萼樓接見,使者供上珍珠。玄宗猛然想起被冷落的梅妃,她亦是來自東南。又想起當日花萼樓上梅妃翩然起舞,巧笑嫣然,不由勾起相思之情。於是瞞著楊貴妃,命人將一斛珍珠密送到上陽東宮。
梅妃已心灰意冷,見到珍珠,隻是微微一笑,那笑容淺淡而決絕。鋪開宣紙,揮毫而就:
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汙紅綃。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語句何其慘絕,心情何其寂寥,絕望與哀怨躍然紙上。
這宮闈本來就不屬於她,她隻是個空靈娟逸的江南女子。薄衣輕裳,微妝笑掩。眸間有三千弱水,眉心有春風百結。她隻屬於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的江南,在小橋流水的國度裏,或采蓮,或吟詩,或撫琴。無奈命運將她置身於愛牡丹不愛梅花的唐朝,上蒼將她錯置在汙濁混雜的皇宮。她是生錯了時代,來錯了地方……玉階生寒,珠淚盈眶,我念我皇,今夜歡歌燕舞,可千萬千萬,別夢寒。
她還是牽念,牽念她的陛下,癡癡地不肯釋懷。若是再舞一曲《驚鴻》,怕是已沒當年的風華絕代,失去愛情的光彩,鴻雁在空也難以驚豔。若是再吹一曲《梅花落》,怕是已不複當年的悠揚清越,笛聲裏恐怕隻有滿滿的心碎……◆月下解語花
開元十四年(726年),宦官高力士奉命到閩地選美,被選中的江采蘋,年僅十六歲。
姿態明秀,豐神楚楚,秀骨姍姍,令唐玄宗驚豔不已。於是在寵妃武惠妃於開元二十五年(737年)身故之後,江采蘋繼而得到專寵。
高力士出使在閩粵一帶,在次年春季回宮,采辦得許多奇花異草,又有鸚鵡、白鶴、彩鹿、金雞,散放在禦花園中。一時轟動了合宮的妃嬪,都來引逗玩弄。
玄宗在勤政樓賜宴為高力士接風洗塵,直飲到黃昏月上,高力士才悄悄奏道:“臣此次南行,還為陛下物色得一枝解語花!願陛下屏退左右,下閣觀賞。”玄宗下閣去,隻見月移花影,滿地如繡,映照在月石台階上,一片皎潔。廊下鋪設著寶座。玄宗皇帝才坐定,遠遠一陣香風,從花下吹來,夾著環珮叮當。往階下望去,隻見一對雉尾,擁著一個美人兒,冉冉地從花下行來,走上白石台階。月光照在她的粉臉上,凝脂團粉一般,又嫵媚又潔淨又飄逸,真是羞花閉月,且她披著霧縠雲裙,手握一枝梅花,疏影橫斜,玄宗幾疑是月裏嫦娥下臨塵世。直看到那美人盈盈下拜,嬌聲道“奴婢江采蘋見駕,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玄宗才回過神來,忙親自下座伸手扶起。再細看那張粉臉,隻見眉彎入鬢,星眼羞斜,樂得玄宗連連呼著美人,當夜就在翠華西閣臨幸了她。
因為幽嫻貞靜的江采蘋素愛梅花,第二天,玄宗皇帝的聖旨下來,封她為梅妃。玄宗在長安地方大內、大明、興慶三座宮中和東都地方大內、上陽兩座宮中,共有妃嬪宮女四萬人,梅妃江采蘋自被高力士選進宮來,這數萬女子就都被玄宗丟到了腦後。一時間,玄宗和梅妃甜蜜纏綿,宛似新婚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