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隻與玄宗離別了十多天,梅妃就害了相思病。玄宗見她雙鬢飄蓬,眉峰翠損,粉腮也消瘦了許多,不禁非常心疼,就終日陪伴著梅妃,在房中料理湯藥,寸步不離。可一連五六天的高燒,到底還是讓梅妃腹中的皇子小產了。
小產後的梅妃身體愈見虛弱,玄宗一麵痛惜這個流產的皇子,一麵傳禦醫給梅妃服藥調理。梅妃這一病不要緊,她不能與皇帝尋歡作樂,把這位風流天子久曠起來,大事可就鬧出來了。
◆貶入上陽宮
世事的無常讓所有信誓旦旦承諾永恒的故事,總是黯然收場,天長地久,隻是一個華美而不堪一擊的字眼。
天寶四年(745年)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梅妃的地位急轉直下。
漢代長門宮陳阿嬌千金買司馬相如一賦,江采蘋受此啟發也付諸行動,極富才華的她親自寫了一首《樓東賦》。可唐玄宗看來這篇賦後,雖然也略微有所觸動,但也隻是派人悄悄賞了梅妃一斛珍珠,梅妃見了,傷透了心,寫了一篇《謝賜珍珠》,並將詩與珍珠一起送還給唐玄宗,其清高與矜持格外光芒奪目。唐玄宗讀後悵然不樂,令樂府為詩譜上新曲,曲名叫《一斛珠》。
江采蘋就像綻放在福建原野上的一樹梅花,楚楚動人,清麗出塵,風華絕代。江采蘋的美,是福建莆田的一方山水所獨賦,更是秉承了家族遺世獨立之風。其父親江仲遜是個詩書滿腹的秀才,同時也是個懸壺濟世的醫生。江采蘋是家中獨生女,自小聰慧靈秀,能詩能文,九歲就能背誦許多詩歌名篇,十五歲時即已寫得一手好文章,所寫的八篇賦文,更在地方上傳誦一時,是當時有名的才女,被譽為福建第一個女詩人。
多才多藝的江采蘋,不僅長於詩文,還通樂器,善歌舞,而且嬌俏美麗,氣質不凡,是個才貌雙全的奇女子。當年奉旨來閩粵挑選秀女的高力士,在見到江采蘋的一瞬間,驚為天人。
當年梅妃自製《驚鴻曲》,婉轉動人,且兼玄宗又賜玉笛一支,每在清風明月下一吹,玄宗就感覺飄飄欲仙。梅妃又作驚鴻舞,和著樂拍進退疾徐,如繁花滿眼錦繡無邊。那時候的玄宗對她簡直愛得不能再愛了,說梅妃事事皆能,戲稱她為梅精。從此,後宮那些妒梅妃得寵的妃嬪,就把梅精當成了她的綽號。後來因梅妃病弱之體不能供玄宗皇帝盡歡,使楊玉環得以乘虛入宮,一個新歡,一個舊愛,梅妃有此絕世才華,楊玉環又秉天姿國色,在玄宗的心中,原是兩個都丟不下的,常把梅妃和楊貴妃召在一處,好言撫慰她二人仿效娥皇、女英,親若姐妹,和比骨肉。可是兩人背地裏卻各避著路,不肯見一麵兒。楊貴妃生性狷苛,很容易嫉妒吃醋。楊貴妃常常暗地指責江梅妃為“梅精”,江梅妃同樣也常常暗地稱楊貴妃為“肥婢”,後來因楊貴妃嫉妒而失寵。
江采蘋生性柔和清高,而楊玉環卻心機靈利,乘著玄宗皇帝沉醉在纏綿的溫柔鄉中,楊玉環在枕上說盡了梅妃的壞話。於是漸漸地梅妃那裏就皇恩冷淡下來,再後來,玄宗竟聽從了楊妃的話,把梅妃遷入上陽東宮,從此一入長門,永無雨露恩及。
也許玄宗猶豫過,至少在他下旨之前,想起她清雅絕倫的笑靨,有過一絲不忍,但這並不妨礙他親手擬下冰冷的旨文:
因梅妃不守婦道,撥弄是非,擾亂後宮秩序。今令梅妃搬入上陽東宮思過,不得隨意出入。
各地進的貢品不會再有梅花,甚至梅林梅樹因無人管理而大多枯萎致死。嶺南刺史快馬加鞭呈上的不再是奇梅百品,而是貴妃娘娘愛吃的荔枝。
寂寞冷清的上陽東宮,隻有梅妃一人守著,恨壓眉峰,愁損桃麵,昔日橫波目,今做流淚泉。展紅箋不由得寸心如剜,想當初陪歡宴何等纏綿。論深情似不應藕絲輕斷,難道說未秋風團扇先捐。但到今年幾回翠華不見,待何日訴相思淚落君前。
後來因玉環恃寵而驕,惹怒了玄宗,讓他想起梅妃的好處,於是就打發小黃門滅去燈燭,捧著萬歲手詔,暗地裏摸索著到東閣去宣召梅妃。
梅妃自被皇帝棄置以來,終日靜坐一樓,吟詩作畫,心態倒十分平和,從不設計想法再邀聖寵,因為她非常自信,她知道皇帝終有一天還會回心轉意來求她的。如今見萬歲召喚,梅妃知道有楊貴妃在側,自己決不會得誌的,就堅決辭謝拒不奉詔。無奈皇帝越見梅妃不肯來,就越想起梅妃舊日的好處,就打發小黃門又連去了三次,還把自己平日在禦苑中乘坐的一匹千裏駒賜給梅妃乘坐,在黃昏人靜的時候,悄悄去把梅妃馱來,在翠華西閣上相見。
梅妃見了萬歲,忍不住眼淚如斷了線的珍珠似地掛滿粉腮。新婚不如久別,玄宗擁著哭泣的梅妃百般安慰,同入羅幃,說不盡的舊日思情,訴不完的別後相思,兩人卿卿我我的,直訴說了一夜。這邊歡愛正濃,那邊楊玉環就得到了密報,於是醋意大發,一大早就趕到了翠華西閣,誰知玄宗和梅妃一夜歡娛,正苦夜短,好夢醒來,看看已是日高三丈。
楊貴妃哪裏肯輕易罷休,好一番大鬧,又把鳳舄扯破了,把翠鈿摔碎了,這才哭著回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