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曾軍良 魅力課堂上的魅力校長(1 / 1)

曾軍良 魅力課堂上的魅力校長

專題

作者:董穎

獲獎詞:

2012年,剛剛獲得“開學第一講最受歡迎校長獎”的曾軍良又榮獲中青網“2012中國十佳卓越校長”。這位49歲的青年校長上任一年多以來,每天工作長達15個小時,將自己的全部熱情融入了學校,將“課程育人”的理念在北京立新學校全麵推廣。

北京市立新學校是海澱區唯一一所集中、小、幼一體的公立學校,作為這所有著悠久曆史的學校的新掌門人,自2011年6月接任校長工作以來,49歲的青年校長、中學物理特級教師曾軍良用一年多的時間,不遺餘力地將“課程育人”的理念積極推進,通過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方式,倡導學校教育創新。

2012年,曾軍良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對學校未來發展的規劃和思考,他每天工作長達15個小時,早晨6點40之前就到校開始工作,將自己的全部熱情乃至生命意義融入了這所學校。在他的倡導下,學校建立了“校務委員會”,彙聚集體智慧,實施民主管理,決策學校校級(幼兒園、小學、中學)層麵的各項工作。在校園裏,那個總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總是麵帶笑容和孩子打招呼的校長,已成為了教師效仿的對象,進而改變了整個校園的風氣麵貌。

曾軍良在北京、長沙、嶽陽等地有長達26年的一線教育的經曆,“讓學習變成快樂的事,讓學生產生內動力”是他一貫的追求。來到立新一年多來,他提出打造“魅力課堂”、倡導“課程育人”的教學改進目標。在他看來,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充滿快樂、富有智慧、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應將升學作為唯一目標。

“魅力課堂”是基於尊重學生的美好天性,激發學生的精神動力,讓學生感知快樂的心理體驗,推動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創新發展的改革行動。

“課程育人”不僅是指學科課程,而是包括德育課程、學科必修、選修課程、校本課程在內的一整套相對完備的課程體係。曾軍良以“課程育人”的理念帶領大家回歸教育原點再出發,並以此指引立新人從課堂教學走向課程育人。

2012年,曾軍良將自己對教育的思考落在文字上,在媒體上連續發表了六篇關於教育的文章——《辦一所“孩子向往、教師幸福、社會滿意”的學校》《今天的教師靠什麼吸引學生》《激勵教育是一種有力量的教育》《教育需要智慧的愛》《教育別為孩子的發展貼負麵標簽》《從追求“課堂高效”走向追求“課堂魅力”》等,在社會上、尤其是教育界引起強烈反響。其論文《立教化之本 創育人之新——談北京市立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創新與思考》在“中國名校成功之路”征稿活動中榮獲一等獎,並收入《中國名校成功之路》文獻中。

為了幫助教師盡快在課堂教學中成長起來,曾軍良開設了大大小小近百場報告會,從“課堂應成為自信的課堂、課堂應成為規範的課堂、課堂應成為思考型的課堂、讓課堂成為美麗的課堂、課堂要成為創新的課堂”等多個角度對教師進行培訓,引導教師自覺走上專業發展道路。

2011年12月,曾軍良在“開學第一講最in校長評比”中,以全國網絡投票第一榮獲“開學第一講最受歡迎校長”稱號。他希望人們多年後再評價他的教育方法以及他教過的學生時,不僅僅記住的是優異的高考成績,而是“我教育過的學生有後勁”。

“教育是大事業,不是小買賣,要以長遠的、為國家為民族負責的精神辦教育。理想的教育應該是這個模樣——‘孩子向往、教師幸福、社會滿意’。”曾軍良這樣想,也正在為此努力著。

責任編輯 王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