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當紙鈔流通數量超過準備金數量時就會發生通貨膨脹,這種毫無準備的大明寶鈔當然不會出現例外。要知道,這些功臣貴戚拿到大明寶鈔,是一定要把紙幣換成真實財富的——購買土地。
洪武九年,大明寶鈔流通不足一年,一貫大明寶鈔應兌換一千文洪武通寶,實際上已經連三百文都兌換不到了。
皇帝發下來的錢不值錢,怎麼辦?
答:咱們就自己去搶,我用大明寶鈔買土地,你賣也得賣、不賣也得賣——這次可是合法的,我給了錢的!
大明寶鈔發行後的一兩年內,剛剛建立的大明王朝就麵臨一場危機:洪武年間,一共爆發了一百五十多次農民起義,其中一百多次就發生在洪武九年、十年。
眼見著中原大地烽煙再起,朱元璋終於對功臣宿將亮出了屠刀!
先說第一個倒下的胡惟庸。
我們先來看看他幹了什麼吧:此人任宰相八年,對朝臣有生殺予奪的權力,《明史·胡惟庸傳》記載,他一旦見到不合意的奏折就一定會扣住不發,最後,天下無恥之徒爭相攀附,有人送金銀、有人送錦帛、有人送名馬、有人送古玩……
——作為宰相,此公有一個最大的愛好,哪裏有災情,哪裏就有胡惟庸——不是去救災,而是去兼並土地。為了獲得土地,甚至動用軍隊將當地百姓作為盜匪撲殺——這樣會造就很多無主土地。
——徐達向朱元璋告發他違法亂紀,他就雇凶刺殺徐達(未成功);劉基向朱元璋揭發他的劣行,結果被他下毒害死(一說是胡惟庸受命於朱元璋才下毒手,鑒於有刺殺徐達的先例,在此未予采信)。
——至於“私役官軍”、“影敝差役”,“伐木修建城樓,私營居室”,縱容子侄、莊奴殺人奪田、接受投獻,淩暴鄉曲,就更是不勝枚舉。
這樣的人不該殺嗎?於是,三萬人跟著胡惟庸成了刀下之鬼!
再說藍玉。
此人是常遇春的內弟,擊潰北元的首功之臣,封涼國公。北伐結束後,他又幹了些什麼事情呢?
——藍玉在東昌侵占了民戶一批土地,有禦史把這事上奏給朱元璋。結果,這位禦史被藍玉派人抓了去當街暴打一頓!為此,方孝孺疾呼:此人性格暴戾、專橫異常,按照此人的威風,上可以蔑視公侯的權威,被他看中的小民之財(土地)必將蕩然無存矣!
——擊潰北元後,藍玉回來的路上途經喜峰口,已經是深夜,守關者聽到大軍叫關便立刻去開門;這時,藍玉卻做了一件誰也想不到的事情——他派人把喜峰口的城牆給拆了,事後還為此洋洋自得!
——北伐回朝之後,朱元璋封了他一品官職。對著一品封位的煌煌聖諭,藍玉居然非常不滿,當場大呼:我不堪為太師耶!藍玉畢竟是一個官員,要求進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這麼做就不是要求進步了,而是找死了!
長此以往,有你藍玉,可還有大明?洪武二十六年,一萬五千人跟藍玉一起做了刀下之鬼。
有人說,朱元璋誅殺胡惟庸是為了鞏固中央集權,誅殺藍玉是為了剝奪將領軍權。拋開這些誅心之論,讓我們看看《明史》蓋棺定論的說法:明太祖與功臣有河山之誓、白馬之盟,後人論及此事每每都感慨鳥盡弓藏,但是,人主也斷不能廢法而曲全,剪除這些功臣實在是因為他們做得太過分了,出於不得已,非為私計也!
大家以為,這段評論有道理嗎?
讀書你千萬莫做官
有一出京劇叫《秦香蓮》,劇中有句唱詞:這裏有紋銀三百兩,拿回家去度饑寒,教子南窗把書念,讀書你千萬莫做官。
做官不好嗎?
答:在朱元璋手下做官不好,是殺頭的買賣。說明一下,是當官的被殺。
除了元勳宿將,朱元璋還殺了數不盡的官員,因為他們貪汙受賄!甚至有剝皮實草的傳說,貪汙六十兩以上者,除梟首示眾外,還要把貪官的皮剝下來裝上草,放在後任官員旁邊,以示儆醒!
自清《廿二史劄記》開始,人們對朱元璋對貪官剝皮實草的行為大加讚賞,我查閱了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研究朱元璋懲貪的文獻,自民國年間起就是叫好聲一片,隻有極個別人曾對此提出質疑。
我們沒學過解剖學,隻想提醒一下,完整剝下一張能填充稻草的人皮,需要多高的解剖技術?至於第二道工序“實草”就更是技術活,一張人皮放在那裏曆經寒暑,還得終年不能腐爛,當時有這種廣為普及的防腐技術嗎?
大概是人們對貪官汙吏實在痛恨之極,後來經過種種演繹,人們把這種幻想安在了朱元璋頭上!
眾生無明,隻有好惡、沒有對錯!
如果現在您已經對“剝皮實草”產生了懷疑,恭喜您,您已經走向了理性分析曆史的道路。現在,讓我們沿著這種道路繼續分析當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