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朱重八的家庭經濟學(1)(1 / 3)

(明太祖)

朱元璋是窮人出身,在他眼裏,除了他自己,天下人都應該過苦日子,尤其是那些封建官僚!登基之後,朱元璋規定:大明朝正一品官員月俸米87石、正二品61石……遞減下來,到了正七品就隻有7.5石了。有人爭辯:按7.5石計算,每月就是900斤大米,放在當時的年代,這個數字不少了!真是這樣嗎?

貨幣戰爭之朱重八傳奇

在開始講述明朝之前我們必須交代一個背景,秦、漢、晉、南朝、隋、唐、宋、明……所有漢家王朝中,隻有明朝開國皇帝朱重八完完全全起自草根。民國學者孟森指出:中國自“三代”以來,最正統的朝代當屬漢代和明代,因為,劉邦、朱元璋都是匹夫起事,沒有窺伺前朝神器。劉邦好歹還是一個亭長,按照這個邏輯,得國最正的當屬朱元璋。

我始終不明白孟森先生的邏輯:憑什麼匹夫起事就是得國最正,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我隻是看到,正是這個原因,大明帝國有很多事情讓人費解,尤其是開國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因為在元朝漢人是沒有資格取名字的,隻能是姓氏+父母年齡之和(或出生日期),可見身為漢人或者南人是多麼的可悲!

望神州、百姓苦,千裏沃土皆荒蕪!

1351年劉福通率三千人在潁州舉起義旗,人們在頭上裹起紅巾以示對漢家山河的懷念,從赤眉軍、紅襖軍到紅巾軍,曆盡千載紅色始終是我們的圖騰!

手執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

這裏不想討論元末農民戰爭的是是非非,我想解釋的第一個問題是:元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朱元璋既不是起義軍中的正統(韓林兒的大宋)、也不是兵馬最強壯的(陳友諒的大漢)、甚至不是最富有的(張士誠的大周),為什麼偏偏他能夠勝出呢?

解釋這段曆史其實很不容易,因為《明太祖實錄》早就被朱元璋本人和後來的朱棣改得麵目全非了,很難找到一點靠譜的史料。

所以,我們還是以貨幣作答,讓那些帶著腐土氣息的銅錢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先說紅巾軍正統——韓林兒的大宋。當然,韓林兒隻是這支軍隊名義上的皇帝,劉福通才是真正的領導者。

劉福通起自賈魯開河。堂堂大元朝開河不給工錢,河工拿到的紙鈔毫無用處,劉福通這才率領他們走向亡命之路,如果劉福通繼續給手下河工發紙幣,估計沒有人會給劉福通賣命。所以,大宋國的貨幣是銅錢,被稱為“龍鳳通寶”。

龍鳳通寶分為小平、折二、折三三種,折二、折三錢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當兩枚、三枚小平錢用。就品相而言,這三種龍鳳通寶都是銅赤如金、錢體渾樸、文字遒美;就重量而言,以小平錢為例,直徑2.5厘米,重約3.3克,和漢代五銖錢大小相仿。彭信威先生曾有這樣的評論:一般來說,亂世基本不可能出現這樣品相的貨幣。即使在當代錢幣收藏中,龍鳳通寶絕對也是一種極品,普通的小平錢現價大概每枚在一萬元左右。因為,龍鳳通寶存世極少,存量稀少、高品質造就了龍鳳通寶今天的價格。

為什麼龍鳳通寶存世極少?是因為劉福通的大宋王朝隻存在了四年嗎?

不是。

龍鳳通寶當初的發行範圍就很窄,最大用途是劉福通用來獎賞自己的將士:功勞大的發折三、折二,功勞小的發小平錢,用途則是將領之間相互饋贈(行賄)。至於劉福通係轄區的老百姓,是見不到龍鳳通寶流通的,紅巾軍不會用龍鳳通寶購買物資,補給基本靠搶:“天遣魔軍殺不平,不平人殺不平人,不平人殺不平者,殺盡不平方太平”,主要將領李二、毛貴、白不信、大刀敖無不都是殺人魔王,殺元朝官府,也殺富戶,隻有殺人才能獲得軍資!

當時有一首童謠,怎麼聽都不像在歌頌紅巾軍:滿城都是火,官府四散躲;城裏無一人,紅軍府上坐。

滿城都是火,人都去哪裏了?

紅巾軍鼎盛時期曾經三路北伐,惟一不靠搶劫完成軍事補給的將領是東路軍毛貴,毛貴也肩負著主攻大都的任務。當代很多文獻都曾提到這樣一個事實,毛貴曾經在濟南設立三百六十屯,每屯相距三十裏,並造大車百輛運輸糧食。憑借著這些軍資,毛貴曾經攻打到距離大都二十裏地的地方,可惜,最終功敗垂成!

當代文獻提到這條史料,一般都是褒義,稱讚毛貴治軍有方、補給充足。我卻隻奇怪一個問題,如果真有濟南三百六十屯、每屯三十裏,上千平方公裏的耕地都屬於紅巾軍。那麼,這土地原來的主人去哪裏了?

1359年(元至正十九年),劉福通兵敗後不知所終,韓林兒則為朱元璋救走。至此,劉福通係北方紅巾軍宣告失敗,龍鳳通寶也就停止鑄造。

再說天完係紅巾軍,即徐壽輝與陳友諒。

在明史中,徐壽輝被認為是配角,很多人認為,他隻是人長得比較帥,所以才被擁立為天完之主。這種說法大抵來源於明代葉子奇的《草木子》,而葉子奇是典型的禦用文人,跟劉基、宋濂都是鐵哥們,估計他要不這麼寫,早被朱元璋哢嚓一刀砍了。

亂世梟雄爭霸可不是選美大賽,選美大賽可以顛倒美醜,群雄逐鹿的年代,單憑長得帥就能執掌天完政權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