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請你們來,讓我們一起看看耶穌的信徒們及把他尊為領袖的人們吧!
起初,他隻選定了少數從北方來的人作為他的夥伴。他們都是自由人,個個身體健壯,人人精神抖擻。早已過去的四十年中,他們甘心情願,不畏艱險,麵對死亡而毫無懼色。
你可曾想到,這些人本是奴隸和棄兒嗎?
你可曾認為,黎巴嫩和亞美尼亞的驕橫王子們,在承認耶穌是神差的先知時,莫非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社會地位?
你可曾想到,安塔基亞、拜占廷、雅典和羅馬的出身名門的男男女女,竟然輕易地被一個奴隸們的領袖的聲音所吸引?
不!這個拿撒勒人既不與仆人一起反抗主人,也不與主人一道反對仆人。他不曾與任何人一起反對任何人。
他是一個人上之人,他的血管裏奔騰的熱血和著痛苦和力量一起搏動。
如果高尚能成為辯護律師,那麼,他就是最高的人。
如果自由能夠伴隨思想、言論和行動,那麼,他就是最自由的人。
如果高貴出身隻屈從於愛,而且永遠與溫和慈祥的超脫情誌為伴,那麼,他就是最高貴的人。
不要忘記,隻有強健者才能贏得賽跑的桂冠。熱愛耶穌的人為耶穌戴上冠冕,就連他的敵人也在為他加冕,雖然他們意識不到。
時至今日,阿爾特彌斯的女祭司們每天都在神廟的秘密角落裏為耶穌戴冠加冕。
馬太
談站在監牢牆下的耶穌
一天晚上,耶穌從大衛城堡裏的一座監牢旁經過。當時,我們跟在他的身後。我們看到他突然停下腳步,麵頰貼在監牢的牆上,說:
“昔日的兄弟們,我的心與牆內的你們的心一起跳動。我多麼希望你們能夠在我的自由下成為自由人,與我和我的朋伴們一道同行。
“你們被囚禁在牢中,但你們並不孤獨。有多少囚犯行走在大地上,雖然他們的翅膀並未被剪,但他們像孔雀、隻能拍翅,卻不能飛翔。
“第二天的兄弟們,我不久就要到監牢中去探望你們,用我的肩膀來承擔你們的重負。無辜與罪犯之間並無區別,就像臂上的兩根骨頭,永不分離。
“我今天的兄弟們,今天是我的日子。你們逆眾潮而動,他們要抓你們了。他們說我也是個逆他們潮流而動的人。也許我很快就要步你們的後塵了。犯法人要與犯法人在一起。
“尚未誕生的那一天的兄弟們,這些牆將要坍塌。新的雕像將從這些石頭裏站立起來,雕塑師手中的槌子是光,鑿子是風。你們將成為自由人站立起來,充分享受我的新日子的自由。”
耶穌說罷,然後走去,手撫摸著監牢的牆,一直到走過大衛城堡。
安得烈
談淫婦
死亡的苦澀,要比沒有耶穌而生活的苦澀好忍受得多。
耶穌遭磔刑而永遠沉默時,我們的日子無聲無息,隻留下回聲將他送入我的記憶中,但重述的隻有他宣講的道,而並非他的聲音。
一次,我聽他說:“放開憧憬的韁繩,它就會把你們帶到原野上去。
“坐在晚香玉蔭下,你們會聽它在陽光下鳴唱;它既不為自己織布縫衣,也不用木或石建房;雖然如此,它仍在歡樂歌唱。
“神在夜下勞作,以滿足它們的需要,又將甘露灑在它們的花瓣上。
“你們不是也在永不疲倦、從不休息的神靈關懷之下嗎?”
又有一次,我聽他說:
“天父就像數過你們的頭發那樣,清點過天上的飛鳥。鳥兒掉在射手的腳下,你們頭上的每根頭發變白或隨年齡落下,皆出於天神的意誌。”
另有一次,他說:
“我聽你們的心喃喃地說:‘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神待我們比待那些起初並不認識神的人們更慈善些。’
“但我要對你們說:葡萄園主早上叫一雇工摘葡萄,傍晚再喊一雇工,最後付給二人相同工錢,確乎公平對待,不偏不向。他不是自願掏腰包付工錢的嗎?
“所以,非猶太人敲門時,天父將打開家門,就像你們敲門時一樣。因為天父的耳朵就像留意常重複的歌曲一樣傾向新樂曲,而且他的心更專注於新曲,原因在於那是他心弦的最新之曲。”
還有一次,我聽他說:
“你們要記住這一點:小偷是山窮水盡之人,騙子是驚懼之人;賊落入你的守夜人網中,也必落入自己的迷網裏。
“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希望你憐憫他們。
“犯錯之人也許會去你們家中。你們要為他們打開門,讓他們坐到你們的餐桌上。你們若不接待他們,他們犯了過錯,你們也難說自己清白無辜。”
一天,我和另外一些人跟著耶穌來到耶路撒冷市場,耶穌給我們講了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還講了一個為買珍珠而賣掉全部家產的故事。
耶穌正在說道時,一夥法利賽人把一個被他們稱為“淫婦”的女人帶到眾人中。他們走到耶穌跟前,說:“這女人背棄了與她丈夫的約言,被當場捉奸。”
耶穌望了望那女人,手撫摸著她的前額,然後凝視著她的雙眼。
片刻後,耶穌轉向那夥帶女人的法利賽人,久久注視著他們。接著,耶穌彎腰俯身,開始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耶穌寫了一個又一個男人的名字,並且在每個人名旁寫上每個人所犯的過錯。
耶穌寫著寫著,隻見那些法利賽人羞澀地奪路溜走了。耶穌還沒有寫完,他的麵前隻留下我們和那個女人了。
耶穌再次審視那女人的雙眼,說:“你體驗的愛太多,而帶你來這裏的那些人卻隻嚐到了些許愛。他們之所以把你帶到我這裏來,是為了使你成為害我的陷阱。現在你可以平平安安地走了。沒有一個國王能在這裏審判你,如果你能像你那樣抱有深愛之情一樣聰明伶俐,那就來找我吧!那時任何人之子都不能判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