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第149章 包圍宣府(3 / 3)

穆青青定定的看著皇帝,直看的皇帝眉頭微微蹙起之時,她才倏爾咧嘴輕笑,“原來皇上不信我……我冒死從西夏逃出來,曆盡千險來到長安,舔著臉去求人,才來到皇上身邊,將我所知告訴皇上……沒想到,原來我這般費心費力,為皇上著想,為天朝大業著想……卻遭皇上您的嫌棄,您的不信……”

穆青青連連冷笑,“是我看錯了您!”

說完,她拽過單薄的紗衣披在身上,邁步下床,“無妨,您信不信我都無所謂了,我已經將我要說的都說完了,如今連您的信任都沒有了,我生無可戀,就此與聖上別過吧……願聖上一切安好,願聖上江山傳承千秋萬代!”

說完,穆青青忽而大步跑了起來,一頭撞向殿內石柱。

“你做什麼?!”皇帝驚怒。

“來人!攔下她!”

皇帝大喝一聲,立即有太監從殿門外衝了進來。

隻見黑影一閃,穆青青僅著著輕紗的身體就被人攔腰抱住,那黑影悶哼一聲,又連退兩步脊背撞在石柱之上,才堪堪攔下穆青青。

皇帝見狀,滿麵怒容,“連武功高強的高坤都險些攔不住你,你是真的想死在朕的麵前嗎?”

穆青青半伏在高坤懷中,沒有抬臉,也沒有回應。

“過來!”皇帝又道了一聲。

穆青青沒動。

高坤麵色有些為難,“皇上?您看……”

“朕說——過來!”皇帝嗬斥一聲。

高坤連忙將穆青青從自己懷中推了出去。

穆青青一張美顏的臉上,全是淚水。

站在石柱邊上,淒惶又無助的看著皇帝,“救我做什麼?為什麼不讓我死了算了……這些年我受的苦,我所受的磨難,皇上您根本想不到,您不知道……我為了回來,為了將自己知道的這些告訴聖上,才撐著一口氣,讓自己活下來。不然……我早就死了,哪裏有機會能死在皇上您的麵前?如今……我心願已了,還活著幹什麼?”

皇帝抬手衝高坤揮了揮。

高坤連忙躬身退了出去。

“你過來,朕有話對你講。”皇帝看著穆青青,盡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平靜。

穆青青抽抽嗒嗒的走近皇帝。

皇帝抬手將她拽入自己懷中,另一隻手,輕撫著她的臉道:“朕怎麼舍得,怎麼舍得讓你死……朕不是不信你,隻是此事亦有可能是西夏人故意讓你探聽到,又故意放你混出皇宮,故意讓你將此消息告訴朕……”

穆青青從皇帝懷中抬起臉來,看著皇帝道:“皇上是懷疑臣妾被人利用了?”

皇帝沒有回答,但他的表情顯然是默認了。

穆青青微微蹙眉,倒是不想,幾年不見,皇帝不似當初那麼好騙了。

她微微垂下眼瞼,“這種朝堂大事,臣妾不懂,是不是利用,臣妾也不好判斷,由聖上裁決就好。可是皇上,當初臣妾在冷宮之時,乃是宣少夫人將臣妾擄走,又將臣妾賣給覬覦良久的西夏大皇子……這種事,難道還有假麼?”

穆青青說完,便嚶嚶的笑聲哭起來,哭聲帶著隱忍無奈,委屈至極。

皇帝輕撫著穆青青的脊背,“不哭不哭……朕知道你受委屈了!等宣文秉凱旋,朕一定給你一個說法。一定會嚴懲宣家!”

穆青青抬著一雙哭紅了的眼睛,看著皇帝道:“宣文秉凱旋?那如果臣妾說的都是真的,宣文秉收斂了足夠的軍餉,聯合西夏兵馬,忽而倒戈相向,轉而攻打我天朝呢?何時才會是他凱旋的歸期?”

穆青青這話,說的皇帝心中一驚。

畢竟穆青青這個大活人在自己麵前坐著。

這說明當年冷宮之事卻有蹊蹺。

當時宣家還是他麵前寵臣,且正是冷宮大火發生不久之後,西夏大皇子便和太子簽訂了友好盟約。

一向眼高於頂的西夏為何會主動與天朝簽訂友好盟約?且還甘願向天朝進獻歲幣?這不等於間接的向天朝稱臣了麼?

傲慢的西夏如何能忍得下這麼一口氣在?

皇帝的目光又落在穆青青身上,腦中反複思量的,是她說過的每一句話。

第二日朝堂之上,皇帝穩坐與龍椅上,命大臣立時舉薦驍勇善戰的將軍,並下詔書召回正在邊疆抗擊西夏的宣文秉。

大臣們一時都愣住了,不明白皇帝為何會在宣文秉接連有捷報傳來之時,下這樣的命令。

不少大臣都跪下懇求皇帝三思。

“皇上,宣大將軍接連有捷報傳來,兩軍還在邊境僵持,此時實在不是召回宣大將軍的時候啊!”

“是啊,皇上,說不定,用不了多久,宣大將軍就能將西夏軍隊打得潰不成軍,再不敢挑釁我天朝威嚴!此時正是趁熱打鐵的好時候,不能……”

“請皇上三思!”

勸慰的聲音一潮壓過一潮。

皇帝看著底下跪著的大臣,眯了眯眼睛道:“你們說的,朕自然都想到了,所以才讓你們另外舉薦大將。想我天朝泱泱大國,難道除了宣文秉,就連一個會打仗的人都沒有了麼?”

有大臣還要再去勸。

一直沒有跪下求情的一位大臣衝高坤看過去,見高坤給他使了眼色,便立即上前一步,跪地言道:“皇上召回宣大將軍實在是聖明之舉!臣也是偶然得到宣家和西夏私通的信件。宣家因記恨皇上忽而貶謫,早就和西夏連成一氣,謀我天朝江山!信件在此,請皇上過目!”

那大臣一言既出,朝堂皆驚。

高坤快步從皇帝身邊步下,接過那大臣手中信箋,雙手奉於皇帝麵前。

皇帝一把從高坤手中將信拿走,飛速瀏覽,越看越是生氣,越看臉色越是難看。

忽而見皇帝怒拍龍椅,“擬旨,包圍宣家,宣家家眷一律不準出府!召宣文秉回京!”

此時金殿之上跪著的大臣們,皆不知道信箋上麵寫了什麼樣的內容,但皇帝的怒容眾人是看的清清楚楚的,此時已經沒有人再敢勸了。

別沒勸好,再把自己搭進去。

高坤臉上露出微不可見的笑容。

皇帝原意是讓皇城司圍住宣家,但高坤知道皇城司如今在路南飛手中,路南飛和宣紹的關係,隻怕皇城司困不住宣家。

他直接命衙門出兵,將宣家包圍,裏三層外三層,密不透風,便是隻蒼蠅,也有的進沒得出。

皇帝私下已經告訴高坤,一旦宣文秉入京,立即將人拿下。宣家全家流放兩千裏之外,永世不得回京,其後人也不得踏入臨安半步。

高坤心中得意至極,宣文秉回京?何必等到宣文秉回京?隻在半路安排好人,就讓他這輩子都沒命踏入臨安半步!

全家流放?豈不太便宜宣紹?他可不像皇帝那麼仁慈!

宣家被圍上的時候,宣紹也是剛剛得到宮中的消息。

“皇帝身邊有奸人作亂。”宣紹修長的手指摩挲著杯盞的邊沿說道。

煙雨在一旁放下手中小孩兒的衣服,看了他一眼,“如今該怎麼辦?等著爹爹回來?”

宣紹微微抬頭,“等著,便等於坐以待斃,隻怕若是幹等著,便等不到爹爹回來了!”

煙雨心中一跳,不由站起身來,“相公這話什麼意思?等不到爹爹回來?”

宣紹放下手中茶盞,“既是有奸人在皇帝身邊暗算與宣家,你想,他會給爹爹給宣家留一線餘地麼?如果是我,我不會。所以,爹爹倘若真的在這時候被召回,隻怕是到不了臨安了。”

煙雨神情肅穆,側耳向外聽去,良久,她臉色微微發白,“宣家外麵,圍著的人不下千人,便是巷內巷外,連毗鄰的街道上,都駐守有官兵。如今相公有何辦法,能讓宣家脫困?”

宣紹微微蹙眉,輕歎一聲,“皇上,終究是不信宣家了。”

“許是高坤假借皇上名義?”煙雨見他目露失落,不禁上前安慰道。

宣家對皇帝忠心耿耿,宣紹當年更是差點為救皇帝,而小小年紀就命喪黃泉。如今倒落得如此下場,宣文秉還在前線為皇帝,為天朝鞠躬盡瘁,轉眼之間,皇帝說翻臉就翻臉,宣紹心中之難過可想而知。

煙雨將手輕輕放在宣紹肩頭,“相公不必難過,既是奸人作亂,想方設法,將那奸人除掉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