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第142章 謝謝你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第142章 謝謝你
皇帝給了三天的時間,讓宣家搬出宣府。
宣府的宅子是皇帝賞賜下來的,如今削去宣家父子身上官職,將他們趕出宣府,也就表明了皇帝對他們的恩寵是到了盡頭了。
宣紹還未趕回宣府,路上遇見昔日的同僚,已經有人開始冷嘲熱諷,落井下石了。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皇帝這頭剛下了口諭,那頭就有人將消息傳揚出去,速度也是真的夠快的。
如此,倒也是可以看出,宣家是真的太樹大招風了。
煙雨正在家中為曾經勾勒好輪廓還為填色的宣紹的畫像填色,就聽聞宣紹回到家中的聲音。
她放下手中的物件,迎了出來。
隻見宣紹臉上除了有疲憊之色以外,還有一種莫名的輕鬆之感。
煙雨正要上前拉住他,卻被一旁小小的靈兒擋了一下。
“公子身上有血腥氣!”靈兒捏著鼻子道。
宣紹抬手嗅了嗅自己的衣袖,“沒有啊?”
高讓死的時候,血是噴濺出不少來,可他躲開的快,汙血並未濺到他身上。
“就是有,我不會嗅錯的。”靈兒卻一臉堅定。
“知道你鼻子靈。”宣紹點了點頭,先去換過了衣服,才又回了正房。
煙雨已經為他煮好了淡茶,擺在小幾旁。
她如今肚子漸漸大了起來,脫下冬衣,也能瞧出衣服底下隆起的腹部了。
宣紹滿目濃情的看著她,拉著她的手讓她在自己身邊坐了,“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要先聽哪個?”
煙雨微微一怔,笑道:“那先聽好消息吧?”
“找到安念之了,是高坤的幹爹,高讓,已經死了。”宣紹簡單說道。
“死了?”煙雨微微蹙眉,“真的死了?怎麼死的?”
許是安念之此人太過陰邪,便是聽聞他死了,也讓人不敢掉以輕心,不敢輕易放鬆警惕。
宣紹將今日和高讓見麵的經過,和高讓的話,細細講與煙雨。
煙雨聽完,沉默了好久,才長長歎出一口氣來。
“希望母親永遠不要知道真相,母親是個很善良很善良的人,她如果知道自己好心救下的人,竟是後來害的自己家破人亡,滿門被滅之人,還不知該如何自責呢。”煙雨說完,抬頭看著宣紹,“他死了,往後倒是可以安心了。也免得他總是陰魂不散,讓人想起來都難受。”
宣紹微微點了點頭,看著她,笑而不語。
“那壞消息呢?”煙雨看著他的表情,一時沒有猜到他所謂的壞消息是什麼,他的神色倒不像是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啊?
“唉,日後可能要委屈夫人吃些苦了……”宣紹長歎了一聲,“皇上要把宣家從宣府裏趕出去了。”
“這是為何?”煙雨不禁反問。
“高讓死,死的沒有留下一點痕跡,連骸骨都沒有留下,徹底的死無對證。”宣紹說道。
煙雨聞言張了張嘴,回顧事情經過,倒也想明白了些許。
宣紹又將皇帝親自前往皇城司一事一並講了,煙雨忽而點點頭道:“所以,相公你其實也是故意的,對麼?”
宣紹挑眉,“哦?你為何會這麼說?”
“懷疑落進人心,就會像落入土壤的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隻會紮根越來越深,越來越難以拔除。皇上既然已經默許了大臣們對宣家的彈劾,便是遞出了不再像以往那般信任宣家的信號。能讓皇帝越早對宣家下手,那麼皇帝多少還會顧念著宣家曾經的功勞苦勞,對宣家手下留情。可倘若維持了一時風平浪靜,隻會讓日後的風暴來的更加凶猛。宣家怕就不是被逐出宣府那麼簡單了。”煙雨淡聲說道,“且如今太子和宣家親厚,皇上對宣家不滿,連帶著也會影響對太子的印象。而此時,二皇子剛好惹怒了皇上,本是鞏固太子給皇帝留下好印象的最好時候。若宣家能適時退出皇帝視線。對太子未來登基,大有裨益。”
煙雨說完,看著宣紹,“隻是你這苦心,太子明白麼?”
宣紹輕笑,抬手刮過煙雨挺翹的鼻梁,“太子會明白的,就算如今不明白,以後也會明白的。”
“所以,其實相公帶回來的,是兩個好消息,是麼?”煙雨眨了眨眼睛問道。
宣紹卻搖了搖頭,“不對,是三個好消息。”
“嗯?”煙雨看他。
“沒了皇城司一眾繁雜之事,為夫日後就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夫人了,這不是個好消息麼?”宣紹輕輕擁住煙雨的肩膀。
煙雨點頭,“這倒真是個不錯的消息!”
雖然宣家的主子們並未沉浸在被貶謫的愁苦之中,但表麵上總要做出些哀怨不爽的樣子才行。
宣文秉並未置辦太多的產業,就算有,也不會擺在明麵上。城西倒是有為響應皇帝號召買的宅子,可那處宅子比如今的宅子隻大不小,遭了貶謫,不淒淒惶惶也就罷了,還搬到更大的宅子裏,這不是讓皇帝堵心的麼?城西的宅子,肯定不能去。
倒是宣紹為娶煙雨之時,在城北買的三進的宅子,此時倒是可以用上了。
皇帝賜給宣家的宅子甚是寬大,宣家主子不多,家仆卻是不少,全都搬去城北的宅子肯定是容不下。
這遣散一部分家仆也是必要之舉。
煙雨讓浮萍從庫房裏抬了幾箱籠的銅板出來,自願離開宣家的,都可以領上五吊錢,拿了自己的賣身契離開。
願意留下來的,就各自領兩吊錢,回去收拾行禮準備搬家。
這到也是個看看眾人忠心程度的好時候。
煙雨挺著微微隆起的肚子,站在春日暖陽照著的院子裏,看著聚在院中的家仆,“如今宣家有難,也不能勉強大家一定要跟著宣家。如果你們有好的去處,隻管在這兒領了上半年的月例,去奔個好前程。若是你們沒有去處,宣家也不會一定要將你們趕出去。隻是打這兒以後,月例減半。好了,我話說在前麵,有緣分咱們好聚好散,大家各自看著辦吧。”
煙雨說完,便轉身回了上房,怕她們礙著自己在,不好意思拿錢,便不在一邊看著。
宣紹正窩在軟榻上翻著書,笑看她一眼,“你也不怕人都跑光了?”
煙雨笑著搖頭,“跑光了說明咱們做人也太失敗了,連個人都留不住。”
煙雨打發宣紹院子裏的家仆之前,是跟宣夫人打了招呼的,正院這時候也在打發下人,且給的份例都差不多。
三天的時間很緊,第一天隻有很少的人拿了五吊錢,帶著自己的行禮離開了宣家。
眾多的家仆都沒有走。
不過宣家不複以往,沒落之言,已經在臨安傳開。
宣家上下也都在打點行裝。
宣家宅子裏的東西大多是聖上賞下來的,這些東西既不能帶走,也不能賣掉。
第二日宣家開始往城北般家,搬走的多是一些雜物。也不見什麼稀罕物件。第二日傍晚,便又有一些人拿了錢離開了宣家。
第三日,宣家的主子們也總算是出了宣府的大門,出現了在臨安人好奇打量的視線裏。
隻見宣家搬家也頗為淒涼,原想著看一看曾經一度是聖上麵前最的寵的重臣家中都有什麼稀罕物件的人,注定是要失望了。
大件的物件,家具什麼的一概沒有。拉行李的馬車也隻有兩輛,據說車上裝的還都是宣夫人,宣少夫人的嫁妝。
跟著的家仆身上背著的行囊看著也是癟癟的,一個個多是垂頭喪氣的模樣。
從宣府到城北,倒是要走上不近的路。
不知是巧合,還是故意,這一路上,倒是沒少遇見昔日或攀附宣家,或嫉妒宣家的同僚。
冷嘲熱諷之語不在少數。
不管是前麵馬車裏坐著的宣大人和宣夫人,還是後麵馬車裏的宣紹,煙雨,都沒有什麼大的反應。
煙雨是因猜到了宣紹的用意。
而宣夫人在外人麵前一向是持重之人,斷不會為此失態。
宣家搬到城北的宅子以後,跟來的家仆見這裏宅子確實不能與之前的宣府相比,便又有人動了想走的心思。
悄悄摸摸打聽了那五吊錢還做不做數,往浮萍那兒領了銀子,拿了賣身契,又有不少人在這時候離開了宣家。
浮萍看著賬冊,低聲對煙雨道:“少夫人也是太好心,這些人要走就走,憑什麼還給他們銀子?不就是過的不如以前一點麼?不就是住的地方小了一點麼?主子都能忍,他們有什麼人忍不了?我不信他們離了這兒,還能找到像主子這麼寬厚的人?”
煙雨輕笑,“怎就不能找到?寬厚的人多了去了,你又伺候過幾家主子?”
浮萍抿嘴,“我雖沒伺候過幾家主子,但我被路大人搭救以前,也是看慣了世態炎涼的。能在這時候,還給下人們發遣散之錢財的主子,可是不多。這一筆花銷花出去,也不是少數了!老爺被罰俸一年,公子也沒了官職,府裏好多東西都帶不出來,往後要花錢的地方可多了!少夫人您也不打算打算麼?何必將這錢財浪費在這些背信棄義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