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產電影救命稻草是什麼?(1 / 2)

行業觀察

還記得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嗎?那是網絡文學初次走進人們視野,新千年來到,它被改編成電影,由陳小春主演,可惜反響一般,網絡文學與電影結緣的開局並不順利。

直到十年後,徐靜蕾將已經出版的網絡小說《杜拉拉升職記》搬上銀幕,才再度引發關注。而真正讓網絡小說變成電影劇本“待采金礦”的則是滕華濤執導的《失戀33天》,這匹票房黑馬讓處於劇本荒中的電影導演突然看到了曙光,隨著《山楂樹之戀》《搜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改編上映並取得商業上的成功,網絡文學正成為主流,有人說傳統文學造就了第五代導演的輝煌,而目前《鬼吹燈》《盜墓筆記》《擺渡人》等將相繼投拍,而且多數原作者都上陣改編,網絡文學會是未來國產電影的救命稻草嗎?

《匆匆那年》之前,九夜茴就已經是小有名氣的網絡作家了,《花開半夏》是她的成名作。《匆匆那年》以方茴和陳尋的愛情為主線,描述了80後的情感與生活曆程。據資料介紹,該書最早在網絡上發布,創造1200萬點擊後由東方出版社推出紙書。目前已被改編成網絡劇和電影兩個版本,後者由張一白執導,是他繼《將愛》後再次回歸青春題材,倪妮、彭於晏主演,即將於12月12日全國公映。

張一白:未來編導演是一體化團隊

很早之前,就有影視公司買下《匆匆那年》的版權,找張一白改編,但還沒來得及做,版權就到期了。後來,張一白機緣巧合認識了原作作者九夜茴,他們決定把這個項目重新做起。因為不習慣在網上直接閱讀,張一白每次都要把文章打出來看,“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都是文學,誰能打動人就是好東西,而不是什麼形式、介質發表。”《匆匆那年》中講述的是一個女生從情感成長到毀滅的曆程,其中對校園生活和對初戀感情的細膩描寫,讓張一白動容。

在改編中,他對原著保持著極高的忠實度,尤其是小說中經典的場景、情節、對白,都被他保留下來。“如果不保持忠實度,那還買原著幹嗎呢,還不如找人把小說的故事梗概寫了,還少付一筆錢呢。買小說,肯定是買它有價值的部分。”

王家衛新片《擺渡人》選自張嘉佳短篇小說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最初是在新浪微博上發表的“睡前故事”係列之一,講述了“備胎”小玉愛而不得的苦戀經曆。今年6月22日,也就是張嘉佳生日當天,他在微博上公布了和王家衛導演合作改編電影的消息,並預言將集合“十年來最強的演員陣容”,梁朝偉、金城武、宋慧喬、全智賢一時間都成觀眾熱議的演員人選。目前該項目仍在劇本開發階段。此外,書中《你會不會說話》《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也分別被陳國富、幸福藍海影業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