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疆企業麵向中亞區域投資的市場優勢和資源潛力
(一)地緣優勢:新疆已成為中國內地企業投資中亞市場的跨海口
新疆位於亞歐大陸中部,地處中國西北邊陲,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個國家接壤;隨著國際貿易尤其是能源貿易越來越集中於中亞及中東,未來新疆將成為中國投資中亞最具有戰略意義的中心基地,也是外資企業進入中亞市場的前沿陣地,所以新疆的地緣經濟優勢將成為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現在,中亞各國都把發展石油天然氣產業、吸引外資作為本國經濟發展的重心。比如,哈薩克斯坦大約每天產油130多萬桶, 其中78%用於出口,預計2015年哈薩克斯坦的石油產量可以達到每天350萬桶, 其中300萬桶用於出口。2009年,新疆廣彙工業有限公司就與哈薩克斯坦TBM公司簽署了在哈薩克斯坦開發天然氣合作協議,由新疆油田公司負責在哈國地質油藏工程的境外技術,油氣的引進促進了新疆開發油氣服務業的發展。新疆與哈國的相鄰地緣優勢,也推動了中國對外投資企業的積極性,內地發達企業紛紛到新疆來辦廠,這為開拓新疆本土企業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使新疆成為內地企業投資中亞的橋頭堡。從此中亞投資將會從傳統的探礦、油氣等資源類領域向商品製造,電網、農業合作,基礎設施修建等領域擴展。
(二) 資源優勢:新疆與中亞各國資源與能源貿易發展帶動了投資力度的加大
新疆遠離海洋,四周高山環抱,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其石油、天然氣、煤、金、鉻、銅、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居全國首位。除此之外,新疆生物資源種類繁多、品種獨特、特性優良,發展農業,電力,水利建設前景廣闊。新疆的資源優勢,將為開拓中亞市場,為拓展“新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礦業、能源、農業、畜牧業和旅遊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教育等領域的投資合作,發揮具有重大作用。另外,新疆還擁有一類口岸17個,二類口岸11個,擁有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工貿易區4個,與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往來關係。目前,新疆在中亞五國注冊的且實際運作的企業大約有174家。其中中國對哈薩克斯坦貿易額中,新疆對哈薩克斯坦貿易占到八成以上。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為區域性國際經貿開辟了新的通道,也是中國首個跨境的經濟貿易區和投資合作中心,是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區域合作的示範區,這為推動中哈兩國霍爾果斯口岸的跨境經濟貿易區和區域合作項目提供了基礎。
(三)市場優勢:中國新疆民營大企業與中亞國家企業互補能力加大
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新疆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金額累計投資18.8億美元,對中亞的投資涉及石油開采,礦產開采,商貿等行業,新疆企業“走出去”不僅促進了新疆產業結構的調整,使一批有技術、有經驗的優秀企業在中亞地區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也為所在國帶去了資金、技術和管理模式,創造了就業、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新疆企業因日益重視中亞國家的市場潛力,也高度認可中亞國家的投資環境。目前,新疆對外直接投資產業從邊境貿易、能源礦產開發己經逐步拓展 、農業、 林牧業、製造業、金融、谘詢服務、 房地產等眾多領域,並且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優勢。包括以新疆華淩集團、廣彙、美克、野馬、三寶等大型國營股份製及民營企業為代表的市場主體競爭優勢也日益顯現,並將成為中亞投資的主力軍。
(四)政策優勢:西部大開發戰略引導新疆企業跨境投資積極性
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中央政府不斷出台和調整對新疆的扶持政策,極大地推動了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也爭強更多新疆企業的跨境投資積極性。當前,我國正處於對外投資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政府對新疆的各項扶持政策,吸引了內地企業,也引導新疆各類所有製企業共同開展對境外能源、原材料、農業、製造業、服務業、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合作和跨國並購,這為新疆經濟外向型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特別是新疆對哈薩克斯坦國家的投資,占新疆對中亞投資的90%以上。例如,新疆廣彙收購哈薩克斯坦齋桑油氣區地項目,總投資6.8132萬美元,證明新疆企業對外投資實力在加大,也與中央政府扶持新疆企業的各項政策有密切關係。新疆企業正成為新疆創新體係中不可或缺的投資主體,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贏得創新主導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