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澳投資谘詢公司RFC集團和加拿大皇家銀行在最後一次股東大會前半路殺出,向OZ礦業提出了12億美元的融資替代方案。同時,澳大利亞著名投資銀行麥格理集團也向OZ礦業提交另一個融資替代方案。OZ礦業的股東麵對這些方案也有些動搖,再加上當時鉛、鋅、銅等金屬的價格持續上漲近60%;同時由於資本市場似乎開始回暖,股東對議價期望值開始,麵對競爭的威脅,也考慮到大宗商品價格已大幅上漲的客觀事實,中國五礦與OZ礦業董事會商討,決定加價15%,最終贏得競購。
(三)高效溝通,化解政治風險
對於跨國並購中經常能夠遇到的政治風險,五礦集團也處理的非常完美。早在2008年,五礦有色有意收購Oxiana公司時,就向我國有關部門和澳大利亞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提交了收購申請,雖然後來撤回收購申請,但期間與FIRB積極主動溝通的行為獲得了對方的讚賞,這為後來的收購打下良好的基礎。並購期間,集團總裁周中樞多次去澳洲拜訪政府和其他相關財政官員,表達五礦期望多贏的合作誠意,並購期初,五礦集團多次邀請OZ礦業的高層來中國實地考察,這些努力也都得到了OZ高層的認可,因此在五礦向FIRB提交申請後為增大獲批的可能性,OZ礦業也同時向FIRB遞交申請和當麵會晤的請求,希望澳洲政府能夠放行該項收購,這種並購買方和賣方同時提出申請的情形在澳洲收購史上也是第一次出現。即使後期資本市場回暖,有多家企業向OZ礦業伸出收購橄欖枝的時候,OZ礦業的高管在麵對股東的質疑和詢問時仍然積極向股東說明,為何五礦才是最值得合作的朋友,化解了股東的焦慮情緒。在整個收購過程中,中國五礦使澳大利亞相關各界相信中國企業尋求的是雙方共贏。澳洲政府更是對此項交易做了充分的肯定,不僅認可其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更是稱讚此項並購是一個非常理智的決定,澳洲政府歡迎五礦這樣的集團與澳洲企業合作。
三、成功收購的啟示
(一)跨國收購一定要做足係統風險評估
跨國收購一定要做足係統風險評估,要明白風險評估並不僅僅是算對方欠了多少債、要多少錢才能盤活,而必須要全方位綜合地考量收購的風險,不僅涉及財務,還涉及經營的種種層麵,這方麵是中國企業在跨國收購案中比較欠缺的。
由於中國企業對資源和技術的渴求,往往會導致低估收購的風險、高估對方的實際價值。這一直是我國企業在海外並購中的一大通病。五礦在這個方麵一直比較謹慎,前麵兩次放棄對Oxiana公司的收購主要原因就在於收購價格較高,也沒有足夠的把握能運營好並購後的公司。反觀我國其他一些企業,往往隻看到了有利的一麵,忽視或者低估了海外並購隱藏的種種風險,導致要麼並購失敗要麼並購後背負上沉重的負擔,不能有利整合達到1+1〉2良好的協同效應。
(二)跨國收購一定要從多方麵疏通與政府的關係
政治因素是關乎海外並購成敗一項重大的因素,一般而言難以規避,而且導致的結果往往是直接的,不可逆轉的,難以估計並且風險較大。加上我國企業在海外並購中往往以能源類並購較為常見,這些更是容易引發外國政府和人民的關注,如果不能充分有效地進行溝通,很容易被冠以“掠奪資源”的帽子,對並購極為不利。我國大型跨國企業中很多都有著“央企”的背景,這和西方國家信奉市場經濟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國企業在海外並購中因此遭遇挫折的案例屢見不鮮。在本案例中,五礦集團與東道國的政治溝通就表現的極為出色,由於澳大利亞規定有關特殊的外國投資應先交予FIRB審查,在審查過程中來自社會各方賣弄的輿論影響,常會對FIRB的審查造成重要的影響,因此對於並購方的中國企業而言,應該在這一過程中注意多方麵與東道國各種影響勢力處理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