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沒有材料的自傳(14)(2 / 3)

雨景

每一滴雨,是我失落的人生在自然界哭泣。天空飄落綿綿細雨,轉而傾盆大雨,複又綿綿細雨,轉而傾盆大雨,雨中寄托著我的憂思,將整日的哀愁徒然向大地傾瀉。

雨下了又下。雨聲浸透我的心靈。雨如此地多……我的肌肉滲出水來,流遍我的全身。一股痛楚的寒意用冰冷的手握住我可憐的心。灰色時光變得更漫長,在時間裏被拉開來;時光緩緩地流淌。雨如此地多!水溝裏湧出小股急流。惱人的雨聲流遍我的意識,形成排水管。

雨呻吟著,無精打采地敲打著窗玻璃。一隻冰冷的手扼住我的咽喉,使我無法呼吸。在我的內心,一切都將死去,甚至包括我做夢的智慧!我無法獲得身體上的舒適。我倚靠的每一個柔軟的東西都用尖銳的邊緣刺傷我的心靈。我看到的每一雙眼睛在耗盡的白日裏黑得可怕,為了死得沒有痛苦而閃出慈悲的光芒。

令人鄙夷的夢

夢最令人鄙夷的地方就在於人人都擁有它。那個在送貨過程中倚著街燈柱打瞌睡的送貨員,在他的朦朧意識裏大概在思索著什麼。我知道他在想什麼:他所想的正是我在單調夏日的寂靜辦公室裏來回抄寫的兩本分類記賬本。

不存在的風景

我同情這樣一些人,他們對可能之物、合理之物、易得到之物懷有夢想,而不同情那些幻想非凡、遙遠的事物的人。那些有著宏偉夢想的人既是一群對自己的夢想深信不疑的瘋子,又是一群快樂的人。或者說,他們隻是一群空想家,他們的幻想像心靈的音樂將他們撫慰,什麼意義也沒有。然而,那些可能實現心願的人,卻極有可能遭遇真正的幻滅。我對不能成為羅馬皇帝毫不感到失望,但我對於哪怕一次也不能和每天早上九點出現在右拐的那個街角的針線女工搭上話而感到極大的遺憾。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從一開始就阻止我們去接近這個夢想,然而,可能實現的夢想擾亂了我們的正常生活,使我們依賴於它的實現。一種夢想獨立存在,而另一種夢想依照可能或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而定。

這便是為什麼我喜歡不存在的風景和從未見過的、遼闊而空曠的無垠大地。過去的曆史時代完全是一種奇跡,因為我從一開始就知道,我不能成為他們的一份子。當我夢見不存在之物時,我睡著了;當我夢見可能存在之物時,我醒來了。

正午時分,在空寂的辦公室裏,我斜倚著陽台的一扇窗戶,眺望著樓下的街道。我的眼睛注意到那些行人的來來往往,我散亂的思緒知道來來往往的行人映在我的眼中,但卻在冥想中太過沉迷,以至於看不到他們。我的手肘費力地扶著(靠著)欄杆,我趴在手肘上昏昏欲睡,強烈地感覺到自己一無所知。帶著精神的超然,我看著過客匆匆的壓抑街道,寫下了這些細節:二輪運貨馬車上堆著板條箱,倉庫門前放著麻布袋,街角雜貨店最遠的那扇櫥窗邊,葡萄酒瓶閃耀的光芒,我猜想,沒有人能買得起。街上匆匆走過的行人總是和片刻之前走過的行人毫無差別,那裏一群浮動的人流,支離破碎的動作,變幻無常的聲音,逝去的事物,仿佛從未發生過。

寫下來,不是用感覺,而是用感覺裏的意識……其他事物的可能性……突然,在我身後,傳來一種形而上學的聲音,那個勤雜工突然來了。我有種想殺死他的感覺,因為他闖入我沒有思想的世界。我回過頭看著他,沉默中充滿憎恨,潛藏著殺氣騰騰,我的心裏已經聽到了他要告訴我這個或那個的聲音。他在房間那頭衝我笑著,用很大的聲音說著“下午好”。我像恨這個宇宙一樣恨他……我的雙眼因想象而感到酸痛。

對彌撒的回憶

雨下了數日,廣袤無垠的天空重現蔚藍。街上的水坑像鄉村的池塘一樣沉睡,空氣中漂浮著晴朗而涼爽的喜悅,與汙濁的街道形成一種對比,使冬天的沉悶空氣有了春的氣息。今天是禮拜天,我無事可做。今天的天氣如此美好,使我甚至不想做夢。我傾盡所有的真實感覺去享受它,以致我的智力也屈從於它。我像一個自由的店員漫步街頭。我想象自己已經老去,以便能夠找到重返青春的喜悅。

在禮拜天,寬闊的廣場呈現一派莊嚴氣氛,儼然另一個世界。人們從聖多明我教堂的彌撒儀式中走出來,而另一場彌撒即將開始。我看著那些正在離開的人,還有那些尚未走進去的人,因為他們在等還未來到的人,觀察走出來的人。

這一切都不重要。他們和塵世萬物一樣,隻是一種蟄伏的神秘和靜止狀態的城牆,我像一個剛剛抵達的信使,凝視著冥想的開闊天地。

當我還是個孩子,我常常來做這個彌撒,或許那是另一個彌撒),但我想應該就是這個。出於尊重,我穿上僅有的一件最好的衣服,高興地度過每一分鍾,哪怕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我高興的事情。我外在地活著,衣服幹淨而嶄新。一個即將死去卻一無所知的人,若是被母親牽著手,那麼他還有什麼別的渴望呢?

我曾經享受這一切,但如今我才發現,我有多麼享受它。我像走進一個偉大的奧秘一樣走進做彌撒的人群,最終像進入一片空地一樣從裏麵走出來。我曾經如此,如今還是如此。這是那個不再有信仰、如今已長大成人的我,我的靈魂在懷念,在哭泣——隻不過這個自我是虛構的,迷茫的,痛苦的並已經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