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修身篇(2)(1 / 2)

第13天

用理智駕馭情感

有一位乒乓球運動員極有天賦,教練一直將其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希望他能為國爭光。但是這位運動員脾氣暴躁,常常會為一些小事發火。有一次,外國乒乓球隊來隊參觀。為了相互切磋,提高技藝,雙方決定舉行一場友誼賽。經過研究,隊裏決定由他和其他幾位較出色的運動員出場。他的競爭對手也頗具實力,球打得非常刁鑽,而且沒有規律性。按理說,他應該小心謹慎,沉著應戰。可是幾個回合下來,他的脾氣逐漸上來了,對手的打法令他非常惱火,連連輸球更讓他煩躁不安。結果比賽時間未到,他就氣得將球拍一摔,不打了,並大聲指責對方,搞得外國友人不知所措,極大地損傷了整個團隊的聲譽。

每日自我提醒

脾氣人人都有。關鍵是要用理智控製脾氣,不要動不動就發火。雖然不會發脾氣的人不一定是有修養的人,但動不動就發脾氣,而且不分場合發脾氣的人則一定是缺少修養的表現。

第14天

淡泊明誌,寧靜致遠

愛因斯坦成名以後,有一次,比利時國王和王後邀請他到王宮去做客。為了表示誠意和尊重,國王按約定的時間派宮廷小汽車到火車站去接他。火車到站了,乘客們紛紛走出站台,司機到處尋找這位大科學家,他想:如此享譽全球的大人物,一定是一位衣冠楚楚很有風度的教授。可是,直到旅客們全散盡了,他也沒有找到心目中那個偉大的影子。無奈,司機隻好空車而回。他對國王說:“教授今天沒來。”國王和王後非常疑惑。半個小時後,愛因斯坦步行來到了王宮。隻見他穿著滿是灰塵的破雨衣,腳上是一雙舊皮鞋。大家誰也沒想到,這就是聲名赫赫的愛因斯坦。

每日自我提醒

簡樸的物質生活往往能孕育出如寶石般瑰麗的思想。而舒適和安逸則常常導致頭腦的懶惰。因此羅曼·羅蘭說:“簡樸不但是思想的導師。也是風格的導師。它使精神和肉體都知道什麼叫淡泊。”

第15天

自信心,成功的第一秘訣

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音樂指揮家。一次,他在歐洲參加指揮家大賽。他順利通過了預賽,決賽時被排在最後一個上場。輪到他時,評委交給他一張樂譜,稍作準備後,他就開始全神貫注地指揮起來。突然他發現樂曲中出現了一點不和諧。他以為是演奏錯了,於是指揮樂隊重新演奏。但是他仍感覺不對勁。難道是樂譜出現了問題?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們可都是權威人士啊!他有些猶豫了。是錯覺嗎?可是反複演奏之後,他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於是他大聲地說:“不!一定是譜子有問題!”話音剛落,評委們立即全體起立,向他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小澤征爾是大賽的獲勝者!

每日自我提醒

很明顯這是評委們故意設下的圈套。小澤征爾是自信的,因而他成功了。培爾辛說過:“除了人格之外,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於失掉自信了。”所以,我們在修煉品性的同時也要加強自信心的培養。

第16天

誌存高遠,心貴平和

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法拉第一生中建樹卓絕,蜚聲全球。他一共有九十四個榮譽頭銜,獎章、勳章更是不計其數。但是他把這些獎章都藏了起來,從不願意佩戴或拿出來炫耀。人們對此不理解:“法弗拉第先生,你有那麼多的獎章,為什麼不拿出來給我們看看?”這位大科學家憨然一笑,答道:“我不能說這些榮譽不珍貴,不過我從來不是為了追求這些榮譽而工作。”

每日自我提醒

名利和榮譽是與成功相伴而生的,如何看待它們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追名逐利隻會令人患得患失。難以保持心緒的平和。隻有淡泊名利才能輕裝上陣,抵達理想的彼岸。有修養的人應該胸懷鴻鵠之誌,卻又不失寧靜淡泊之心。

第17天

在自我解剖中升華

列夫·托爾斯泰年輕的時候曾有過一段放蕩的生涯。他不專心讀書,考試科目大多不及格,隻好降級重修。而且他還借債賭博,與一些不務正業的人一起鬼混。這樣他白白浪費了足有一年的光陰。不久,他開始醒悟。他認為自己過去的行為簡直無異於禽獸,為了督促自己改過自新,他把錯誤的原因詳細寫在日記本上,共有八條:缺乏毅力;自己欺騙自己;有少年輕浮之風;不謙遜;脾氣太躁;生活太放縱;模仿性強;缺乏反省。這次深刻的反省好像是一個晴天霹靂打在他身上。他決心結束自己放蕩的生活,於是跟著哥哥來到了高加索,在炮兵部隊裏當了一個下級軍官,並逐步邁上了文學創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