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修身篇(1)(1 / 3)

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獨善其身開始。

第1天

慎獨

我國東漢時期有一個廉潔的司徒名叫楊震,他在荊州任刺史時曾舉薦才華出眾的王密為昌邑縣令。數年後,楊震調任東萊太守,途經昌邑,王密親赴郊外迎接。為了報答楊震的知遇之恩,他在深夜無人之時拜訪楊震並以十斤黃金相贈。楊震見狀,語重心長地對王密說:“我之所以推薦你,是因為我了解你有真才實學,可以擔此重任。但你這樣做是太不了解我的為人了。”王密以為楊震是怕別人知道所以不敢收,於是輕聲說:“我隻是聊表寸心而已,況且現在是深夜,沒有人會知道的。”楊震聽聞此言,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說是沒有人會知道呢?即便是無人知曉,我難道就能夠放縱自己嗎?”王密聽了非常慚愧,隻好收起禮金謝罪而去。楊震的高尚品德深受後人敬重,人們在萊州府大堂給他懸了一塊匾,上題“四知堂”三字。

每日自我提醒

慎獨就是在獨處時仍能謹慎不苟。古人將慎獨作為“入德之方”,即德行修養的方法和途徑。我們要記住德謨克利特的話“要留心,即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麵前比在別人麵前更知恥。”

第2天

信用

老張下海經商時向一位朋友借了四十萬元,作為抵押的隻有一句話:“相信我,年底就還你。”但是到了年底,老張的公司資金周轉出現了問題,他想盡了辦法隻能籌到二十萬元。大家勸他請朋友再寬限一些時間,或者先還二十萬元。但老張堅決不同意。老張把自家的房子和一些貴重的家具都賣了,終於如期還上了所有欠款,一家人在郊區租了一間房子住。有知情者將此事告訴了朋友。朋友開始不信,待看到老張租住的農舍時,他的眼睛當時就濕潤了。新年後老張的公司越來越紅火,但正當他欲大展拳腳之際,由於缺乏經驗,巨額貸款被人騙了。他又陷入了走投無路的境地。這時朋友毅然又借給了老張四十萬元。老張堅定地說:“相信我,最多兩年,全部還清。”朋友點頭說:“我信!”兩年後,老張真的成功了!

每日自我提醒

人生在世,對於自己許下的諾言,承諾要辦的事,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去兌現,這就是信用。因為信用積累起來很難。但毀壞起來卻相當容易,所以,信用比財富更重要。守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

第3天

禮貌是無聲的介紹信

某實力頗為雄厚的跨國公司招聘職員。第一輪的筆試就刷下了很大一部分,剩下的都可謂是“精英”。麵試那天,大家都穿戴得體、精神飽滿地在大廳內等候。安就是他們中的一個。看起來她並無優勢可言,她才剛剛走出校園,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因此她顯得略微有些緊張。輪到安了,她深深吸了一口氣,便向經理室走去。她敲了敲門:“我可以進來嗎?”待聽到“請進”的許可後,她輕輕地推門而入,並隨手將門帶上。幾天後,安收到了公司的應聘書。接下來的時間,她努力工作,做出了一些成績,也漸漸地與經理熟了。有一天,安問經理:“公司聘我到底是看中了我什麼優點?”經理笑著說:“說老實話,你哪一條都不比別人強,我看中你是因為你進辦公室時敲了門。敲門說明你懂禮貌,而懂禮貌說明你有教養。有教養的人雖不一定必有大作為,但起碼不會給公司製造亂子。”

每日自我提醒

約翰·洛克曾經說過“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的第一個習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在不經意之中忽略它。記住:禮貌是你自己給自己開的一封介紹信。它不必花錢,也無須修飾,但卻能為工作贏得機會。

第4天

心底無私天地寬

相傳日本有一位禪師名叫白隱,在當地德高望重。有一個商人,他的女兒天生麗質,但是卻莫名其妙地懷孕了。商人覺得這是傷風敗俗有辱家門的恥辱,因此嚴厲逼問女兒,要她說出那個讓她懷孕的人是誰。百般無奈之下,女兒含淚說出兩個字:“白隱。”家人一聽,頓時火冒三丈,立即找到白隱,並用非常惡毒的語言將其羞辱一番。白隱聽後,不急不慢地說道:“是這樣的嗎?”爾後便不再言語。待女兒生產後,商人便派人將孩子送到了白隱那裏。為了養活嬰兒,白隱每天都要苦苦哀求正在哺乳孩子的母親們給這個孩子喂奶。方圓百裏的人都將其視為大惡之人,對他嗤之以鼻。但白隱仍細心照料嬰兒,不作任何辯解。商人的女兒實在不忍心讓白隱蒙受不白之冤,於是向父母說出了孩子父親的名字。商人感到非常羞愧,便主動找到白隱道歉,並要求抱回孩子。白隱依然不緊不慢地說:“是這樣的嗎?”然後將健康活潑的嬰兒交與商人,以後便隻字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