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雲起大澤(3)(1 / 2)

趙高按照秦二世的意圖,擬好詔令,蓋好玉璽,發給丞相李斯。李斯一看二世沒把這事當回事,心中不免有些惶恐,萬一山東義軍成了氣候,他李斯隱匿軍情不報,照樣還是死罪,經過一番權衡之後,他隻好當麵向二世奏報:“啟稟陛下,山東盜賊日益猖獗,殺官奪衙,氣焰囂張,請陛下盡早出兵剿滅。”

秦二世聞之,將信將疑道:“丞相,朕與汝巡遊山東歸來,不出半載,彼時山東尚一片清靜,國泰民安,如何就在這半載之間生出如此變故?”

李斯也沒有想到天下會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聽二世之言,覺得也有幾分道理,便說:“老臣也持此疑惑,陛下莫不如派使者前往山東,以觀究竟。”

二世道:“甚好!”就從後宮找個誠實可靠的太監,名叫屠延,前去山東各地打探有關盜賊的消息。

此時秦國東方已經亂成一鍋粥,陳勝、吳廣的部隊打到哪裏,哪裏的郡守縣尉便獻城投降。受盡秦朝壓榨與欺淩的百姓湊熱鬧趕大集一樣,扛起一件農具就來參軍,起義隊伍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壯大到十多萬人。那些被秦所滅的六國後人,也不知從什麼地方爬了出來,拿塊破布,往竹竿上一綁,便有遺老遺少來投,齊韓趙魏等國再度複活,而趙歇竟占據了钜鹿,建立了都城。

在這英雄四起,各自割據的世道裏,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被大浪從海底淘了上來。此人名叫劉邦,字季,長得高鼻梁、大嘴巴,鼻孔朝天,還有一部馬鬃一般茂密的大胡子,更為神奇的是,他的左側大腿上長有七十二顆黑痔,分布的圖案與秦國的三十六郡大致吻合。

起初劉邦在泗水上做亭長,為人放浪不羈,好喝酒賭錢,鄉人送其綽號“劉半瘋”。與陳勝、吳廣命運相同,劉邦也是奉縣裏的命令押送刑徒去鹹陽,還未走出行程一半,由於劉邦的粗心大意,所押的刑徒跑了一半。按照秦朝的律例,官員看押刑徒不利,縱使刑徒逃跑,亦是殺頭大罪。劉邦心胸豁達,走到豐地以西的一個沼澤地中,讓刑徒停下來,對刑徒們說:“你們走吧!從今以後我和你們一樣,都是朝廷的罪犯,也得逃亡了!”刑徒中有感劉邦之德者十幾人,發誓要跟隨劉邦做一番大事。

劉邦從此隱居在硭碭山中,偷偷結交天下豪傑之士,與陳縣人張耳、沛縣人蕭何、曹參都結交成了朋友。陳勝在大澤鄉起義後,劉邦也在沛縣起義,殺死沛縣縣令,招募沛縣子弟二千餘人,響應天下諸侯,舉起反秦的義旗。

秦二世的使者屠延剛出函穀關,便遇上陳勝的手下大將周章西征。屠延未敢繼續東進,急回鹹陽向二世稟報:“陛下,大事不好,反賊已近函穀關,正逼向鹹陽。”

二世罵道:“汝這狗頭,天下寧靜,何來反賊?分明是汝畏路遙難行,回來誆朕,以為朕是三歲幼童乎?”

屠延道:“陛下,小人句句屬實!”

二世罵:“汝之話屬實,朕之話便是狗屁,來人,將這廝拉出午門,杖斃!”

屠延被人拉下,在慘叫聲中被武士砸碎腦殼,鮮血與腦漿噴得遍地開花,其景慘不忍睹。

杖斃了屠延,二世又將憤怒的目光惡狠狠地掃向群臣,似乎在尋找下一個發泄對象。他的目光令許多臣屬渾身顫粟,目不敢仰視。這時趙高迎著二世的目光挺身而出,趙高說:“啟奏陛下,既然屠延之話不實,臣鬥膽請陛下再派使者前往山東,以探虛實。”

二世看到趙高,目光頓時變得溫柔起來,說:“依趙卿言,再從後宮派遣使者,趕赴山東。”

二世這次派出的使者名叫田順,是個十七八歲的小太監。臨行前,趙高把田順請到一家酒館,對田順說:“田順,汝畏死乎?”

田順一聽,連忙給趙高跪下,說:“郎中令大人救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