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青梅之心(3)(2 / 2)

蒙母謂蒙毅、蒙恬言:“汝祖、汝父皆為國捐軀,幸留得汝兄弟二人延嗣蒙家香火血脈,汝等皆年已弱冠,若在尋常人家,早該娶妻生子,開枝散葉,為何汝兄弟二人不急於成親?真是急煞老母,想必汝兄弟二人心中早有人選,可說出來,容老母著人前去提親。”

蒙毅本想說出玉漱,但有弟在眼前,甚感不便,便托辭言:“稟告母親大人,兒非是不想成親,皆因祖、父新亡,孝期未滿,況吾又新事大王,朝中諸事紛紜,兒實不應思慮婚姻之事,若母親思媳想孫,可先與小弟成親,兒過一二年成親也是不遲。”

蒙母問蒙恬:“汝兄如此,汝作何想?”

蒙恬外表粗些,心計頗多,他知其兄是在等待玉漱,自己此時何不先下手為強?便對母親說:“稟母親大人,既然兄長不想婚配,蒙氏家族又得延續香火,吾不敢抗母命,願意成親!”

蒙母聞之大喜道:“吾兒心中可有意人否?”

蒙恬看看蒙毅,說:“有!”

蒙母急道:“可是誰家千金?快與母親說來,母親明日便派人過府提親。”

蒙恬說:“兒所中意之人,正是中車丞趙高趙大人之女玉漱。”

蒙恬話音一落,蒙毅頓覺腦袋“嗡”的一聲,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弟弟蒙恬竟會有此一著。情急之下,他阻攔道:“不可!”

蒙恬似乎早已料到蒙毅會出麵阻擋,不卑不亢的對蒙毅說:“兄長,汝與吾俱與玉漱同出一師,吾未婚,玉漱未嫁,此乃天作之合,不知有何不可?莫非兄長……?”

蒙毅想把與玉漱之間的感情戳穿,奈何在母親麵前,不便言明,隻好說:“稟母親大人,那玉漱之父趙高乃是趙人,吾祖、吾父皆死於趙人之手,蒙家子孫豈可再娶趙人為婦?”

蒙母道:“毅兒多慮了,想當年蒙家祖上乃是齊人,以蒙山為姓,是汝等祖父棄齊投秦,今已是秦人,汝祖汝父確是趙人所殺,但又不是趙高、玉漱,豈可因此轉仇於他等?汝勿須多言,快去代母下去籌備聘禮,明日即派人去趙高府上求親。”

蒙恬高興的向母親施禮道:“謝母親大人成全!”

蒙氏兄弟二人告別母親,剛出內堂,蒙毅就一把揪住蒙恬衣領,喝問:“好你個蒙恬,明知吾和玉漱情投意合,為何恬不知恥,橫刀奪愛?”

蒙恬反駁:“哪個橫刀奪愛?吾愛玉漱久矣,是兄長你不明事理,偏要與小弟爭奪玉漱!”

蒙毅怒道:“汝愛玉漱,可玉漱卻不愛汝,怎個是吾與汝爭奪,分明是汝與吾爭奪。”

蒙恬朝地上啐口唾沫,道:“呸,玉漱愛汝?吾豈不知?分明汝自作多情,欲與吾爭奪罷了!”

蒙毅道:“罷,吾且不與汝這等混人作口舌之爭,且看汝明日到玉漱那裏求親,看玉漱作何說?隻怕人家不允,反倒辱沒吾家名頭!”

兄弟二人不歡而散。次日,蒙恬乘車帶著聘禮入宮,向趙高求親。趙高對蒙恬言:“玉漱非吾親生之女,她欲嫁何人,須得由她個人做主!”蒙恬去見玉漱,玉漱對蒙恬坦言:“吾與汝兄早有約在先,此生絕不另嫁他人。”蒙恬自覺受辱,歸家後即向秦王嬴政上書,請求出朝戍邊,北禦匈奴,秦王允之,授蒙恬將軍印,率三十萬大軍出朝。

是年,秦地暴雨傾盆,河水把魚衝於岸上,秦人有把家遷於河邊者,終日食魚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