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加坡城市交通經驗啟示:不靠修路靠管理(1 / 1)

新加坡城市交通經驗啟示:不靠修路靠管理

資訊放送

對於世界上很多大城市而言,交通擁堵是揮之不去的痛。如何建設一座沒有擁堵的城市?新加坡城市交通國際總裁羅兆廣9月18日在“中國-世行知識共享:城市發展領域的交付科學實踐”研討會上,向記者介紹了新加坡城市交通統籌發展的經驗與啟示。

新加坡僅700多平方公裏的國土上居住著500多萬人,而這樣高人口密度的一個城市國家,據羅兆廣介紹,95%以上的高速公路和主幹道在高峰期沒有交通擁堵。而之所以取得這一成就,政府統籌管理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羅兆廣介紹,1994年,新加坡將原有的四個陸路交通機構合並,統一由新加坡陸路交通局負責管理所有交通方式和方方麵麵的問題,統籌製定交通政策和戰略,規劃道路、公交和軌道交通網絡。

在各項交通建設中,土地使用規劃也十分重要。新加坡每10年就會進行一次土地的概念性規劃,通過科學的土地規劃滿足未來交通發展形勢變化的需要。

此外,羅兆廣還認為,一體化的城市建設和交通規劃,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很多交通擁堵問題。新加坡政府著力建設無縫整合的交通樞紐。住宅樓盤、商業購物與輕軌、地鐵、公交、出租車相互臨近,實現交通方式與交通設施一體化,大大便捷了市民日常的出行。

在交通需求管理方麵,新加坡采取了“兩條腿走路”的策略,在控製機動車保有量的同時,通過收取道路擁堵費來限製車輛上路。

(摘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