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左右腦銷售博弈?在銷售技巧中的運用(3 / 3)

客戶:“我們一直都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合作很久了。”

業務員:“那確實是不錯!你們滿意這家報紙嗎?”

客戶:“還不錯!挺好的。”

業務員:“是什麼最令你們滿意?”

客戶:“他們的版麵費比較低。”

業務員:“李總,您是知道的,我們這個版費是標準版費,同行業都是這個標準,而且我們報紙的發行量也是屈指可數的。您在其他小報上做幾個廣告合起來的發行量還不如我們一家報社,費用卻高多了,您說是吧?”

客戶:“嗯,這……”

業務員:“您就別猶豫了,您看是做1/3版,還是1/4版?”

(客戶沉默了10秒後)

業務員:“李總,您是知道的,目前有很多客戶都想做這個頭版,您要是再遲疑的話,就錯過後天的版麵了。今天是最後一天的小樣定稿,您看我現在過去到您那裏拿材料,還是……您要是忙的話就交給劉秘書,我過去取,晚上我就給您送小樣過去。”

客戶:“那好吧,我先看看。”

案例分析

當你給潛在客戶打電話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的答複:“我很滿意目前的供應商。”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客戶答複中所說的“滿意”,這個意思可能是120%的滿意,也可能僅僅是55%的滿意,甚至有可能是采購人員不願意改變現狀罷了。所以,絕大多數的潛在客戶會說:“我很滿意目前的供應商。”90%是不願意多費時、費事而已,並不是現在的供應商就真的滿意了。所以這就到了考驗推銷員右腦能力的時候了。

案例中的小宋正是理解了客戶所說的“滿意”的含義,所以,他並未繼續介紹自己報紙的優勢,而是說:“那確實是不錯!你們滿意這家報紙嗎?”目的是要確定該潛在客戶到底對現在的供應商有多滿意,接下來又追問客戶滿意的原因,這是一種獲得對方理解以及認同的右腦技巧。

在得到客戶的回答是“版麵費比較低”時,小宋終於了解了客戶滿意程度的真實性,於是他開始使用自己的左腦,詳細分析自己報紙更加優秀的方麵,比如發行量很大等,使客戶認識到自己報紙的版麵費並不高,最後取得了客戶的認可。

可見,麵對類似客戶拒絕的時候,推銷員可以先采用右腦技巧,探知客戶滿意度的真實性,然後利用左腦能力說服顧客,以達到轉移潛在客戶現有的忠誠度,替代其目前供應商的目的。

案例96“我不能再向你訂購發動機了” ——先右後左,讓顧客由“拒絕”變為“接受”

英國有一個叫比爾的推銷員,有一次,一位客戶對他說:“比爾,我不能再向你訂購發動機了!”

“為什麼?”比爾吃驚地問。

“因為你們的發動機溫度太高了,我都不能用手去摸它們。”

如果在以往,比爾肯定要與客戶爭辯,但這次他打算改變方式,於是他說:“是啊!我百分之百地同意您的看法,如果這些發動機溫度太高,您當然不應該買它們,是嗎?”

“是的。”客戶回答。

“全國電器製造商規定,合格的發動機可以比室內溫度高出華氏72度,對嗎?”

“是的。”客戶回答。

比爾並沒有辯解,隻是輕描淡寫地問了一句:“你們廠房的溫度有多高?”

“大約華氏75度。”這位客戶回答。

“那麼,發動機的溫度就大概是華氏147度,試想一下,如果您把手伸到華氏147度的熱水龍頭下,你的手不就要被燙傷了嗎?”

“我想你是對的。”過了一會兒,客戶把秘書叫來,訂購了大約4萬英鎊的發動機。

案例分析

在與客戶合作一段時間後,客戶突然提出終止合作,這種情況在銷售過程中也是經常遇到的。這時候更需要推銷員具備很高的左右腦銷售能力。這個案例中的推銷員比爾無疑就是一位左右腦銷售的高手。

案例中,推銷員比爾接到客戶的投訴:“我不能再向你訂購發動機了。”麵對這種情況,最重要的是弄清客戶這樣做的原因,是客戶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還是客戶的一時衝動?當得知是因為發動機的溫度太高時,比爾已明白問題並不是出在自己的產品上,而是客戶自身的原因,是客戶並沒有深入思考就衝動地做出了終止合作的決定。

比爾深知,這時候客戶的思維正處於右腦的控製下,如果與客戶爭辯,無疑會進一步刺激客戶的情緒,對扭轉局麵是非常不利的。

於是,他首先肯定了客戶的說法:“我百分之百地同意您的看法,如果這些發動機溫度太高,您當然不應該買它們。”這句話,讓客戶感覺到比爾是與自己站在同一立場上的,於是情緒逐漸緩和,並放鬆了警惕,這就是推銷員右腦製勝的顯著效果了。

接下來,比爾通過一步步的提問,把客戶的思維從右腦轉移到左腦,當客戶靜下心來進行理性思考時,終於明白了問題的真正原因,並決定繼續合作下去。

在實際的銷售工作中,推銷員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不妨也采用比爾的左右腦策略,即先用右腦取得客戶的認可,再調動客戶的左腦進行深入思考,最終必會使客戶由“拒絕”變為“接受”。

案例97“我是不是太衝動了”

——讀懂顧客的左右腦,引導顧客決策

楊浩是奔馳車行的一名高級銷售顧問,一天,一位年輕的女士來到車行,向他谘詢了SLK350這款車,並對SLK350有了深刻的印象,並表現出很強的購買欲望。將近80萬元的車預訂要收10~20萬元的定金。在即將簽合同的時候,她拿著筆,問楊浩:“我是不是太衝動了?才來一次就決定購買了!”

楊浩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承認客戶比較衝動,那麼是否意味著客戶應該深思熟慮一下呢?如果否認客戶這是衝動,這不是明顯與事實衝突嗎?畢竟是久經考驗的優秀銷售顧問,他沉著地回答:“當然是衝動啦!哪個買奔馳車的不衝動?奔馳就是打動人!您是支付得起您的衝動,有多少人有這個衝動卻沒有能力支付。擁有這款小型跑車是一種豪華的衝動,喜歡才是真的,您喜歡嗎?”

客戶邊聽邊頻頻點頭,連連說“對”,毫不猶豫地簽了購買合同,支付了定金。

原載《用腦拿訂單》

案例分析

在銷售的後期,客戶難免會進行理性思考,這時推銷高手要能讀懂客戶的左右腦,強化客戶的右腦以促進決策。

在這個案例中,客戶看好了SLK350這款車,即將簽單時問推銷員:“我是不是太衝動了?才來一次就決定購買了!”這是典型的左腦思維,當麵臨決策時,尤其是如此高價位產品采購的決策時,難免會調動左腦思考,是否值得。

麵對這種情況,楊浩要做的就是發揮右腦優勢轉移客戶的左腦思維,他這樣回答:“當然是衝動啦……”這是典型的強化右腦的策略,促使潛在客戶繼續使用右腦思考,阻止客戶的左腦進行係統的、邏輯的思維。通過強化客戶的右腦作用來渲染一種氛圍,在誠意以及扭曲的渲染中引導客戶決策,而這個決策就是典型的右腦決策。最後順利簽單,這是推銷員右腦策略的勝利。

可見,有效判別潛在客戶的左右腦使用情況,並迅速確定潛在客戶的哪個大腦對推銷員有利,之後決定引導客戶使用那個大腦,並通過有效的左腦計劃來實現,是實現全腦銷售博弈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