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吉爾伯特法則——一流管理,不可小覷危機信號
吉爾伯特法則:工作危機最確鑿的信號,是沒有人跟你說該怎樣做。
經典詮釋:企業裏最大的危機是沒有意識到危機。
英國的人力培訓專家B·吉爾伯特曾提出一個管理學上的著名法則,即“工作危機最確鑿的信號,是沒有人跟你說該怎樣做”,這就是“吉爾伯特法則”。將這句話引申到企業管理上,就是最平靜的時刻往往就是最危險的時刻,企業要想順利發展,必須加強危機管理,爭取化危機於無形中。
在世界著名的大企業中,隨著全球經濟競爭的日趨激烈,它們麵對的挑戰會越來越大。如果一味地沉醉於自己的優勢地位,就可能被淘汰。為避免被淘汰,各國企業的管理者都很重視危機管理,並開始在實踐中推行這種管理方式。江蘇無錫小天鵝集團就是一個很成功的危機管理的例子。
被同行業稱為“大哥大”的小天鵝始建於1958年。從1978年中國第一台全自動洗衣機誕生到如今品牌價值達130多億,全國市場占有率達42.2%,銷量在全國連續多年保持第一,並成為國內洗衣機行業首家跨進億元利潤的企業……小天鵝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向今天的成功。然而,這個行業的“排頭兵”卻在大好形勢下充滿了危機感,不斷鞭策自己向前進取,向世界高水準衝擊。
小天鵝集團董事長朱德坤對員工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要求:要唱好兩首歌。一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一首是《國際歌》。他強調,小天鵝的處境就像國歌裏唱的那樣“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不願工廠破產的人,請一起拯救小天鵝。唱《國際歌》就是要讓大家明白“世上沒有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的道理。朱德坤認為,一個沒有憂患意識與危機感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企業,所以要求員工們天天唱這兩首歌,唱出信心,唱出誌氣,唱出發展小天鵝的新舉措。
小天鵝的領導班子非常精明,在他們的領導下,企業效益年年提高。然而,他們每個人的心中始終充滿了危機意識。他們認為,在市場大潮中眾多企業都曾獨領風騷,有的青春常在,有的卻曇花一現,究其原因在於經營者是否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危機感。一種產品的銷量愈是接近鼎盛期,也就愈接近衰退期,所以,不管企業取得多大成績,管理者都要保持頭腦清醒,時刻與國內、國外同行中的先進企業比較。隻要世界上有一個企業排在你的前麵,你就是落後的,就必須毫不鬆懈地追趕對方。這種危機感督促小天鵝全體員工在班子建設、人才培養、新產品開發等方麵做了許多超前性工作。
市場給予小天鵝的回報是等價的,小天鵝全自動洗衣機不但連續保持全國銷量第一,而且企業在1996~2006年,連續十年市場銷量第一。
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管理者一定要充滿危機感,善於從表麵的順利中發現潛伏的危機,而不要陶醉在曾經的卓越裏。因為,企業今天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明天的成功,最好的時候往往是沒落的開始。
成功會誘使人們誤以為自己不會失敗
當華為在2000年新世紀伊始,在“網絡股”泡沫破滅的寒流還未侵襲中國,國內通信業增長速度仍在20%以上的時候;當華為在2000年年銷售額達220億元、利潤以29億元人民幣位居全國電子百強首位的時候,其總裁任正非卻大談危機:“華為的危機以及萎縮、破產一定會到來。”他在一次公司內部講話中頗有感觸地說:“10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我視而不見,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隻有危機感。也許是這樣華為才存活了10年。我們大家要一起思考怎樣才能活下去,才可能存活得久一些。失敗這一天一定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也是曆史規律。”這篇題為《華為的冬天》的文章後來在業界廣為流傳,備受推崇。
當然,“華為的冬天”實際上並非隻是華為公司的冬天。正如在《華為的冬天》最後,任正非指點江山地說:“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網絡股的暴跌,必將對兩三年後的建設預期產生影響,那時製造業就慣性地進入了收縮期。眼前的繁榮是前幾年網絡大漲慣性的結果。記住一句話‘物極必反’,整個網絡設備供應的冬天,也會像它熱得讓人們不理解那樣,冷得出奇。沒有預見,沒有預防,就會凍死。那時,誰有棉衣,誰就能活下來。”
《華為的冬天》帶給企業管理者這樣一個重要的啟示:最危險的情況是你意識不到危險。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危機總會不知不覺地到來,因此,企業就要預先做好準備。然而怎樣做準備呢?那就是時刻樹立危機意識,對企業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從而使企業健康快速地發展。一個企業喪失了危機意識就好像一個人閉著眼睛開車一樣,很容易出事。
當年上海的上菱冰箱銷售得紅紅火火,上海市民也為能購得一台上菱冰箱而感到高興。所以,當青島的海爾開始登陸上海灘時,上菱冰箱廠並沒有把它放在眼裏。但是,沒過多久,上菱冰箱就被海爾徹底打敗。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上海空調市場上,上海生產的空調在全國起步較早,牌子老,信譽也不錯,但由於缺乏市場敏感性,沒過幾年就被地處泰州的春蘭空調奪走大片領地。
從長遠發展來看,成功並不總是一件好事,過去的成功往往會成為今天的危險。微軟公司的總裁比爾·蓋茨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成功是一位糟糕的老師——它會誘使人們誤以為他們不會失敗”。
事實上,任何一家企業無論成功與否,在其發展的道路上都可能遇到危機。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危機管理課題組、零點調查和中國惠普有限公司曾經共同對企業危機管理現狀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內地45.2%的企業處於一般危機狀態,40.4%的企業處於中度危機狀態,14.4%的企業處於高度危機狀態,這就意味著有一半以上的企業處於“十麵埋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