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拒絕拖延,學會高效複命(3 / 3)

8月底,公司參加了一場國際性的大型貿易促銷會,老板希望對公司有所幫助,但這是一場很艱巨的挑戰。如果在這次貿易促銷會上不能簽訂幾個救命的大訂單,那麼公司到年末恐怕要麵臨破產的危機。

在促銷會開幕的前兩天,老板決定在全公司開一次動員大會。

在動員大會臨近結束的時候,老板請在座的經理和業務員們全都站起來,尋找一下,看自己的座椅下有什麼東西。

於是,每個人都非常驚奇地在自己的椅子下麵發現了一枚硬幣。

這時老板對大家公布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統計結果——在場的每個人至少都撿到了一枚硬幣,最多的,有人甚至拿到了100美元。

老板說:“這些錢都歸你們,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大家麵麵相覷,沒有人能猜出為什麼,全場的人都在竊竊私語,摸不著頭腦。

最後,老板嚴肅地說:“我隻想告訴大家一件事——坐著不動是永遠也賺不到錢的,我需要你們擦亮眼睛,去發現隱藏在你們身邊的商機!”

行動才有可能成功,隻會空想的人終會一事無成。

人們害怕行動,大多由於心態的原因,一行動就想到失敗。這種恐懼的心理會摧毀我們的自信,關閉我們的潛能,束縛我們的手腳。

許多人喜歡把難事往後拖,遲遲不動手解決,這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麵的原因。第一,不知道如何解決難題;第二,沒有信心解決,對難題產生畏懼心理。在麵對難題時,許多人采取的方法都是一拖再拖。其實,拖是最糟糕的方法,因為它隻會令難題越來越棘手,越來越難以解決,最後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人在一生中,充滿著各種憧憬、理想、願望和計劃。抓住它們的時候,如果你能馬上付諸實踐,那你的事業會發展得很好。隻可惜,拖延會使滿腔的熱情漸漸冷淡,會使美好的幻想最終破滅。

行動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行動一定不會成功。職場中那些事業有成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行動,立即行動。

很多人都有一個壞習慣,不要到萬無一失的時候,才開始行動。其實,這是懶惰的表現。周密的計劃自然不可缺少,但把沒有周密的計劃作為不去行動的借口,那就是可悲的。目標是對未來的設計,所以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肯定有許多把握不準的因素。目標真的適合自己嗎?其可行性如何?隻有行動才是最好的檢驗。

行動具有激勵的作用,行動是對付懶惰的良方。隻有行動才能改變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態度。因此,最聰明的做法就是勇往直前,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想做什麼就去做,然後考慮完善自我或完善目標。隻要行動起來,生活就會出現奇跡。

桑德斯上校在發明了炸雞秘方後便立即付諸了行動。他開始挨家挨戶敲門,把想法告訴每家餐館:“我有一份上好的炸雞秘方,如果你能采用,那麼我相信你的生意一定能夠得到提升,而我希望能從增加的營業額裏抽成。”很多人都當麵嘲笑他:“得了罷,若是有這麼好的秘方,還需要你挨家挨戶推銷嗎?”

但這些活沒有讓桑德斯上校打退堂鼓,他從不會因為前一家餐館的拒絕而懊惱,反而用心修正說詞,以更有效的方法去說服下一家餐館。終於,在整整1009次之後,他才聽到了第一聲同意。

桑德斯上校沒有因為人們的嘲笑而退卻,而是懷抱著對自己的炸雞秘方的信心,一次次地嚐試,一次次地努力行動,才能在難以想象的失敗之後獲得巨大成功。

不要被重重的阻力所嚇倒,要時刻都敢想敢做。

事情要先做起來,我們才能判定自己行或不行。

我們可以就目標的方向拿出具體的行動,而不要一拖再拖。一個真正的決定必然是有行動的,並且是立即的行動,此時,你就要針對自己的目標采取積極的行動。你不要管要行動到什麼程度,最重要的是要行動起來,打一個電話或擬一份行動方案,隻要在接下去的日子裏每天都有持續的行動就可以。當你這麼做時,你的行動就會形成習慣,最終把你帶向成功。

有一天,史東聽到一個消息,曾經生意興隆的賓夕法尼亞傷亡保險公司,因為經濟大蕭條而陷入了危機之中,現在已經停業。該公司為巴爾的摩商業信用公司所有,該公司決定以160萬元的價格將這家保險公司出售。

史東想了一個不花自己一分錢就可以得到這家保險公司的主意。

於是,他馬上帶領自己的律師,與巴爾的摩商業信用公司進行談判。

“我想購買你們的保險公司?”

“可以,160萬美元。請問你有這麼多的錢嗎?”

“沒有,但是我可以向你們借。”

“什麼?”對方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史東進一步說:“你們商業信用公司不是向外放款嗎?我有把握將保險公司經營好,但我得向你們借錢來經營。”

經過調查後,商業信用公司對史東的經營才能很有信心。於是,史東沒有花一分錢,就擁有了一家自己的保險公司。之後,他將公司經營得十分出色,使它成了美國很有名的保險公司之一。

如果認準了一項工作,那麼你就要立即行動。消除拖延的最好辦法,就是馬上行動,說做就做,一分鍾也不要推遲。立即行動是成功者的座右銘。

如果下定決心立刻去做,那麼往往會使你的夢想成為現實。孟列·史威濟正是如此。

孟列非常喜歡打獵和釣魚,他最喜歡的生活就是帶著漁竿和獵槍步行五十裏到森林去,過幾天再回來。

這個嗜好的唯一不便是,他是個保險推銷員,打獵釣魚太花時間。工作和愛好不能兼得讓孟列十分苦惱。有一天,當他依依不舍地離開心愛的鱸魚湖,準備打道回府時,他突然想到,這荒山野地裏會不會也有居民需要保險?結果,他發現阿拉斯加鐵路公司的員工散居在沿線五十裏的各段路軌的附近。他決定向這些鐵路工作人員、獵人和淘金者賣保險。

在想到這個主意的當天孟列就開始積極地計劃。他向一個旅行社打聽清楚以後,就開始整理行裝。

孟列沿著鐵路走了好幾趟,成了那些家庭最歡迎的人。因為沒有人願意跟他們打交道,而他卻前來拉保;同時,他也代表了外麵的世界。

在人壽保險事業裏,對於一年賣出一百萬元以上的人設有光榮的特別頭銜,叫做“百萬圓桌”。在孟列·史威濟動身前往阿拉斯加的荒原以後,在沿線走過沒人願意前往的鐵路以後,他在一年之內就做成了百萬元的生意,因而贏得了圓桌上的一席之位。

對於任何一件該做的事,我們都要立即行動,因為隻有試一試,才能知道結果。做,也許會失敗;不做,隻有失敗。

成功人士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絕不拖延。隻要猶豫不決,你就會被淘汰出局。

不管是工作還是自己的私事,隻要該做,就絕不拖延。要知道,時間永遠是不等人的。老板對那些做事拖延的人,總有各種各樣借口的人,是不可能抱有太高的期望的。

優秀的員工是那些遇事沉穩卻不拖延,能在執行中創造出佳績的人。

隻有“不行動” 沒有“不可能”

德摩斯梯尼是古希臘的雄辯家。有人問他雄辯術的首要之點是什麼,他說:“行動。”“第二點呢?”“行動。”“第三點呢?”“仍然是行動。”

行動能使人走向成功,似乎人人都知道,但麵對行動時,人們卻往往猶豫不決,畏縮不前。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不在少數。

一個落拓不得誌的中年人每隔兩三天就到教堂祈禱,而且他的禱告詞每次都相同。

“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來敬畏您的分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幾天後,他又垂頭喪氣地回到教堂,同樣跪著祈禱:“上帝啊,為何不讓我中彩票?我願意更謙卑地來服侍您,求您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到了最後一次,他跪著重複他的祈禱:“我的上帝,為何您不垂聽我的祈求?讓我中彩票吧!隻要一次,讓我解決所有困難,我願奉獻終生,專心侍奉您。”

就在這時,聖壇上空發出了一陣宏偉而莊嚴的聲音:“我一直垂聽你的禱告。可是,最起碼,你也該先去買一張彩票吧!”

在製定一個明確的計劃之後,關鍵是要落實到行動上。當你有衝動要把計劃付諸行動時,千萬不要放棄。想到了就做,做到結束為止。

拿破侖·希爾在他幼年時便立下大誌:長大後,一定要成為一位名作家。

希爾的決心非常堅定,他也非常清楚,要成為名作家,一定要先擁有運用文字的嫻熟技巧,必須先有一本好字典。可是,他家境貧寒,要有足夠的零用錢去買一本好字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抱有堅定信念的希爾,竭盡所能地積攢能獲得或賺得的每一分錢。終於有一天,他存夠了錢,買到了一本字數最多、內容最詳盡的好字典。

拿到字典後,希爾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找到“Impossible”(不可能)這個字,然後就把這個字剪下來丟掉了。他說,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可能,我的一生中也永遠不會有不可能完成的事。

拒絕不可能才會有可能,成功就是如此簡單。

華特·席斯樂寫過一篇關於橫跨麥基奈克湖峽的一座大橋的故事。早在19世紀80年代,密歇根州有遠見的商人就建議在這個湖峽上建一座橋。鐵路已經有一條支線向東從密歇根州上半島到湖峽北岸的聖伊格雷斯,也有一條支線從底特律向北到湖峽南岸的麥基勞市,運送旅客和貨物的渡船來往於分隔這兩條鐵路終端的五裏寬的水麵。到了冬天,湖灣中結了冰,渡船不能動了,這樣就妨礙了半島上經濟的發展。各個團體陸續倡議建一座橋,但是,他們一再遭到“不可能”這句話的阻攔。有人說建橋是不可能的,因為永遠沒有辦法建出一座能抵抗得住橫掃湖峽的強風的橋來,或者因為冬天裏厚冰的壓力會壓碎、損壞橋柱和橋基,又或者因為湖峽的底床是混板岩,不能承受橋基的重量。

幾十年來,這些反對理由阻礙了建橋的進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普倫第士·布朗參議員出麵安排,對這些所謂的障礙做了一番科學的調查研究。

調查發現,所記錄的湖峽上的最大風速,是1940年10月一次暴風雨中的每小時78裏。土木工程師證實,可以設計出能承受2倍於這個風速的橋來。工程師也定出了橋和橋基的規格,使其足以承受地球上最大的冰麵的5倍壓力。徹底的測試顯示出湖峽下麵的岩石可以承受超過每平方尺60噸的壓力,橋基可以保持在每平方尺隻產生15噸以下的壓力。

在推翻了以往悲觀主義者的說法之後,這座長久以來被認為不可能的橋有了建築計劃。

不可能或者我做不到都是一種推托的借口,在工作中,隻要努力,就沒有不可能。所以,麵對困難時,不要輕言放棄,而要積極地尋找方法,因為找到成功途徑的人才是老板需要的優秀員工。

世界重量級拳擊手傑克·丹普賽從十二歲開始練習拳擊。那時,他將舊雞舍改裝為練習場,在地上鋪上舊墊子,用裝著沙子和木屑的自製拳擊袋練習。

有一年,在見到爭奪世界冠軍重量級拳王的選手是吉姆·傑弗利茲和傑克·強生時,十五歲的傑克·丹普賽自言自語:“不管哪個人獲勝,將來我一定會把那個人擊敗。”

於是,他用粉筆在手製拳擊袋的兩麵各畫上吉姆·傑弗利茲和傑克·強生的臉,每天就對著這兩張臉揮拳。比賽結果是傑克·強生獲勝,於是他將拳擊袋都改為傑克·強生的臉,以他為練拳對象。

九年後的一天,在雞舍中以自製拳擊袋練習的他,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果然擊倒了傑克·強生,獲得了世界重量級拳王的頭銜。

成功是在行動中獲得的,所以隻有積極行動起來才能創造奇跡。在工作中,積極的行動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更多成功的機會,而且可以讓我們克服懶散的習慣。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積極行動起來,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