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第一古城耶利哥
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究竟在哪裏呢?據考古學界的論證,死海北麵約旦的耶利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
耶利哥古城位於耶路撒冷和安曼之間的約旦河穀平原中央,是地球上最低的城市(低於海平麵244米)。據《聖經》記載,早在約書亞接替摩西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率領以色列人攻陷和摧毀耶利哥之前,耶利哥就已經是一座名城了。
《聖經》上說,耶利哥城牆是被以色列人攻城的呐喊聲和號角聲震塌的。城牆倒塌後,以色列人一擁而上,攻入城中,除了妓女喇合一家之外,全城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全被殺死。最後,以色列人在掠奪了城裏的金銀財寶後,又縱火焚燒了房屋和其它建築物,顯赫一時的耶利哥城就這樣化為一片灰燼。
自19世紀60年代起,考古學家們開始搜尋耶利哥古城遺跡。可是經過近百年的發掘,仍沒有找到被以色列人摧毀的城牆遺址。到了20世紀50年代,這項工作有了突破性進展,英國考古學家凱思林·凱尼恩博士在1952年到1958年間,發掘出一些更古老的城牆遺址。經測定,這些城牆建於公元前7000年。史學家們認為,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之役是在公元前1400年到公元前1250年之間。因此,耶利哥古城在被以色列人摧毀以前至少已經存在了5500年。
古城耶利哥遺址在現今耶利哥城市郊一個綠洲旁的土丘下。凱尼思博上發掘時,挖出了一層又一層古城遺址。曆代古城大多數都是這樣層疊而建的。從發掘出來的各層城址的情況推斷,幾千年來,幾乎世世代代都有人在這裏居住。
建於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耶利哥古城牆用雕鑿整齊的小石塊砌築而成,沒有用灰泥。牆基厚達18米,斷垣高低不一,最高處超過6米,一般高過365米。在城牆外的岩石中還發現了一條掘開的大溝,寬達644米,深243米。城中央有一座高大的石塔,類似歐洲中世紀時期城堡的主壘。此外,還發現了防禦工事一類建築物。
考古學家們估計,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耶利哥城區的麵積大約有10英畝,居民近3000人。考古學家們在這裏還找到了一個最早的城市居民的顱骨。頭蓋骨上覆有一層粘土,眼窩裏嵌有貝殼。這件“雕塑品”式的人頭骨可能與耶利哥人祭拜祖先的習俗有關。
學者們認為,耶利哥古城的第一批居民是屬於“那圖夫文化”時期的巴勒斯坦人。“那圖夫文化”存在於公元前80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陶瓷器期之前。起初,居民們住在用曬幹的拱背形土坯砌成的圓形房舍裏。到公元前6500年左右,居民們建造了長方形房屋,但仍然襲用幹土坯。不過,這時已改用扁平狀的幹土坯,在地麵和牆上還開始有了石灰粉飾。
從已經露出真麵目的兩層耶利哥古城遺址來看,房屋不論是圓形還是長方形,麵積都很小。房屋唯一的開口就是大門。而且,這些房屋彼此靠得都很近。
以前人們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是5000年前蘇美爾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建造的。耶利哥古城的發現,推翻了這一結論,把人類建城曆史提早了2000年。耶利哥是已知的世界最古老的城市,那麼,還有沒有比它更古老的城市呢?
“永恒之城”的滅亡之謎
公元410年8月的一天,有一個奴隸,把彈盡糧絕的羅馬城城門打開了,日爾曼蠻族大軍在哥德人首領阿拉裏克的率領下,攻陷了這座八百年來無人攻占的“永恒之城”。雖然羅馬城失守,但以羅馬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還是在哥德人肆虐後收複了失地,並且苟延殘喘到公元476年,末世皇帝奧古斯圖拉斯被他麾下的日耳曼司令官罷黜。公元395年建立,定都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一至到1453年才被土耳其人滅亡。
導致西羅馬帝國最終滅亡的原因不止一端。410年羅馬城池慘遭搶掠隻是帝國衰落的一個征狀,並不是衰落的原因。事實上,哥德人隻是想分享羅馬人的逸樂生活,並非要毀掉這座永恒之城。許多年來,阿拉裏克隻是要求羅馬人封他為聯合統帥,給他的部下劃出一些土地。後來,他看到羅馬人言行不符,故意拖延,失望之中,才決定攻打羅馬,幾年後,哥德人在阿拉裏克繼承人阿瑟爾夫領導下,在土魯斯朝廷被一位羅馬訪客譽為具有“希臘的典雅、意大利的優美和高盧的遵健一爐共冶”的特色。甚至在410年攻陷羅馬城以前很久,哥德人就在漸漸地沿用羅馬人的風俗習慣。住在邊遠地區的羅馬人,也不斷受到蠻族文化的影響,同時,從日爾曼族募來的羅馬士兵也越來越多,他們對羅馬當然並非忠心耿耿。
羅馬城失陷,對羅馬的政權並非致命的打擊。不過,因為那是羅馬帝國八百年來的首次失敗,心理上的打擊難以承受,甚至比建築物受到破壞的打擊更大。所以,曆史上一直認為永恒之城的陷落就是羅馬帝國滅亡的象征。
1969到1976年,在英國南部賽倫塞斯特一座4世紀末5世紀初的羅馬人墳場裏,發掘出四百五十具骸骨。經化驗,多數骨頭內所含鉛量高出正常值十倍,兒童的含量更高。這些人中,有的可能死於鉛中毒,雖然這一點還有待進一步證實。根據當時的記載,羅馬帝國的許多人患有四肢麻痹和頭痛病,而這些都是慢性鉛中毒的病症。賽倫塞斯特是羅馬統治英國時期的第二大城市,也許能代表大部分羅馬城市的情況。
羅馬人有良好的供水係統,飲用水通常都用鉛管輸送。他們喝水用鉛杯,烹調用鉛鍋,沒有糖甚至用氧化鉛調酒。一個人一生中飲食了大量的鉛,就會無精打采,甚至喪失生殖能力。後期的羅馬皇帝鼓勵生養更多子女,大概是為了防止人口減少。即使吸收少量的鉛,也會影響生殖能力,因此,這些也可能是帝國滅亡的原因吧。
另外,東羅馬帝國能夠延續一千年,除了其邊疆較短,易於防守,國泰民安外,就是境內的鉛礦較西羅馬少,國民不得不使用陶杯和瓦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