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指體內有血液停滯,包括離經之血積存體內,或血運不暢,阻滯 於經脈及髒腑內的血液,均稱為瘀血。瘀血是疾病過程中形成的病理產物,又是某些疾病的 致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主要有兩方麵:一是因氣虛、氣滯、血寒、血熱等原因,使血行不暢而凝滯。 氣為血帥,氣虛或氣滯,不能推動血液的正常運行;或寒邪客入血脈,使經脈踡縮拘急,血液 凝滯不暢,或熱入營血,血熱搏結等,均可形成瘀血。二是由於內外傷、氣虛失攝或血熱妄行 等原因造成血離經脈,積存於體內而形成瘀血。
瘀血的病證雖然繁多,但其臨床表現歸納起來則有以下幾個共同的特點:疼痛,多為刺痛,痛處固定不移,拒按,夜間痛甚。腫塊,外傷肌膚局部,可見青紫腫脹,瘀積於體內,久聚不散,則可形成癥積,按之有痞塊,固定不移。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並伴有塊狀。在望診方麵,久瘀可見麵色黧黑,肌膚甲錯,唇甲青紫,舌質暗紫,或有瘀點、瘀斑,舌下經脈曲張等征象。脈象多見細澀、沉弦或結代等。
要排除體內寒氣,請用取嚏法(詳見剪貼稿)
常泡藥浴澡,防病養顏抗衰老(詳見剪貼稿)
按摩耳朵,可以增強抵抗力
耳朵上麵有許多穴道,它不僅是人體的一個獨立聽覺器官,而且與人體內的五髒六腑,十二經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通過按摩耳部的相關部位,可以起到調整髒腑機、祛病健身的作用
1、用雙手拇指、食指的指腹以“壓”、“揉”、“拉”的順序來按摩。
2、拇指用力指壓耳垂的後方(耳下腺和耳朵後麵發際凹陷處),再用大拇指、食指及中指揉耳垂,發熱後,向下拉扯再往上提蓋住耳孔。
3、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指腹依次按壓上耳廓,再揉、發熱後,向上拉扯再往下提蓋住耳孔。
4、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指腹按壓中耳廓,再揉、發熱後,向外側拉扯再往內提蓋住耳孔。
5、接著用手掌將耳朵往前壓倒,輕輕按摩,邊壓邊向前、後畫圓各6次,再用力將耳朵壓住耳孔,吸一口氣,再快速放手。
6、最後再以中指沿著耳朵近臉頰處上下揉搓發熱、耳後近耳下腺處上下揉搓發熱,直到整個耳朵通紅,至少做3分鍾。
但需要注意的是:鍛煉的時候需隨時保持擴胸、手肘伸直張開的姿勢,肩胛骨有向後夾緊的感覺,站立、坐姿、平躺時都可以做。
藥枕防病,對症選枕(詳見剪貼稿)
保護健康從保養鼻子開始(詳見剪貼稿)
自製香袋,提神防病
在冬天的時候,人體的皮膚血管受到寒冷刺激,血流量減少,大腦和內髒的血流量增加,所以人們普遍都精神抖擻,而進入春季以後,氣溫開始回升,這時皮膚的毛細血管舒展,血液供應增多,而供應大腦的氧氣相應減少,於是人們普遍會感到困乏無力,這也就是“春困”。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避免“春困”呢?很簡單,隻要自製一隻香袋佩掛胸前,利用嗅覺刺激的方法就可以克服春困。
其實,香袋不僅可以提神,還能起到防病的作用,香袋中藥物散發出來的芳香氣味能夠刺激鼻粘膜,使鼻粘膜上的抗體——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的含量提高,SlgA?具有較強的殺死病毒能力,它含量的提高使得病毒在鼻粘膜及呼吸道粘膜上不易存活,從而使人們患感冒的機會大大降低,也即是說,香袋可以提高人體局部的抗病能力。
小孩子鼻粘膜上SlgA的含量較低,因此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此最適合佩掛香袋。在春季氣候多變及感冒流行的時候,如果堅持佩掛香袋,就能達到防病目的。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自己可以動手製作香袋,下邊的幾個方子可供選擇:
1冰片、樟腦各3?克,良薑15克,桂皮30克;
2川芎、白芷各10克,蒼術20克,冰片3克;
3山柰、雄黃各10克,樟腦3克,丁香50克。
以上三方任選一方,將處方的藥物粉碎成細麵,然後每取藥麵3—5克,用布縫製成小袋,佩掛頸上或縫於所穿的衣服上,15天換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