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把工作做精,將事情做細——精細化確保落實效果
精益求精,把業績做大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很多時候,提升業績的秘訣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細節中。一個重視細節的人也是個高度負責、留心生活的人,也是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業績的人。一個重視細節的人能夠在工作中做出令人滿意的業績,為老板所賞識。
職場魔方:
李開複在攻讀博士學位時,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語音識別係統的識別率從以前的40%提高到了80%,學術界對他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當時,他的老師認為,隻要把已有的結果寫好論文,幾個月之內他就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了。
但是,李開複很清楚,第一步的成功給他提供的隻是一個機遇,而不是一個答案,因為80%的識別率雖然已經很優秀了,但不是最佳的結果。而且,他已經公開發表了研究成果,每一個研究機構都會學習、使用他的方法,如果李開複當時放鬆下來,不再做實驗,而是埋頭寫論文以求盡快畢業,別的學校或公司很快就會超過他。
李開複不但沒有放鬆,反而更加抓緊時間研究攻關,甚至為此推遲了他的論文答辯時間。在那段時間,他每周要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6個小時。這些努力沒有白費,它們讓李開複的語音識別係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識別率從80%提高到了96%。在李開複畢業之後,這個係統多年蟬聯全美語音識別係統評比的冠軍。
精益求精才能做到最好,如果李開複當時在80%的水平上止步不前,而不去精益求精,他或許就不會取得今天這樣輝煌的成果。
點石成金:
隻要我們對自己所做的工作精益求精,頑強奮鬥,就會練就出超人的能力,激發出潛伏的能力。做事臻於完美的人,不會輕易放棄信念,沒有什麼比圓滿地完成一項工作,看到一件完美的作品更加令人愉快,更加令人感到滿足了。
對此,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根據自身經驗總結出六個“精進”,分別是:
1.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比任何人更多鑽研,並且一心一意地保持下去。如果有閑工夫抱怨不滿,還不如努力前進、提高,即使隻是一厘米。
2.戒驕戒躁。“謙受益”是中國的古語,謙虛之心能招來幸福,淨化靈魂。
3.每天自我反省。每日檢查自己的行動和心理狀態,是否隻考慮了自己的利益,是否有卑怯的舉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
4.感謝生命。隻要活著,就是幸福,培養對任何細小的事情都心懷感激的心性。
5.行善積德。“積善之家慶有餘”,提倡行善積德特別注意要有同情心,心善積德有好報。
6.摒棄感性所帶來的煩惱。不要總是憤憤不平、杞人憂天、自尋煩惱。為了到時候不後悔,更應全身心地投入。
做好簡單的事就是不簡單
傳媒大亨羅伯特·默多克,曾用一句非常樸素的話總結了自己的成功經驗:“在買報和賣報中,我學會了辦報。”從一些簡單的事情身上,你也可以學到知識與經驗。
成功者從不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情是簡單的小事,他們始終認為,現在所做的小事是為今後的大事做準備。他們目光所及之處,是十分遼闊的沃野,是浩瀚無邊的大海;而常人眼中,現在所從事的工作,隻是毫無生機的衰草,他們往往看不到小事的重要性。
職場魔方:
DM是德國第二大連鎖超市,這樣一個集團企業,它的領導者不是隻坐在辦公室裏研究市場發展狀況、製定經營決策。DM的創始人格茨·維爾納經常要到一些連鎖分店走走。
一次,他走進一家分店,看完一圈後,對店長說:“請給我一把掃帚。”店長不清楚維爾納的用意,很困惑地看著他。維爾納指指地板上的燈光說:“你看,燈光的亮點聚在地上,什麼用處也沒有。”隨後,維爾納用掃帚柄撥了一下天花板上的燈,讓燈光照在了貨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