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流程確保執行——流程管理促實效(2 / 3)

1.盡可能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單句文字盡量控製在8個字以內。

2.在麵對原則性的條款時,要有解釋,對原則性的範圍進行相應的闡釋。對於有歧義的文字,要堅決不用;若非用不可,要將想表達的意思闡釋清楚;對於一些專業術語,要用口語進行解釋。

3.方案的篇幅盡可能長些。這個長並非為了長而長,而是對一些細節、一些可能出現的危機以及危機的解決方法、由於理解偏差而造成的損失、各條例的使用範圍和期限進行必要的說明和解釋。

4.在成熟型企業的管理中,最大的問題是風險控製。所以要降低內部效率損失,降低歧義和解釋不清帶來的經濟效益損失,以避免企業日後成為風險的集中地。

5.對於下達的每一個命令,公司都要對員工進行相應的培訓和必要的闡述。對於新員工,公司寧可多花兩天時間對他們進行公司條款的詳細培訓,也不能僅僅告知其原則性問題,而忽略概念的闡釋,否則就可能增加由於執行出現偏差而帶來的風險。

學會統籌,讓工作係統化和程序化

有人說:“一家企業應該有兩本書:一是紅皮書,稱為戰略;一是藍皮書,稱為戰術,也就是標準作業程序。”戰略是作戰時的指導性綱領,可以大而全,高而玄,可是戰術卻一定要細化和量化。如果戰術發揮不出來,那麼戰略就不可能達到目的。通常,戰略是一項指導性的綱領,是一個框架,它的執行靠戰術;而戰術的每一個流程、支撐、動作、支持,都是一個細節,都需要係統化和程序化。

職場魔方:

一位老板發現,公司裏很多新員工成長得特別快,往往在一兩個實際的項目後他們的技術熟練水平和效率就趕上甚至超過了很多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老員工。於是,他就留心觀察和分析,把那些成長快的員工身上的特質與那些老員工的進行比較。他發現,那些老員工雖然工作了多年,但是他們的工作效率還是很低,隨意性也比較強,因此,他們工作過程中的隨機問題很多,各個環節之間銜接得不好,所以就造成他們有的時候忙得四腳朝天,有的時候百無聊賴。而那些成長快的新員工會對每次遇到的工作進行分析總結,對工作處理的過程進行記錄,然後再將工作係統化、程序化。在建立個人的工作係統之前,他們堅持三個原則:規範、認真和研究。

對於每一件小事,他們都會用認真的態度、規範的方法去研究和做好,將其形成係統,因而取得了較大進步。

執行程序化告訴我們要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有章可循,有條不紊。雖然這樣看上去有些死板,但對於執行是很有效的。

當今社會,頭腦不清楚,辦事無方法的人沒有立足的餘地。隻有學會係統化、程序化地工作,才能忙而不亂,做事規範、有條理,才能力保每個環節不出問題,環環緊扣、有條不紊,有層次、高質量地完成工作。

點石成金:

企業都將係統化和程序化作為強化操作的一個重要手段。優秀的執行者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那就是有計劃永遠比沒計劃好,切實可行的計劃永遠比不切實際的計劃好。使工作係統化和程序化的方法如下:

1.擬定工作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是一個效率很高的人。他時時把自己該做的事記下來,然後擬定一個計劃表,規定自己在某段時間內做某事。如此,他便能按時做每件事。通過他的日程表可以看出,整整一天他總是有事做的。該睡覺的時候,因為該做的事都做了,所以他就能完全丟掉心中的一切憂慮和思考,放鬆地睡覺。

信任自己的係統,細心計劃自己的工作,這是羅斯福之所以辦事有效的秘訣。每當一項任務來臨時,他便先計劃需要多少時間,然後安插到自己的日程表裏。因為他能夠把重要的事很早地安插到自己的日程表裏,所以他每天都能夠把許多事在預定的時間內做完、做好。

2.善於策劃

善於策劃者會高效地達到自己的工作目的。常言道:“思路暢通,謀事如下棋。”在計劃中行事,一切便盡在掌握之中。因此,善於策劃能讓你發現較多的點子,提出非同凡響的主張,做出不同尋常的成就。

跟蹤流程,堵住執行環節中的漏洞

執行要到位,僅靠自覺是不夠的,靠掛在牆上的製度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強有力地跟進、檢查與監督。

IBM前總裁郭士納曾說:“人們不會做你希望的,隻會做你檢查的;你強調什麼,那就檢查什麼,你不檢查就等於不重視。”很少有人會十分在意沒有人去強調和檢查的東西,因為你不檢查就代表不重視,就代表它可有可無。既然如此,誰還會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這種可有可無的事情上呢?如果你想保證多項工作都得到切實的執行,那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跟進、檢查與監督。

職場魔方:

在榮事達生產車間總能看到這樣一個身影:高高的個子,白淨的皮膚,戴著一副藍框的眼鏡,透著一股斯文氣。你怎麼看也難以將他和生產工人對上號。

這個人叫張海濱,是榮事達新能源公司的品質部經理。他的辦公室在車間隔壁那棟辦公樓的三層,但他每天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車間度過。他戴著安全帽,和工人一起討論、一起工作。有時工人開他的玩笑,說他是全公司唯一一個不坐班的經理。他聽到這種誇獎時,總會笑著說:“那都是被逼的,產品的質量就是我的命根子啊!”

2006年7月,他負責進行減少電池厚度的項目,這將是電池能源領域的一項突破,所以他對質量的要求極其嚴格。他一刻也不敢放鬆,不斷察看操作工人對塗布工序的操作情況,並時時提出指導意見。一會兒,他指出這塊塗布麵密度太大了,會影響電流的傳導;一會兒,他又指出那塊密度太小了,會影響電池的壽命;有時,他還會親自操作,為工人做示範。在他手下幹活的工人都有一種感受:不把活幹到100%完美,這個經理是不會罷休的。在張海濱嚴格的督導下,塗布工序的塗布麵密度以及正負極配比完全達到了預期目標,徹底解決了成品電池的厚度問題,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電池的電流穩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