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執行要到位,落實抓實效——以到位和實效為標準(1 / 3)

第2章 執行要到位,落實抓實效——以到位和實效為標準

100-1=0:到位不到位,相差一百倍

誰都希望在職場中獲得較快的發展,然而有的人工作了多年還在原地踏步或者進步不大;有的人卻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他人無法想象的機會,取得巨大的成就。人們不由深思:他們的差別是什麼?

到位不到位,相差一百倍。做事到位的人,永遠是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到最好;而做事不到位的人,永遠是做得差不多就行。

職場魔方:

某公司原本要把一個大項目交給兩家公司去做,於是要求兩家公司準備好資料遞交給他們審核。

其中,一家公司的董事長讓經理將公司資料準備齊全,並在當天下班前將資料分別用傳真以及快遞的方式交給客戶,並將客戶企業的地址及電話抄給了總經理。總經理接到命令後便交給市場部主任,要求市場部負責完成此項任務。市場部主任分配部門業務骨幹孫曉來跟進此事。恰好孫曉有事,他準備好資料後,便吩咐新入職的王華在主任審核完資料後幫忙將材料傳真給客戶,以及將材料用快遞寄給對方。由於王華自己不會發傳真,於是請行政部的李紅幫忙傳,自己則去聯係快遞公司發快遞。結果,由於李紅在傳真時正好對方傳真機沒紙了,而王華在寫快遞單時把公司電話寫錯了,快遞被延遲運送,客戶沒有及時收到資料,所以,取消了業務。

另外一家公司接到項目後,董事長則指定讓市場部主管親自負責,他的其他工作推後,主管很快準備好資料發了過去,為了確保準確傳遞,發出文件後,主管在當天又打了電話向對方確認。由於該公司員工做事認真、到位,獲得了客戶的整個項目。

做同樣的任務,有的員工隻當任務去做,做完所有的流程,不管有沒有結果,就不會再去關心,有這樣員工的公司注定不會成功。而有的員工把任務當使命來做,追求結果,執行到位,擁有這樣的員工的公司就擁有了成功。這就是做事到位與不到位的差距。

接受一項任務,就要下定決心把它做好,做到位,做出結果,這樣才可能取得成功。而每天都把工作當任務,做得差不多就行了的人,隻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最後走向失敗。

點石成金:

一位知名演員接受采訪時曾說,差不多其實就是成功與失敗的區別。我們做任何事,都應時刻謹記“做事要到位”。確保做事到位,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1.謹記:100-1=0

在數學上,100-1等於99,而在工作執行中,“100-1”則可能等於0。如果企業中的每一名員工都能清醒地認識到並嚴格規範自己的行為,追求工作“零缺陷”,便能確保做事到位,收到好的執行效果。

2.擯棄“差不多”的工作態度,樹立嚴格的工作標準

在不同崗位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職責和做事準則。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衛國,教師的職責是培育人才,工人的職責是生產合格的產品……每個人的崗位不同,職責也有所差異,但不同的崗位對每個人都有一個最起碼的做事要求,那就是擯棄“差不多”的工作態度,為自己的工作樹立嚴格的標準。我們要自覺地由被動管理轉化為主動工作,把事情做到位,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

3.不要忽略小事

我們常常會忽略工作中不該忽略的小事情、小細節,從而在由此引發的問題麵前忙於應付。事實上,隨著經濟的發展,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工作中所謂的小事層出不窮。比如,一台拖拉機有五六千個零部件,要幾十個工廠進行生產協作;一輛福特牌小汽車有上萬個零件,需上百家企業生產協作;一架波音747飛機共有450萬個零部件,涉及的企業單位更多。因此,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做好工作本身隻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確保做事到位。

功在雲天,苦在泥土——落實必須有實效

我們經常聽到人們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來褒獎那些付出了汗水卻沒有成效的人。苦勞固然使人感動,但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從事同樣一份工作,實效是考核員工優劣的重要標準。要想成為高執行力的員工,就要知道工作不僅要努力去做,更要做成、做好、做出成果,唯有落實實效才是完美執行。

現代企業看重的是業績和結果。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時代已經過去,做事沒有達到目標,沒有成效,沒有業績,你最終隻能被淘汰。薑汝祥在《真正的執行》中一針見血地指出:“任務”是一種執行假象,我們很多時候都隻是在“完成任務”而並不是“追求結果”。

職場魔方:

經理讓秘書小李去買書,小李先到第一家書店,書店老板說:“剛賣完。”之後他又去第二家書店,營業人員說已經去進貨了,要過幾天才有。小李於是又去了第三家書店,這家書店根本沒有。

快到中午,小李隻好空手回公司,見到經理後,小李說:“跑了三家書店,快累死了,都沒有,過幾天我再去看看!”經理看著滿頭大汗的小李,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