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喝麵湯可增強記憶
乙酰膽堿是一種神經傳遞介質,可強化人腦記憶功能。補充腦內乙酰膽堿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麵條即其中之一。卵磷脂極易與水結合,故煮麵條時,大量的卵磷脂溶於湯中,因此,多喝麵湯可補腦並增強記憶力。
4喝魚湯可防哮喘
魚湯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阻止呼吸道發炎,防止哮喘病發作。每周喝2~3次魚湯,可使因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哮喘病發生率減少75%。喝魚湯可防哮喘,而用大馬哈魚、金槍魚、鯖魚等多脂鮮魚熬湯,防哮喘的效果更好。
5喝菜湯可增強人體抗汙染能力
各種新鮮蔬菜含有大量堿性成分,並溶於湯中,喝蔬菜湯可使體內血液呈弱堿性,並使沉積於細胞中的汙染物或毒性物質重新溶解,隨尿排出體外,所以蔬菜湯有“最佳的人體清潔劑”的美稱。
6喝海帶湯可使人體新陳代謝增強
海帶是一種含碘量非常高的食物,而碘元素有助於甲狀腺激素的合成,此種荷爾蒙具有產熱效應,通過加快組織細胞的氧化過程,提高人體的基礎代謝,並使皮膚血流加快,從而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
冬季宜多食用偏溫熱性的食物
俗話說:“冬季進補,春季打虎;冬季不補,春季受苦。”意思是說,冬季是四季之中人體進補的最好時節,人們應該利用這個好時節來補益身體。在冬季利用飲食養生的方法進補是最佳的選擇。
冬季飲食養生的總原則是:(1)適量進食高熱量的飲食以彌補熱量的消耗。(2)增加溫熱性食物的攝入量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3)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就是說,冬季除了應該適當多進食一些五穀雜糧外,還應該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適量的脂肪類食物。
傳統養生學認為,冬季應該多食用一些偏溫熱性的食物,特別是能夠溫補腎陽的飲食,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下麵介紹幾種冬季進補的食物。
1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各適量。將羊肉洗淨,切為碎塊,加入當歸、生薑、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此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適用於神疲乏力、麵色蒼白、畏寒肢冷等血虛及陽虛的人群。
2羊腎粥:羊腎1隻,大米100克,調料少許。將羊腎切開,剔去內部白筋,切為碎末,大米洗淨,加入適量水及調料,煮1小時食用。此粥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適用於虛弱無力、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等腎陽不足的人群。
3核桃仁餅:核桃仁50克,麵粉250克,白糖少許。將核桃仁打為碎末,與麵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適量,攪拌均勻,烙為薄餅食用。此餅有補腎禦寒、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腰痛腿軟、肺虛咳喘、大便幹結等肺腎虛的人群。
冬食棗,防衰老
中醫認為紅棗有益氣養血、健脾益智之功,民間有“一天吃三棗,終生不顯老”之說。紅棗味甘性平,能調百味。紅棗既能滋補養血,又能健脾益氣,有抗疲勞、養神經、保肝髒、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的功能。特別是對於貧血虛寒、腸胃病等的防治十分有效,長期服之可延年益壽。
冬天多食棗,可彌補人體維生素的不足。紅棗內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的含量都大大高於蔬菜和水果中的含量。尤其是含有生物類黃酮物質,能保護維生素C不受破壞,人們把紅棗譽為“天然的維生素丸”,是人體抗衰老的補品,所以冬季最好多吃一些棗。
冬季想要身體壯,堅果可不能少
冬季是養生的季節,適合多吃一些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堅果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利的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大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是專家推薦的最適合冬季食用的食物之一。榛子、核桃、杏仁、腰果被人們稱為“世界四大堅果”。它們不論是從營養成分還是從口感上來說,在各種堅果中都屬於佼佼者,冬季適當多吃一些,會讓你的身體更加強壯。
冬季食補有良方
魚鰾五子湯
原料:魚鰾15~20克,五味子、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沙苑子各10克。
製作:將魚鰾洗淨後與五子同煮,約煮1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魚鰾又名魚白,其主要成分為膠體蛋白。魚鰾有補腎益精、養血止血和抗癌的作用。魚鰾與五子配伍,是冬季補腎壯陽、填精益髓之佳品。適用於腎虛精虧之腰酸腿軟、健忘、遺精、滑精等症。另外,還可用於胃癌、食管癌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