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營養來自最常見的食物4(2 / 3)

中醫認為,烏雞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等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烏骨雞,性味甘平,無毒,主治補虛勞虧損,治消渴,中惡心腹痛,益產婦,治婦人崩中下帶,一切虛損諸病。”又說:“肝腎血分之病宜用之,男用雌,女用雄,婦人方科有烏雞丸,治婦人百病。煮雞至爛和藥,或並骨研用之。”烏雞主治一切虛損之症,如腰酸腿痛、消渴久痢、頭暈目眩、貧血萎黃、結核盜汗、失血過多、月經不調、白帶過多、不孕等症。

溫馨提示:

烏雞連骨(砸碎)熬湯滋補效果更佳,燉煮時宜用沙鍋文火慢燉,不宜用高壓鍋。

用酒混合蘿卜汁衝洗烏雞塊,或用冷水衝洗後,再用檸檬片擦拭表麵,可去烏雞肉的腥味。

“理想的營養庫”——雞蛋

雞蛋是一種十分普及的食品,用途廣泛,它含有高質量的蛋白質,常被用作度量其他蛋白質的標準。

雞蛋含有人體需要大部分營養物質,故被人們稱為“理想的營養庫”,營養學家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式”,多吃雞蛋是不少長壽者的養生之道。

雞蛋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鈣、磷以及尼克酸、葉酸等營養成分,尤其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鐵,含維生素的種類也非常多。蛋黃中還含有卵黃素等。

常食雞蛋可避免老年人智力衰退,並可增強記憶力,保護肝髒。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髒組織損傷有修複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防治動脈硬化。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雞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鋅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

溫馨提示:

雞蛋煮著吃是最佳的吃法,但要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茶葉蛋應少吃。毛蛋、臭蛋不能吃。

“一盤蟹,頂桌菜”——螃蟹

螃蟹是公認的食中珍珠,自古就有“一盤蟹,頂桌菜”的民諺。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蟹黃中的膽固醇含量較高。螃蟹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鉀、鈉、鎂等微量元素。

經常食用螃蟹可防止缺鈣。近年來發現,螃蟹還有抗結核病的作用,吃螃蟹對結核病的康複大有裨益。

中醫認為,螃蟹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活血、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對於淤血、損傷、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溫馨提示:

不宜食生螃蟹,一定要蒸熟煮透。不宜食用存放過久的熟蟹,因熟蟹存久後極易滋生細菌。不宜與茶水和柿子同食,會引起嘔吐、腹痛等反應。

患有傷風、發熱、胃痛以及腹瀉的病人吃蟹會使病情加劇;慢性胃炎、膽囊炎、肝炎活動期的人最好不要吃蟹,以免病情加重;蟹黃中膽固醇含量高,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人應少吃或不吃蟹黃,否則會加重病情;體質過敏的人,吃蟹黃後容易引起惡心、嘔吐,引起蕁麻疹;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或不吃螃蟹。

“家魚之首”——鯉魚

鯉魚別名赤鯉魚、黃鯉、烏鯉、鯉拐子、鯉子等。鯉魚因鱗有十字紋理,故得鯉名,素有“家魚之首”的美稱,《本經》列為上品。它是世界上最早養殖的魚類,遠在公元前12世紀的殷商時代人們便開始養殖鯉魚。

鯉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可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鯉魚含有的脂肪主要由不飽和脂肪酸,如EPA和DHA組成,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鯉魚體內含鈣、磷、鉀等營養素也較多。

鯉魚具有平肝補血、和脾養肺之作用,常食鯉魚對肝、眼、腎、脾等病有一定療效,是孕婦的高級保健食品,營養價值很高。鯉魚除食用外,還可以入藥治療疾病,有健脾開胃、利小便、消水腫、止咳鎮喘及發乳之功效鯉魚肉可治療門靜脈肝硬化、慢性腎炎、咳嗽、哮喘、產婦缺奶、婦女月經不調或血崩等症;其血可治口眼歪斜;其膽汁能治赤眼癰腫和化膿性中耳炎。

鯉魚頭中含有十分豐富的卵磷脂,是人腦中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重要來源。多吃魚頭,可增強人的記憶、思維和分析能力,並能控製腦細胞的退化,延緩衰老。

溫馨提示:

宜食者:適宜孕婦、老人和兒童食用。適宜神經衰弱、慢性腎炎、黃疸、貧血、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水腫病、營養不良、婦女胎動不安、產後乳汁缺少及久咳不愈等患者食用。

忌食者:鯉魚為發物,凡疔瘡、癰疽、癤腫、紅斑狼瘡、淋巴結核、惡性腫瘤、小兒痄腮、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蕁麻疹及皮膚病等患者忌食。

“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狗肉

俗話說:“寒冬至,狗肉肥。”“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狗肉的味道醇厚,芳香四溢,有的地方又叫香肉,它與羊肉都是冬至進補的佳品。

狗肉含蛋白質、脂肪、鉀、鈉、氯、嘌呤類、肌肽及有機酸等,尤以蛋白質含量為豐富。它的營養價值很高,是理想的營養食品。

狗肉味甘、鹹、酸,性溫,具有補中益氣、溫腎助陽之功。《普濟方》說狗肉:“久病大虛者,服之輕身,益氣力。”故此,中醫認為狗肉是一味良好的中藥,有補腎、益精、溫補、壯陽等功用。民間也有“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過冬”、“喝了狗肉湯,冬天能把棉被當”的俗語。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狗肉對治療心腦缺血性疾病、調整高血壓有一定益處。狗肉還可用於老年人的虛弱症,如尿溺不盡、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

溫馨提示:

宜食者:狗肉適用體弱虛寒、肢冷、腰腿軟弱無力、痔瘺、遺尿、遺精、早泄、陽痿及不育症等患者食用,尤其適合老年人食用。

忌食者:狗肉性溫熱,多食易生熱助火,故凡發熱病、陰虛火旺、濕疹、癰疽、瘡瘍等患者忌食;因含嘌呤類物質,故痛風患者忌食,孕婦亦忌食。

“要想長壽,常吃羊肉”——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