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作者:張兵武

張兵武

《化妝品觀察》主筆,天勤品牌傳播機構總經理,已出版《營銷中國美——中國美妝品牌實戰之道》、《公益之癢——商業社會中如何做公益》、《壞營銷,好營銷》等多部專著,新浪微博@張兵武

今日的新高姿,反過來跟向來在娛樂圈權力榜上居前的徐靜蕾要說法、談契約精神,讓我們看到另外一種景象

這一次,徐靜蕾仍然是主角。不過,不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也不是“才女+明星”公式繼續發揮吸睛效應——因上海新高姿訴其違反代言合約,向來以多才多藝傲視文藝圈的徐靜蕾,輸了官司不說,還要反過頭來給廠家支付違約金,這叫一向在代言遊戲中處於強勢地位的明星們情何以堪?

還記得當初徐靜蕾投資、自導自演《杜拉拉升職記》,與新高姿牽手植入營銷,可見雙方合作也算無間,廠家也算支持她的個人事業,沒想到如今要鬧到公堂。此事個中緣由、是非曲直,旁人不得而知,隻能私底下去揣測。

這一訴訟雖然未引發圍觀,也未在外圍激起波瀾,但我們不能不對此一結果有必要的重視。

這幾年看慣了明星拿廠家當軟柿子捏的諸種場麵,簽了合同之後代言費加碼者有之,拍片現場提出種種無理要求者有之,參與企業活動百般不配合者有之。娛樂圈本是名利場,但種種行為出格到如此不可理喻也算不多見。不能全怪明星一方,行業的經營方式也是重要的緣由。

近年來市場特有的發展模式,導致明星成為稀缺資源,其身價上漲行情唯房地產堪比。因為明星的稀缺,大家都在爭奪,將其置於眾星拱月的位置,合作中也顧不得種種有違公平、平等合作精神的做法。企業大多抱著“大行不顧細謹”的態度,對明星出爾反爾的做法不予計較,一味縱容。

這隻是這幾年來行業快速發展路上所看到的局部景象——表麵看來揮灑自如的廠家,在各個合作環節處處吃癟,被明星拿著,被各類合作夥伴拿著,大家提出的種種要求一一答應,既不能從自身實情出發,在經營方麵更不敢大膽想象。

行業種種謙卑與忍讓,隻為一“快”,力求在這場速度遊戲中不被淘汰。

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動物是獵豹。奔馳至極速時是四腳完全離地的,但這種狀態隻能維持很短的時間,因為它肌肉的能量有四分之三燃燒成熱能,體溫是靜止時的六十倍,是一種致命的溫度,所以隻能飛馳一瞬間,在很短的範圍內追逐羚羊。

老子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疾風驟雨為時總是短暫,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在大家都如獵豹一般急速奔跑時,發燒自然難免,常識自然會失靈,大家都寄希望於那種看似一勞永逸、實則後患無窮的手法,往往不惜代價;因此,出現代言明星過於張狂也隻能屈從的現象便不足為奇。

今日的新高姿,反過來跟向來在娛樂圈權力榜上居前的徐靜蕾要說法、談契約精神,讓我們看到另外一種景象。然而這種景象也隻有當整個市場開始走向拐點,走向理性,才成為可能;而所謂理性,是放棄對外在力量的虛幻期待,回歸到自身力量的建設,找到企業優勢並予以強化。這也許是我們過去所普遍忽視實則真正有效的選擇。

1966年,19歲的台灣人林懷民看完一場澳大利亞芭蕾舞團演出之後,偶然聽到一個女觀眾講:我們就是永遠跳不出這種水平……因為我們的腿太短了!

當年19歲的林懷民滿心不服,認為隻要用功,華人當然可以做得到。然而,多年之後,他逐漸意識到人家所說的是真知灼見。芭蕾是線條的藝術,腿長的的確搶眼,輕輕一跳硬是比我們高。如果我們的腿短,幹嘛不學由短腿的人創造的肢體訓練?

於是,從上世紀90年代起,林懷民開創的雲門舞集請到行家指導太極導引、拳術,從蹲馬步開始。

在《跟雲門去流浪》一書中林懷民如是寫道:

“蹲下來,鬆胯,上半身忽然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由丹田出發,轉移終身,舞動奔躍也變得輕易自在。

更有趣的是,某種集體潛意識的美學觀似乎也泉湧而出。

在悉尼歌劇院接受歡呼的《狂草》,正是由‘蹲下去’發展出來的舞蹈風貌。”

林懷民給到我們最本質的啟示:不要老是盯著別人,一味外求,而要發現並培育自己的優勢。蹲下來,很簡單,開始內觀,開發自己的力量。

孟子教導我們“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林懷民所說的蹲下來,就是反求諸己,讓企業獲得自由競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