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站在品牌商的角度來看,事情就不難理解了。

實行代理製的品牌,在終端形象把控和活動執行方麵,確實有鞭長莫及之感。而在這些方麵,一些代理商確實存在執行不到位的情況。這對於頗為看重百貨渠道的自然堂來說顯然是不可原諒的,他們渴望在百貨渠道體現品牌價值。而收回自營權,這種情況則能有效得以改善。

另外,一些大型百貨公司為了獲得更多利潤和支持,也會規定與品牌商直接簽訂合作,部分品牌以此為借口撇開代理商的情況也確實存在。但是,本土市場又實在太大,從人員管理到物流配送都存在很大難題,很多品牌商被迫進行如下技術處理:品牌商與百貨直接合作,代理商隻負責配送,賺取配送費。“具體到自然堂,我認為,不與代理商爭利是基本原則。”雖然很多廠家都表示,無論自營還是代理製,代理商依然是中心,但是這種做法仍會引起老代理商的擔憂,“畢竟過河拆橋卸磨殺驢這種事屢見不鮮。”

對於以上種種猜測,自然堂方麵則有著自己的理解,化妝品行業的市場競爭無處不在,品牌商做直營的目的,不是與自己的代理商或零售終端競爭,而是幫助代理商實現管理上的提升,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與代理商共同成長。與此同時,公司方還特別指出,百貨渠道操作模式的轉變,並非是因為對之前代理商的成績不滿意,而是想減輕代理商的負擔,廠家承擔起所有經營風險,代理商則增加了保障。

百讚渠道生存不易,各方麵都需要努力

模式之變並非自然堂調整的全部。2011年,除了新模式的引入外,自然堂在百貨渠道還有一係列新動作。

由於直營對品牌的產品結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然堂在改變專櫃管理模式的同時,也適時調整了旗下產品線,涉及6大係列。針對百貨渠道研發的新品係列的上市,將進一步優化和提升百貨渠道的產品結構,使品牌更有競爭力。

同時,自然堂在品牌創立十周年之際還力邀國際知名設計師傾力打造了2011自然堂國際版新專櫃。從外觀來看,新專櫃更加貼合自然堂品牌自然、清新、時尚的風格,優雅而簡約;在格局設計上,更注重消費者體驗的舒適度。

另據介紹,自然堂在百貨渠道實行新的管理模式後,相繼接收了2042名BA。針對她們,公司方實行了更具競爭力和吸引力的薪資福利政策。這無疑將幫助其提升終端管理水平,最終使得專櫃單產較之前實現大幅提升。

如何組建出一支有豐富百貨渠道運作經驗的專業團隊,也是自然堂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據了解,自然堂已為其百貨運作團隊引入多位有著歐萊雅等類似跨國公司工作背景的成員。

在向著一線品牌跨進的路上,自然堂越戰越勇。但有代理商提出告誡,自然堂渠道做到全麵覆蓋後,盡管品牌推廣成本在逐漸加大,但其總銷售量卻並未實現預期增長,因此,如何做好不同渠道之間的平衡,仍是其不得不麵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