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機構內外的組織溝通2(3 / 3)

50年代初,美國IBM公司總經理小湯姆斯·華生采取公司名稱=商標名稱,首次推出一整套企業識別係統。這一措施使IBM公司獲得了極大成功。當時IBM公司的總裁是小湯姆斯·華生,小湯姆斯·華生認為IBM公司有必要在世界電子計算機行業中樹立起一個巨人形象,這一形象要涵蓋公司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從而有利於市場競爭,躋身世界性大企業之列。設計師把公司的全稱“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濃縮成"IBM”三字,選用藍色為公司的標準色,以此象征高科技的精密和實力,創造出富有美感的造型,通過CI設計塑造了IBM公司企業形象,並使之成為美國公眾信任的“藍巨人”,在美國計算機行業長期居於首屈一指的霸主地位。但CI係統到60年代初才在美國真正興起,近二三十年來,隨著人們對企業形象的日益重視,營銷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即營銷不再是簡單地針對產品,而提升到行銷自己的形象。正是這種新的觀念導致了CI係統的廣泛應用。在現代“白熱化”的商戰中,企業的輝煌,常伴隨著CI的輝煌。

CI係統曾使許多麵臨困境的企業起死回生。意大利最大的國營電力公司Edison先前與代表化學、人造纖維的權威公司Montenctini合並為Montedi—Son之後,聚集了近百家各類企業,實力和規模足可以稱為世界級企業集團。然而,由於目標、行為諸方麵的不一致帶來的混亂,又使它陷入嚴重的危機。經過聘請專家實施CI係統數年之後,情況有了明顯的好轉。日本著名跨國企業KENWOOD音響的前身,曾是一家瀕臨倒閉的企業,也同樣得益於CI係統才免除了滅頂之災。

如果說CI係統對於麵臨困境的企業是“雪中送炭”的話,那麼,對於業績優秀的企業則是“錦上添花”。眾所周知的麥當勞、可口可樂、富士膠卷等世界著名企業都曾得益於CI係統的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CI係統是企業有計劃地運用各種媒體,宣傳企業標誌為核心的企業形式的完整體係。其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因此,CI係統的實施,可以促使企業標誌的識別功能向具有象征意義的精神功能轉化。

國外CI係統的理論研究及實踐比我國起步要早,例如美國、日本等:正業發達國家每年都要評選最佳CI係統。近幾年來,我國也重視了有關CI係統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提出了諸如企業文化、企業精神和企業廣告等CI係統範疇的概念並進行了一定的實踐。但總的來說我國在CI係統研究方麵,往往隻是重視了CI係統的外層,即視覺識別係統(V1),而忽視了理念識別係統(M1)及活動識別係統(B1)。形象的說,是隻重視了企業的“臉”,而忽略了企業的“心”和“手”。

從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方麵來看,CI係統就是企業將經營思想、企業文化、企業精神,運用整體傳達係統,尤其是透過視覺傳達設計,傳給企業公眾(包括企業內部員32),使其對企業產生統一的認同感和價值觀。CI係統從設計的觀點來看,就是將現代化設計觀念與企業經營管理理論結合起來,以塑造企業的個性,突出企業精神,使消費者產生深刻的印象和認同,以達到企業的經營目標。

因此,要想做好企業與外部的有效溝通,不妨充分運用CI策略。

有效溝通與團隊建設

有效溝通與團隊建議之間存在著密切聯係,要想使一個團隊具有很強的凝聚力與幹勁,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證團隊內部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

完善團隊協作

有效溝通一實現,團隊關係將會更加和諧。如果不能麵對麵地溝通,就要選擇其他的方式作為媒介。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根據各種因素,包括關係、信息內容和現有的溝通媒介等,決定采取什麼溝通方式。這些選擇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他們之間的關係。在一個項目環境裏,團隊成員通常依靠或者僅僅局限於某種溝通方式,事實上其他方式可能會更加合適、更有說服力並且更加有效。

雖然大多數組織都把信息溝通和協作列為頭等大事,很多組織卻並未製定和實施相應的戰略,以支持項目團隊進行溝通,尤其是未能提供指導和最好的方法,幫助團隊從各種各樣的溝通媒介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

首先,麵對麵溝通最有效

麵對麵溝通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因為雙方不僅能了解言語的意思,而且能夠了解肢體語言的含義,比如手勢和麵部表情。麵對麵溝通是建立業務合作關係的最佳方法。在很多文化環境裏,麵對麵溝通是做業務的唯一途徑。

此外,在處理微妙的人際關係或傳遞複雜信息時,麵對麵溝通仍然是最合適的方式。比如,對於涉及到支出和收入之類比較敏感的薪資或合同談判情況,雙方在同一個房間協商將更容易取得進展。麵對麵溝通或者模擬的麵對麵互動有助於人們討論複雜問題,在日益逼近最後期限的情況下迅速做出決策。

其次,你可以選擇其他的溝通媒介

如果人們要進行遠距離溝通,麵對麵的方式就不可行了,他們必須借助一個媒介來傳遞信息。今天,最常用的溝通方式包括:

1電子郵件:電子郵件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製,讓工作時間或工作地點不同的人們能夠有效地溝通。電子郵件讓人們能夠同時給幾個人發送信息,並能發送電子文件、圖片或文檔等附件。

2即時訊息:即時訊息簡稱IM,是一種接近於實時進行的文字信息溝通,它可以在兩個或更多用戶之間進行。它和普通電子郵件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信息溝通立即就完成,而且進行"對話溝通"相當簡便。因為參與人員是"好友名單"上的,即時訊息有一種濃厚的社區氣氛。在很多情況下,這種氣氛有助於建立有效的溝通區域。

3音頻會議:電話方便快捷、使用簡單,加上今天的語音郵件功能,在溝通方麵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即使另一方不能接聽電話也沒關係。和電子郵件或者即時訊息相比,音頻會議最突出的優點是,與會者之間有了更加“實質性”的接觸。在音頻會議上,與會者可以通過改變語氣、音調或者音量,使用停頓和語氣詞(嗯、呃),來銜接話題,增加音頻本身沒有的弦外之音。

4帶音頻的網絡會議:網絡會議增加了一定的視頻信息,能讓與會者觀看PowerPoint 演示,在主持人引導下瀏覽網絡,或者和其他人溝通、討論文件。網絡會議和網絡音頻或者視頻不同,與會者在參加遠程會議的同時,可以通過瀏覽器共享文件。它是一種相對便宜和有效的團隊協作技術,有不少獨到之處,可以增強團隊的會議體驗。然而,網絡會議和音頻會議類似,與會人員是隱蔽的。所以,與會人員往往在會議過程中“忙私活”。如果要建立合作關係或者促進團隊工作,網絡會議和音頻會議都不是理想的選擇。

5信息流:信息流也叫網絡傳播(web casting),它將極具震撼力、內容豐富的信息傳輸給任何一個擁有電腦和網絡瀏覽器的人。憑借它,人們可以在互聯網或者公司內部網上快速傳輸音頻和視頻文件,用戶不必苦苦等候文件下載就可以看到視頻畫麵或者聽到聲音。

6視頻會議:視頻會議是一種召開現場會議的方法,它為處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同地點的人提供麵對麵的會議。這種技術利用計算機網絡把音頻和視頻數據傳輸到所有的會議地點。視頻會議同樣也提供遠程共享其他媒介的方法,包括錄像帶、書寫板和PowerPoint等計算機程序。視頻會議提供了麵對麵溝通的所有獨特好處,而不用支付召集異地人員集中到一個會議室的直接和間接成本。在會議中,與會人員可以展示與工作相關的物品,比如器械或者產品,這樣就可以發現其他人是否在認真聽取會議觀點和信息並做出適當的反應。與會人員還可以被分成兩個或多個小組,同時對問題展開討論,推進決策進程。

顯然,組織和團隊擁有許多可以用在企業內外溝通與合作上的工具。當然,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利用這些工具實現利益最大化,最終實現組織的溝通能力最大化。

有鑒於此,組織應該采取一個更加平衡的溝通計劃,做到投入小、效果佳,而且與各種關係相適應。比如,剛建立的關係應該安排更多的麵對麵的交流,這些充滿非言語信息的溝通,能夠建立信任和融洽關係。關係穩定以後,其他溝通方式可以用來替代麵對麵的互動。然而,即使是牢固的關係如果長時間沒有進行麵對麵的溝通,也會逐漸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