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機構內外的組織溝通1?(3 / 3)

真正的交流隻能在所有員工間有活躍的雙向交流氣氛時才能出現。對大多數公司來說,目前最大的挑戰就是必須將傳統的單向、由上而下的傳達方式改變為靈活的雙向運轉。老傳統不易改變。多少年來我們招聘和訓練的男女看門人總是負有特殊使命似的把別人拒之門外。如果我們真正要和員工建立關係並使他們熱誠工作,我們一定要從辦公桌後麵走出來,抱著真誠的願望和他們相互交流。

4及時反饋

假定你正躺在手術台上,手術進行了一半。主刀醫生發現他的助手在工作的某些方麵不符合操作規程。你認為這位主刀醫生發現這一情況後應立即提出及時予以糾正呢,還是把這件事留待七個月以後為這位助手作年終鑒定時再提出來呢?所以要做好及時反饋。

當員工們未能及時得到反饋時,他們往往會向最壞處設想。不及時反饋情況還會產生謠言。你是否意識到多數謠言從何而來?謠言往往由於不能及時得到準確消息,由此產生不全麵的猜想。及時反饋就能把謠言減少到最低限度。及時反饋可以緩和由於謠言引起的緊張關係。準時報告和及時反饋能建立領導和員工們之間的有力聯係,更能防患於未然。

內部溝通的技巧

內部溝通也許要有很多技巧,下麵這些要點就是說明公司如何和員工們坦誠交流建立密切關係的:

1你將怎樣辦

這五個字是經理們可用於聽取內部意見的最有力基礎。許多高層領導例如杜邦公司的總裁愛特·伍拉德,大家都知道他經常問員工們一句話:“如果你處在我的地位,你將怎樣辦?”有時員工們有些創新設想,由於領導們高高在上,他們受傳統方式的牽製或出於心理上的障礙不能暢所欲言。如果領導上能經常征求員工們的意見,那些障礙就完全去除了。

2讓我們交談

許多公司現在采用“城鎮集會方式”,每季或每月召集大量員工聚在一起開會。電信界巨頭摩托羅拉每季度召開麵對麵會議,讓員工們了解公司最新情況。他們知道有些員工由於膽怯或靦腆不善於在大會上發言,就在大會過後再召集一些小型交談會,名叫“交談會議”。每次參加的人數不多,卻能更有效地取得雙向交流效果。

3對講電話組

波士頓超市創造了突出成就的部分原因是由於他們機智地使用了對講電話雙向聯係辦法。各級經理都投入到一個組內,通過計算機聯網共商店務大事。他們聚在一起及時地修改公司計劃、處理分配問題、解決顧客投訴和商討公司擴展計劃。這樣,通過高科技傳媒技術,波士頓超市內部建立起密切的聯係機構。

4不署名的要求回答意見

員工們之所以不敢直接或個別向高級行政人員提意見,主要是因為怕受到懲罰或被視作搗蛋鬼和抱怨者而被孤立起來。在田納西州的通用汽車公司薩騰分廠的經理們知道有些員工思想上有意見卻不願反映,所以他們建立了電子通訊製度,讓員工遞送不署名的意見然後由他們作出及時回答。

5舉行開放會議

這種會議沒有議程,沒有計劃,也沒有預定發言人。這一辦法是由哈利森·歐文首創的,他是基督教聖公會的牧師,也是一位管理顧問。他讓所有與會者坐成一圈。任何人如對某一題目感到興趣並願意帶頭進行討論,他就可以走到圈子中央自報姓名並提出討論題目。題目寫在一張圖表上並張貼在牆上。將所有提出的題目列成一表後,每個人可選擇自己願意討論的題目去參加,也可參加幾個會議。來自各個不同部門的員工都有機會參加並討論他們共同關心的話題。其他還有歐文·康寧玻璃纖維廠和赫納韋爾廠也是采用這種辦法的兩個廠,他們都通過開放會議形式和員工們交流促進生產力。

6才巴計劃製訂出來

通用電氣公司有一個高超的建立聯係的辦法,就是把四個關鍵性戰略聯結起來,他們稱之為“製訂計劃”會議。員工們聚集在一起深入討論公司的關鍵性問題和生產計劃。經理們不參加這些討論。當提案成熟後經理們再參加進去。在傳達介紹時再加各種報告、企業預算、圖表、統計圖、幻燈片及其他光學手段。然後,在全體參加人員前,經理必須作出決定。內部交流是作出及時反饋的先決條件。在這種有力措施中,建立聯係的四種關鍵性戰略都結合在內了。

上麵的這些技巧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在實際的溝通中,你不妨加以參考應用。

企業外部溝通

今天,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每刻都在迅速變化著。現在大家講得最多的就是“網絡化”、“全球化”、“一體化”、“地球村”等名詞,而且這些名詞越來越直接地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影響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如全球化發展的一個經濟特征就是跨國公司、三資企業的迅速發展,於是,國人們似乎在突然之間發現他們必須要學會與來自不同國度的人打交道了,否則還真難在這個“地球村”裏生存或發展。但同時,他們也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這個大家庭內成員之間由於在語言、文化、背景、年齡、生活方式等等各個方麵存在相當大的差別,要學會與不同“家庭成員”打交道可不是件輕鬆的事。所以,企業的外部溝通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

與顧客溝通的方式

企業與市場的關係,最主要、最根本地表現在企業與顧客的關係相處得如何。因為對於“顧客就是上帝”的商品經濟的市場法則來說,企業失去了顧客的信任,它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既然如此,那麼就要注重改善兩者之間的關係,並采取一係列切實可行的措施。

1製定切實可行的為顧客服務的規章製度

這些製度可分為事前、事中、事後。

(1)事前要製定出接待顧客的具體方式、方法;

(2)事中指企業職工與顧客交往的過程中,職工的態度代表企業的形象,要有禮貌、熱情、耐心使顧客滿意。碰到特別挑剔的顧客,也要努力安撫和耐心解釋,切不可發脾氣,以免把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3)事後,當企業與顧客交往之後,要反饋顧客對企業的態度和顧客對企業產品、服務的意見,同時不可忽視售後服務。通過良好的售後服務爭取顧客的信任感。

2收集顧客的信息

顧客隻是一個總體的概念,它是由各個不同的顧客群所綜合的:不同的年齡群(老、中、青、少);不同的性別(男、女);不同的職業群(工、農、學、知識分子、幹部、軍人等);不同的興趣、愛好(地區不同、民族習俗不同、個人愛好不同)。不同的顧客對產品的看法有一定的差別。他們對產品的性能、質量、顏色、樣式、包裝、價格的評價以及要求不同。這些信息通過由企業公共關係人員及時地從顧客中獲得,加以分類、歸納,成為企業生產、經營和決策的原始的材料和依據。

3強化顧客對企業的了解

顧客對企業生產、經營往往是不夠了解的。這就需要企業通過各種有效的傳播手段和服務項目向顧客報道,闡述企業的發展曆史、經營項目、營業狀況、產品性能規格及銷售方式、售後服務的具體標準和方式等。這些信息應迅速,準確地輸送到顧客這方來,爭取顧客的支持和信任。

4尊重顧客的權利和利益

顧客應該擁有的權利,有以下幾個方麵:

(1)有權不買不喜歡的產品;

(2)有權挑選商品的式樣、顏色、種類、規格;

(3)有權了解商品的製造、使用和維修方麵的知識和信息;

(4)有權對商品的質量、款式、性能、價格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並有權要求這些意見被有關的工商企業所取;有權向消費者協會或有關機構投訴;

(5)當使用不良的商品受到損害時,有權要求得到補償。

顧客的以上權力是正當的,也是民主經營的重要方麵。但往往在現實生活中,顧客的這些權力不被受到尊重。造成企業與顧客之間難以溝通的信任。因此,工商企業若要想同消費者建立並維持一個良好的相互關係,就必須主動地、盡可能全麵地尊重消費者的權利、維護消費者的利益。隻有在消費者感到自己的權利和利益得到企業的尊重的情況下,才會對該廠家表示信任和好感。所以工商企業對消費者的公共關係實務工作的基礎,就是要尊重顧客的權利和利益。這是從根本上維護了消費者的利益。

以上幾個方麵的工作,是企業溝通顧客關係工作的基本做法。通過這些方法,使顧客既獲得了物質上的滿足,又獲得了精神上的滿足。花錢花得高興,心理上也得到了滿足。這樣,企業與顧客之間的關係一再得到協調,企業的真誠和文明經商的態度和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宗旨,贏得了顧客對他的信任和喜愛。企業在市場上擁有了越來越多的顧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