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機構內外的組織溝通1?(1 / 3)

第19章機構內外的組織溝通1

組織內部溝通

企業內部溝通良好與否,事關公司氣氛、員工士氣。這種溝通影響組織效率而影響生產力和生產率。因此,企業內部必須建立溝通與交流渠道,並使之暢通無阻。

跨越“位差心理”

“位差心理”又稱“位差效應”,有一個很著名的遊戲可以生動地說明它是怎樣產生的。這個遊戲就是背靠背傳遞信息。在溝通課上,有5個學員來做過這個遊戲,他們排成一排。遊戲很簡單,就是主持人在紙片上寫了一種水果的名稱,並告訴全體人員是一種水果,但隻準做手勢,不準說話,從第一個傳到最後一個。結果是,這5個素質不低,而且彼此很熟悉的人,等到最後一個人把那種水果說出來的時候,大家都泄了一口氣,一問才知,在第二和第三個人之間就有理解偏差,更甭說到最後了。其實在玩這個遊戲之前,眾人都知道,這個遊戲是想說明的是管理層次增加的時候,有效信息的流失程度,因此在玩的時候就要格外小心,都希望能夠把信息很準確地傳達;然而就是這樣簡單的猜“水果”信息都不能準確傳達,要是複雜的信息恐怕是相差十萬八千裏。管理上的“位差”也是如此,級別的增加,部門的增多,必須會導致信息傳遞上的失誤,嚴重影響了溝通的效果。所以,要想達到組織內部有效溝通,就必須跨越“位差心理”。

正因為溝通主要以上傳、下達、平行溝通為主,所以會導致溝通心理上的“位差效應”。從向上溝通來說,“位差心理”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言路不暢,當管理層次增加以後,基層的聲音就很難傳達到高層領導那裏;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領導的時間是有限的,但不論是口頭還是書麵溝通都容易占掉很多的時間。解決這兩個問題,就是解決溝通的途徑和溝通的方式問題。

就溝通的途徑而言,除了書麵和口頭的溝通以外現代公司通過網絡進行溝通的例子很多。他們在網上開通了董事長信箱和總經理信箱,以此來廣開言路。

但是隻有途徑是不夠的,通過網絡溝通本質上還是書麵溝通,如果要解決書麵溝通容易出現的弊病,就需要考慮溝通方式的問題,比較好的解決辦法是用一種固定的格式,通過秘書將問題或者溝通的主題進行分類,過一段時間總結一下,還可以發現哪些方麵出現的問題最多、反應最大。用這樣的一種形式,可以避免領導陷入到文山會海中,能夠用較少的時間得到最有效的信息,增加溝通的效率。

總之,打破企業內部的溝通位差,解決好上傳、下達以及平行溝通的問題,保證信息的暢通,是能為企業管理執行和發展提供良好保障的。

管理實踐證明,“位差心理”所造成的不利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正是“位差心理”給上下級之間造成的不利影響,即由於上級搞官僚主義、誇誇其談和妄自尊大而導致下屬阿諛逢迎、謹小慎微和欺上瞞下的心理與行為,另外,還會造成“上之難達”、“下之難知”的結果,可以說是弊大於利。那麼,如何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位差效應”所造成的負麵影響呢?

從主觀上講,作為較高層次的管理者,首先應堅持客觀真理,注重實際和調查研究,主張和允許下屬報喜,更提倡和鼓勵下屬報憂,並大力支持和保護敢講真話的人。其次,應加強自己民主意識的修煉,平易近人,謙虛謹慎,不恥下問。批評的同時也要敢於自我批評,針對自己工作中的弱點,適時地提出以作檢討,從自我批評中接受教訓,這樣不僅不會有失體麵,反而更能增加他的威望。作為員工,也要打破害怕和等級心理,堅持實事求是,主動向領導彙報和溝通,而不要有所顧慮和隱瞞;另外,還要講究方式方法,注重溝通技巧,本著真誠的心態去溝通,努力打破上下間的“堅冰”。

此外,因為“位差心理”主要產生在上下位之間,因為他們之間單一的溝通方式,所以很多時間在管理者與員工之間橫跨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因此,要保持信息暢通,避免“位差效應”的發生,就要廣開溝通和交流渠道,尤其要多多注意利用非正式渠道,從多方麵來傳遞信息,保證信息的不失真和有效性。正如H,西蒙語所說:“通過權限的正式途徑向下級或上級傳遞的信息,實際隻占組織整個信息網絡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是通過非正式組織傳遞的。”

總之,要提倡與下屬間的平行和平等地溝通與交流,這樣才能確保組織內部的有效溝通。

組織內部溝通渠道

所謂溝通渠道,是指信息在溝通時流動的通道,這些流動的通道可以分為兩種:正式通道和非正式通道。正式渠道是通過組織正式結構或層次係統運行,非正式通道則是通過正式係統以外的途徑來進行的。在組織中,這兩種渠道是同時存在的,管理者應該有效地利用這兩種通道來提高組織溝通的效率。

1正式溝通

正式溝通指由組織內部明確的規章製度所規定的溝通方式,它和組織的結構息息相關,主要包括按正式組織係統發布的命令、指示、文件,組織召開的正式會議,組織正式頒布的法令、規章、手冊、簡報、通知、公告,組織內部上下級之間和同事之間因工作需要而進行的正式接觸。正式溝通是否暢通直接影響到一個組織的工作效率,在企業中直接關係到企業的和諧目標和經濟效益。按照信息的流向可以分為上行、下行和平行溝通三種形式。

(1)上行溝通

這是組織中信息從較低的層次流向較高的層次的一種溝通。主要是下屬依照規定向上級所提出的正式書麵或口頭報告。除此之外,許多機構還采取某些措施以鼓勵向上溝通,例如態度調查、征求意見座談會、意見箱等等。如果沒有上行溝通,管理者就不可能了解職工的需要,也可能不知道自己下達的指示或命令正確與否,因此上行溝通十分重要。

(2)下行溝通

這是組織中信息從較高的層次流向較低層次的一種溝通。許多人認為下行溝通就是從管理人員流向操作工人的溝通,其實不然,很多下行溝通都是發生在管理層內部的。下行溝通是傳統組織中最主要的溝通流向。一般以命令方式傳達上級組織或其上級所決定的政策、計劃、規劃之類的信息。例如生產副總經理可能指示車間經理加緊製造一種新產品,依次地,車間經理向主管發出詳細指示,主管以此為根據指示生產工人。

(3)平行溝通和斜向溝通

所謂橫向溝通,是指在組織中同一層次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而所謂斜向溝通,是指信息在不同層次之間的不同部門之間流動時的溝通。不少管理心理學家認為,對於一位管理者來說,運用橫向溝通和斜向溝通是錯誤的,因為這樣會破壞統一的指揮。但在現實中,各種組織仍廣泛地存在橫向溝通和斜向溝通,因為事實證明它們有助於提高效率。這兩種溝通都跨越了不同部門、脫離了正式的指揮係統,但隻要在進行溝通前先得到直接領導者的允許,並在溝通後把任何值得肯定的結果及時向直接領導彙報,這種溝通便值得積極提倡。

2非正式溝通

非正式溝通是一類以社會關係為基礎,與組織內部明確的規章製度無關的溝通方式。它的溝通對象、時間及內容等各方麵都是未經計劃和難辨別的。因為非正式組織是由於組織成員的感情和動機上的需要而形成的,所以其溝通渠道是通過組織內的各種社會關係,這種社會關係超越了部門、單位及層次。非正式渠道不是由管理者建立的,所以管理者往往很難控製。非正式渠道無所謂好壞,主要在於管理者如何運用。在相當程度上,非正式溝通是形成良好組織氛圍的必要條件,相比較而言這種渠道有較大的彈性,可以是橫向的和斜向的,而且速度很快。

在很多情況下來自非正式溝通的信息反而易於獲得接收者的重視。因為這種溝通一般是采取口頭方式,不留證據、不負責任,有許多在正式溝通中不便於傳遞的信息卻可以在非正式溝通中透露。

非正式溝通的優點是溝通不拘於形式,直接明了,速度很快,容易及時了解正式溝通難以提供的內幕新聞。其缺點是難於控製,傳遞的信息不確切,容易失真,而且可能導致小集體、小圈子,影響組織的凝聚力和人心穩定。所以主管者應該予以充分注意,警惕小道消息的負麵作用,並利用非正式溝通為組織目標服務。

組織內部溝通渠道的表現形式

組織內部溝通渠道可分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兩種基本類型。每種渠道又有許多種表現形式。

1正式渠道的形態

(1)鏈式溝通。表現在五個層次中,信息逐級傳遞,隻有上行溝通和下行溝通,居於兩端的人隻能與其相鄰的一個成員聯係,而居中的人則可以分別與兩端的人溝通信息。在這種形式中,信息經層層傳遞、篩選,容易失真,各個信息傳遞者接受的信息差異很大。

(2)輪型溝通。表示一個管理者與四個下級進行溝通,而四個下級之間沒有相互溝通現象,屬於控製型網絡,其中隻有一個成員是各種信息的彙集點與傳遞中心。這種方式集中化程度高,解決問題的速度快,中心人員的預測程度高,而溝通的渠道少,組織成員的滿意程度低,士氣低落。

(3)環形溝通。表示五個人之間的溝通,管理者對兩個下級進行溝通,而兩個下級又分別與各自的下級再溝通,基層又相互溝通。其中,每個人都同時與兩側的人溝通。在這種方式中,組織的集中化和預測程度都較低,暢通渠道不多,組織中成員具有較為滿意的聯絡,士氣高昂。當然,環型可以發展成多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