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國內外有關專業雜誌。
(2)參觀國內外博覽會和各種專業展覽會。
(3)收集和熟悉國內外產品樣本和產品目錄。
(4)旁聽有關商務談判。
(5)查閱專利,了解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
(6)向國內外有關谘詢機構求助。
(7)與發達國家有關情報中心取得聯係。
(8)與聯合國等國際性情報機構聯係等等。
2有關價格資料
價格條款是談判中的關鍵性條款。買賣雙方在談聲撾程中如果價格水平趨於一致,這筆交易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取得充分而準確的價格資料是談判前準備工作的核心部分。如果是賣方,則需要了解所推銷商品的市場情況,結合銷售意圖和產品成本,測算出符合國內市場或國際市場的價格水平,以便在談判中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是買主,則要通過各種渠道取得多方麵的價格資料,特別是要取得廠商的報價單,然後才有可能“貨比三家”。
3有關法律條款資料
無論是國內貿易,還是進出口貿易,都需要了解有關的法律、法規。除了要熟知我國現有的法律外,如《經濟合同法》、《專利法》、《商標法》、《國外企業所得稅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等等,還應了解國外的法律製度和國際慣例。隻有這樣,才能避免談判中的一些失誤。
4有關貨單、樣品的準備
做好貨單、樣品等準備,也是談判商判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尤其是在國內外商品博覽會或是在海外市場推銷、談判中,貨單必須做得具體、正確,這是家底,每個談判人員對自己的家底必須心中有數。價格手冊必須準備好,如果是在交易會上談判,口岸之間、公司之間交叉經營的商品價格更應該核對好,不要相互有矛盾。談判樣品必須準備齊全,特別要注意事先準備好的談判樣品一定要與今後交貨相符,即使是包裝也應求其一致,以免今後處在被動地位。在準備談判樣品的同時,還可以備一些商品目錄和說明書,以便顧客索取之用。
以上各種資料是一次成功的商務談判必備的條件,不做好這些準備,往往會在談判過程中出現盲目性或進入僵局。
談判的過程
談判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什麼樣的情況都可能隨時出現,怎樣把握好這個過程呢?
談判三階段應對策略
談判的本質就是溝通和語言的交鋒。在談判的三個不同階段,我們的應對策略應該完全不同。
1談判開始:摸清對手底牌
(1)讓對方先給出承諾
談判開始時不要做任何承諾。讓對方啟動談判。不要開價,給出條款或開始任何與談判相關的內容。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讓對方先講,他們會不自覺地露出自己的底牌。而且,談判伊始,對方給出的價位和條款往往會比你預料的好很多。
(2)要深藏不露
在打撲克時,如果對家知道了你手中握的牌,結果會怎樣?不錯,每局必輸。談判時也是一樣的。不要告訴任何人你的計劃,也不要沾沾自喜好像手中握有王牌。
進一步說,無論你多麼想達成協議,要時時表現出無關緊要的樣子。如果你對這單交易傾注太多的關注和熱情,對方會利用你的熱情,反而對你不利。
(3)提供書麵材料
讓對方從你的角度考慮問題的一個方法是,給他們看一些書麵材料。人們一般容易相信來自獨立的第三方的文字資料。
如果談判對方不太願意和你達成協議,那麼告訴他們,與競爭對手相比,你提供的價格和收益與他們相當,甚至優於他們。拿出對手的產品目錄或價格表,向客戶指出它們和自己的有何不同。這些文件會產生強烈持久的視覺衝擊。你還應該就一些非價格話題進行談判,不過有時話題會回到錢的問題上來。沒關係,競爭對手的書麵文件會給你莫大的幫助。
(4)擬定協議
讓你的團隊擬定協議。確保自己看過協議中的每一個條款、章節、附款,每一個句子。向律師和合同管理人員解釋協議的每項條款,包括談判中的關鍵人員和團體。
有的人會偏向於讓對方擬定協議,但是如果讓對方擬定協議會有兩個不利因素。其一,如果對方夠聰明的話,他會重新審核協議,並可能對已達成的協議主要部分再三權衡。這樣一來,原本你認為對自己大為有利的協議可能要進行重新談判。其二,拿回協議後,其中加入的或刪除的內容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另一方麵,自己擬定協議有兩點好處。其一,在擬定協議前重新檢查條款,你能再次權衡協議的每一個部分,這是十分有利的。如果你想做改動,讓對方看到這些條款或直接聯係對方,對協議中不認同的部分重新談判。其二,你有機會修改協議或合同。
2談判過程中:進退有度
(1)向對方施壓
向對方施壓獲得主動權,讓他從你的角度來看問題。如果對方的開價或還價你覺得不可接受,告訴他如果不讓步,談判就此結束。你可以告訴對方他們的開價完全不可行。提出更多的要求,不要放過每項協議能夠給你帶來的好處。
(2)陷入僵局時,暫時擱置重要議題
當重要議題的談判陷入僵局時,暫時把它擱置在一邊,先就較小的議題達成協議以推動談判繼續進行。一位主管人員解釋了在達成一項大宗貿易的協議時運用此技巧的效用:“我和業務合作夥伴當時正向一位潛在的客戶競標。該客戶需要我們公司提供諸多的因特網服務,像網站建設、主頁空間、電子郵件賬戶以及每月維護的服務協議。我們在網站建設的價格上存在分歧,所以我們決定把它擱置一邊,而把精力集中到其他三項議題上。很快我們就此三項達成了協議,使談判前行的動力大大增強。當我們重新回到網站建設費用這個議題時,借著良好的勢頭,我們打破僵局達成了四項雙贏協議。”
(3)分清主次,大局為重
始終要保證,不能因為要求微小讓步而失去大筆買賣。很多時候人們容易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要時刻關注核心的議題。人們對銷售商和供應商往往在小處諸多苛責,提出不合理要求,因此丟掉了與他們的合作關係,中止合作的代價是慘重的。
(4)討價還價,兵不厭詐
不要接受首次報價或還價。要意識到,大多數公司的產品和服務中包含巨額利潤。他們的如意算盤是,當內行的買家來談生意時,會給買家留下討價還價的餘地。如果你拒絕第一次標價,十有八九他們很快會另外開價。這次報價也不要接受,大多數時候,他們至少會再讓你還一次價。
(5)使用折中價策略 也就是在不同的價格間讓對方取折中價。同樣的,你應提出比預期更高的要求。比如你們在為一輛新車的價格談判。供應商開價14萬元,你想用12萬元買下。使用折中策略,你開價10萬元。在這個價位,對方是不會同意的。他們可能會說:“我們下調到135萬。”這時,你可以說:“為什麼不取個折中價?”很多時候,如果價格不離譜,對方會同意,成交價就是兩個不同價格間的折中價。
(6)讓步幅度不停變動
向對方做任何讓步的時候,確保每次價值變動的金額都不一樣,也就是說,永遠不要使讓步幅度一致。比如說,你可以一次減少1000元,下一次則是1500元,如此這般。
(7)借助“有意簽約”的技巧
“有意簽約”是指等到談判的後期,表現出自己有意做成這筆買賣,但要求對方至少再做一次讓步。
然後,開一張清單,寫下你想要加到協議中的東西——“有意簽約清單”。在簽協議前那一刻,仔細檢查清單然後提出要求。注意:不要要求對方讓步太多,以免失去一項好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