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才有事(三)第二十九章 像剪去"滑枝"一樣拋棄缺點(1 / 2)

有人才有事(三)第二十九章 像剪去“滑枝“一樣拋棄缺點

人,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對待自己的缺點,不要手下留情,而要勇敢地拋棄。春天來臨,萬物複蘇,果農們此時總是忙著剪去不能開花結果的枝條--"滑枝"。"滑枝",不但不能開花結果,還會與果枝爭奪水分養料,剪去滑枝有利於結果。滑枝不剪,果樹就會瘋長,這樣下去,不用幾年,果樹就會隻開花不結果了,一顆好好的果樹就這樣毀掉了。

"滑枝"就像人身上的缺點,這些缺點不但無益於個人取得成功,發展下去還會把自己毀掉,隻有及時改正這些缺點,才可能獲得成功,美國現任總統小布什年輕時愛酗酒,身上也有不少缺點,但他及時改正,不再以花花公子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麵前,溫文爾雅、謙益好學,終於使小布什步其老子的後塵,後來也進入政界並不斷獲得成功,終於成為美國人在21世紀的第一位總統。

西班牙的聖?拉?依?卡哈爾,因提示了人腦的神經結構而獲得了1906年諾貝爾醫學獎。他寫的書,至今被世界醫學界奉為"卡哈爾醫典"。

但是,就是這位腦神經醫學的鼻祖,小時候卻是一個頑童。而且他的成功,是從一顆受辱的自尊心轉向奮發努力而取得的。

卡哈爾從小淘氣,被警察拘留過,被學校開除,後來他到處流浪。

他暗暗地喜歡鄰居的一位姑娘,但她卻十分瞧不起卡哈爾。

一天,卡哈爾從姑娘身邊走過,想引起她的注意,然而那姑娘卻輕蔑地說:"頑童都是蠢才!"這是一句十分刻薄的話,像針尖一樣刺痛了卡哈爾的心。他好幾天躺在床上,腦子裏一片空白,像是死了一般。幾天以後,卡哈爾又"活"了過來,他那受傷的心激活了。

人們發現:卡哈爾變了,他努力學習,決心繼承父業做個名醫。

一年以後,卡哈爾以第一名的成績高中畢業,考上了薩拉格薩大學醫科(免費生)。

在他25歲時,被聘為母校的首席解剖教授。

他在醫學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別是他與意大利人戈爾吉一起,提示了人腦的神經結構,使人類對腦功能的研究進入到科學時代。

為此,他們二人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的桂冠。

事後人們評論說:"一句話改變了人的一生,造就了一個天才!"其實,那句話隻是外因,關鍵是它刺激卡哈爾拋棄了自己曾有過的缺點。

"人食五穀雜糧,孰能不病","人非賢聖,孰能無過",前人這樣說。自己有缺點,就要承認,而且勇敢地改掉這些毛病。如果掩耳盜鈴,諱疾忌醫,不承認自己有缺點隻會把自己引向更大的錯誤。"君子之眚,如日之高也,人皆見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身上有缺點,就像太陽有日食一樣,人人都能看見。如果他改正了缺點,別人都會讚揚他。周處從人稱"三害"變成一個有賢德的人,卡哈爾從浪子變成名醫都說明了改的偉大力量。

相比之下,頑固地不承認自己的缺點,不自省改過,結果則非常可怕的。

我國古代名醫扁鵲有一次見蔡桓公,告訴他有小毛病已經侵入了皮膚,蔡桓公根本不認為自己有病,對扁鵲說自己有病很不高興,就譏嘲他說:"醫者好醫不病以為能。"之後扁鵲一再告誡桓公病情深入,桓公諱疾。直到有一天,扁鵲遠遠看見蔡桓公就轉身逃走並斷言他以無可救藥,果然很快蔡桓公病發,派人找扁鵲,扁鵲已逃往國外,桓公病死。

扁鵲說:"病剛侵入皮膚,用藥洗一下就可治愈,病在肉裏,用針石治療,也不太難;病入脾胃,湯藥還可以奏效;但病入膏肓,什麼藥都不能到達那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