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說來,在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通常可以通過關注下列問題確保自己不會被架空:
一是自己要抓住工作相關信息。
二是發現(或預計到)問題後要深入到業務中去,深入了解工作的實際進展狀況。
三是要利用目標與指令。
四是關注外界環境的變化。
五是掌握員工動態及其心理狀況。
六是監督項目工作開展狀況。
最後是注意例外事項的應對和處理。
這樣的話,自己通常是不會被架空在部門業務之外的。
閱讀思考:
1.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你的個人執行力水平如何?
2.如果你的執行力沒有達到工作的要求,那麼現在就為自己製訂一個執行力提升計劃吧。
如何提升下屬的執行力
管理者在執行力的提升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巨大,他就像一個火車頭,有意識地對企業進行引導,從而使執行成為一個企業的核心元素。管理者如何提升下屬的執行力,是企業總體執行力提升的關鍵。
管理者是戰略執行最主要的主體,這並非說管理者事必躬親。作為管理者必須重視對下屬執行力的培養,執行力的提升應該是整個企業範圍內的事情,而不是管理者的專利,但管理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巨大,他就像一個火車頭,有意識地對企業進行引導,從而使執行成為一個企業的核心元素。管理者如何提升下屬的執行力,是企業總體執行力提升的關鍵。 1.向下屬授權
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就算一個企業管理者每天工作很努力,最終也會因精力不濟,顧此失彼。結果,你每日叫苦不迭地“忙”,員工們閑得百般無聊,工作缺乏動力和責任心,變得越來越沒有執行力……
“無權不攬,有事必廢。”一個不願授權,什麼都幹的管理者什麼都幹不好。
美國著名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在其事業發展的頂峰,變得剛愎自用,絕不允許下屬“威高震主”,不敢更不願委重任於人,甚至不顧一切地將立下汗馬功勞的員工解職。部屬們心寒至極,導致企業大滑坡——福特汽車公司喪失了往日的威風,福特三世也在63歲時,被迫辭去了福特汽車公司董事會主席之職,徹底宣告了“萬年福特王朝”的結束。
一個企業管理者,知道如何授權,就能走向成功。而一個不知道如何授權的管理者,下場是活活累死;如果不知道何時授權,會被活活氣死;如果不知道授權給什麼人,肯定會被活活急死。
想提高執行力的企業管理者,應該學學美國的鋼鐵大王卡內基,給自己找個幫手,積極授權,借力成事,這絕不是企業管理者偷懶。正如一位管理專家所說:“能用他人智慧去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是偉大的。”
“管理是通過他人完成工作的一種程序或藝術。”這並不是一個新鮮的命題,然而,直到今天它才得到應有的重視和認同。企業管理者已經被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企業管理者必須學會授權,從自己解決問題,到引導、激勵員工解決問題。
傑出的企業管理者能夠比其他人更早地感覺到管理角色的變遷。應該說,他們懂得經濟時代的管理不再是“做事”的方法,而是“讓人做事”的藝術。
管理學家柯維說得好:“隻有徹底改變事必躬親的習慣,有效授權,才能從‘問題解決’轉換為執行力的‘管理者’。”
2.向下屬布置工作
在實際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管理者,他對一個新來的員工,首先表示歡迎他到這個單位來工作;然後讓他與原有的人見見麵,向他簡單介紹幾句本單位的情況,再三言兩語交代一下他做什麼工作,就扔下他不管了。另有一些管理者在布置工作時,常常犯一種毛病,就是從來不明確地告訴下屬幹什麼、怎麼幹,他以為自己了解和掌握的東西,下屬也應該懂得;或是有意識地不向下屬交底,放任不管,而當下屬的工作沒有達到他所要求的標準時,他就批評一頓。這些做法都是不當的。管理者向下級布置工作的正確做法應當是:
(1)任務與職能相稱
這裏有兩層意思:一是你所分配給下屬的任務應當是他職責範圍之內的,是屬於他崗位責任製範圍之內的事;二是所分配的任務要與他的能力相一致,有能力的人就多分配給他重要的活兒。此外,在工作量上也要考慮,工作交代得太多,會使他感到承擔不了,太少又使他感到英雄無用武之地。
(2)交代必須明確
管理者在布置工作時,以下各項應當一目了然:①什麼任務,屬於什麼性質,有什麼意義;②應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和效果;③什麼時候完成;④向誰請示彙報;⑤應遵循哪些政策原則;⑥執行任務者在人、財、物和處理問題方麵有哪些權力;⑦步驟、途徑和方法是什麼;⑧可能出現哪些情況,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當然,以上各項要因人因事而異。重要的事就要交代得嚴肅、明確、具體,簡單的事就可以粗略一些;對於頭腦聰明、經驗豐富、一點就透的人,可以簡明扼要,不必耳提麵命,囉囉唆唆;對於新手和能力差的人,要盡可能把想到的東西都告訴他,使他少走彎路。
(3)要同下屬商量
下達指令、布置任務之前,自然要有充分準備,把問題想得周密些。但在向下屬交代的時候,還是應當抱著商量的態度。對於自己感到不太有把握的意見,要虛心向下屬征詢,如果下屬的建議有道理,就要及時采納。在一般情況下,不要形成管理者居高臨下,員工俯首聽命、機械服從的僵硬氣氛。事實證明,在布置任務時隻有對下屬抱著信任、尊重、平等、虛心的態度,下屬才容易理解,樂於接受,才能更好地執行。
3.工作溝通的妙招
一個部門工作執行得好壞,管理者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有人把部門管理者比做家長、師長和首長,這話不無道理。然而,一個管理者要當好這“三長”卻不容易,如果你是一個合格的“三長”,就會贏得下屬的稱讚,讓下屬感到有奔頭、有幹勁,幹工作時充滿生機和活力。
(1)多肯定,當好家長
在一個部門中,管理者好比一家之長,下屬就好比自己的家人。家長如何對待自己的家人,恐怕是每個人都懂的道理。隻有愛護下屬的管理者,才能讓下屬感到單位的人文環境好,能夠心情舒暢地幹好工作。一是要有愛心。像對自己的家人那樣培養、愛護下屬,多看主流,多看成績,多給予肯定,使他們樹立起工作的自信心。二是要善於“哄”。“哄”,是指多說激勵的話,多說溫和的話,多說肯定的話。這是調動下屬積極性的一種領導藝術,讓下屬心情愉快地為企業工作,為企業付出。
(2)多引導,當好師長
在部門,一般來說,管理者的水平會比下屬高一些,這樣一來,管理者就有個當好老師的問題。部門的管理者要當好師長就應該像師傅對徒弟一樣,有一種引導之責。這裏有兩點應該注意:一是善於教。教,就是教思路、教方法。二是善於解。解,就是解疑釋惑。對下屬不理解的問題要及時幫其開闊思路,提高認識,而不能見到不順眼的就訓斥,一與下屬談問題就煩躁。隻有端正對下屬的態度,才能使下屬接受你的思想和建議。
(3)多關懷,當好首長
管理者是一個部門的首長,關懷下屬是其重要的工作職責,要在政治、生活等各方麵關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管理者關心下屬應該注意兩點:一忌偏聽偏信;二忌搞親疏關係。這樣才能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
(4)既要對事,也要對人
在做思想工作時,作為管理者,要善於換位思考,指出對方想法中合乎情理的一麵,並表示理解。這樣,既體現了對他人觀點的尊重,又避免了兩種觀點的正麵衝突。
(5)既要明言,也要暗示
有時候,管理者麵對員工不能直來直去,要懂得迂回、暗示,因為和下屬之間的談話,有時候並不能說破、說穿,隻要點到為止即可。
暗示,也是一種駕馭術,這種駕馭術具有含蓄、間接的特點。老牛拉車,硬趕不行,不妨兜個圈子,再把它引上路。
巧妙地利用暗示,可使下屬積極地接受領導的意誌和命令,迅速行動。
4.時間管理
一位管理者要對部門內部員工進行關於時間重要性的基本訓導。時間管理也是獎勵管理者的一件禮物,因為它帶來的結果是更好的績效。這種技巧方麵的教導與專業工作訓練、提高技巧的教導等相比,具有毫不遜色的價值。
時間管理訓導計劃的第一步就是教給下屬關於時間的價值,確保下屬們理解分分秒秒都是昂貴的商品。一旦被用掉,它們就永遠不會回來。作為一個管理者,下麵是一些具體的建議:
(1)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2)指出浪費時間的行為。
(3)製訂截止日期。
(4)不要命令每個人都來找你做決定。
(5)很少召集會議並且使會議盡量簡短。
(6)向下屬們征求關於如何縮短花在不同任務上的時間的建議和想法。
(7)要求下屬們像你做過的那樣,填一張表格記下他們一天的每個小時是如何被用去的。
(8)當眾表揚那些很好地利用時間的下屬。
(9)在安排任務的時候,要求下屬們製定工作的優先順序以完成那些任務。
閱讀思考:
1.作為一名部門管理者,下屬的執行力能夠達到你的滿意嗎?
2.你是如何提升下屬的執行力的?
讀後隨筆:
讀完本章內容,作為企業管理者的你,有何感想?你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是否樹立了強烈的責任意識,為員工做出了表率?如果沒有,今後該如何改進呢?不如把它們寫在下麵:
寫完之後,與同事們交流一下看法,相信你會有更大收獲,把交流後的心得寫在這裏,讓它們來指導你以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