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鎖定責任,才能鎖定結果(1 / 3)

第十章 鎖定責任,才能鎖定結果

責任心決定結果

責任心決定一個人的工作質量。同樣的設備,同樣的管理,同樣的人員配置,工作結果卻存在很大差距,其關鍵就在於責任心的差異。

2006年12月31日,當2006~2007CBA職業聯賽第十六輪北京金隅對遼寧盼盼的比賽進行到第四節11分52.6秒時,裁判員判罰遼寧隊犯規,北京隊兩罰兩中領先4分。在遼寧隊發端線球進行最後一次進攻時,本應顯示7.4秒的計時鍾卻顯示為74秒。此時記錄台工作人員並沒有發現此問題,臨場裁判員和技術代表也均未發現此情況。比賽繼續進行,當遼寧隊完成一次投籃不中,搶下籃板再次投籃不中,此時計時器顯示為60幾秒,根據推測,遼寧隊最後一次進攻時間早已超過了7.4秒。此時北京金隅隊隊員和教練員首先發現了計時器所顯示的時間出現了問題,北京金隅隊的教練、運動員情緒激動地衝向記錄台。最後經過技術代表與計時員確認,宣布比賽結束。

比賽結束後,對於相關問題的解釋大致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計時器失靈,一個是工作人員太緊張,“技術員過於緊張,而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比賽上,因而忽略了計時器的錯誤。”這是當場比賽技術代表的解釋。但是,這兩個原因無論哪一個都顯得牽強。其實說到底,還是責任心的問題。如果各個環節的責任心強一點,比如,賽前做好記錄台設備的檢查,比賽精彩與否都不忘自己的本職工作和職責……這樣荒唐的錯誤恐怕就不會出現了。CBA聯賽培育起自己的市場不容易,計時器出錯這樣看起來的“小事”其實非常有損聯賽的形象。

責任心決定工作質量和結果,小細節更需要大責任心。

李嘉誠說過,用人最主要是看其責任心和忠誠可靠程度,對於這樣的員工,企業將會給其最大的發展機會。

責任的承擔,並不是一定要負很大的責任或非要成為總裁才叫承擔。當上級將一項工作交給你,就這項工作而言,你要承擔,要負責任。你沒做好“掌櫃的”,不僅會被沒收“櫃門”的鑰匙,連你事業繼續發展的機會都會被永遠鎖在“櫃子”裏麵。

“聯想”用人的價值取向是:不重學曆重能力,不重資曆重業績。重視員工的基本素質,要求員工必須有強烈的責任心,有吃苦耐勞的創業精神;同時是善於學習和總結的學習型員工。總之,要具有上進心、事業心和責任心。

為了能夠招到這樣的員工,“聯想”在選人上可謂煞費苦心。首先是“聯想”有一套嚴格的麵試手段,並從國外引進了一套針對個人的心理測評工具,這套工具能對人的十幾個傾向作出判斷,通常做完這樣一套測試要花上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聯想”會根據業務部門的特點,從崗位特點出發對員工測試結果進行分析,比如對於一個研發人員崗位,在選擇人員時就可以忽略財務方麵的問題。

“聯想”的考核每季度做一次,分成若幹檔次,如果連續兩個季度排在末位,就再給一次調崗機會,如果還不成,就麵臨“下崗”的可能,這種反向激勵也表現出“聯想”用人之嚴。

聯想集團的老總楊元慶,在聯想的第一個職位就是銷售代表,也就是普通的銷售員,蹬著自行車四處“掃街”推銷聯想產品。神州數碼的總裁郭為曾經給年輕的大學生說,進入聯想後,自己的工作是從如何給公司領導拎箱子、開車門做起。他們並沒有小視當時眼前的工作。

負好小責,才堪擔當大任。楊元慶和郭為二人正是從平凡的角色開始,不斷成長,分別成為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的掌門人的。

平凡的工作同樣需要責任心,同樣需要培養責任心。以負責的態度,兢兢業業、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工作,才能出類拔萃。取得了成績,才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才能承擔更大的責任。

閱讀思考:

1.你認為責任心能夠決定工作質量嗎?

2.讀了上文中的案例,你有何感想?

對自己工作的結果負責

對結果負責的人,就是對自己負責的人。所有優秀人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自己負責!

進入公司,就意味著在你的人生中,你每天都要用結果來交換自己的工資,也要用結果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結果怎樣,與其他人無關,隻在於你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員工或合格的管理者,在於你是不是真正地對企業、對自己有價值!

任何偉大的人生,都是你每天結果的累加。沒有每天的結果,就沒有結果的偉大。這說明,你的人生價值完全掌握在你的手中!

所以,我們要懂得一個基本道理:對結果負責!

對結果負責的人,就是對自己負責的人。所有優秀人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自己負責!

很多時刻,我們往往會遇到一些看似不能完成或者是你認為不太合理的任務,而老板和公司正在等待你的結果。

這時你千萬不要退縮,不要排斥,不要猜疑……因為你被要求提供結果,同時也意味著你正在承擔一種責任。而你現在要做的,就是背負責任不要逃避,對自己負責,對結果負責。

三星公司開發筆記本電腦要比索尼公司晚得多,但是現在三星的新產品活力十足,新產品不斷推出,而索尼的新產品卻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當年,索尼的筆記本電腦因為設計精巧而在市場上很暢銷。三星公司為了與索尼公司的經典產品一比高下,決心開發出比索尼更輕更薄的新款筆記本電腦。

於是,三星高層要求研發人員按照比索尼公司同類產品“至少薄1厘米”的高標準來努力。盡管,這在當時看來,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三星的研發人員經過8次反反複複的實驗與提高,還是實現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當時主攻技術創新的陳大濟(2003年3月被任命為韓國信息通信部部長),帶領研發團隊接手了這項艱巨的任務。當時正是全球經濟不景氣,其他企業紛紛縮減研發經費之際,陳大濟和研發人員勇敢地承擔起責任,並沒有因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放棄努力。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實現不了比索尼產品“至少薄1厘米”的目標,三星筆記本電腦就超不過索尼,就沒有三星的強大!對結果負責,對公司的責任感,讓三星的研發人員不斷克服技術難題,成功地實現了在別人看來不可能實現的結果。

當全球最大的計算機公司戴爾看到三星的這些產品後大吃一驚,趕緊派人到三星采購。為此,三星順利地從戴爾手中得到了160億美元的采購合合,使三星一下成為全球製造高端筆記本最強大的企業之一。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成功的企業或個人的成功與財源、機會、性格、知識,甚至民族、種族都沒有必然的聯係,在他們身上,隻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對結果負有強烈的責任感。

如果你想成為卓越的人才,如果你想要成功,那麼最關鍵的要素就是:“你是否對結果真正負責。”

“人人各司其職,對結果負責,重視事實與數據。”這是戴爾企業文化之一。

無獨有偶,微軟公司的價值觀中也有這樣一條:信守對客戶、投資人、合作夥伴和雇員的承諾,對結果負責。

有足夠的責任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微軟公司要求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員工都要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同時,這些目標必須是“SMART”的,也就是:

S – Specific (特定的、範圍明確的,而不是寬泛的)

M – Measurable (可以度量的,不是模糊的)

A – Attainable (可實現的,不是理想化的)

R – Result-based (基於結果而非行為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