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拒絕借口,讓問題到此為止(1 / 3)

第七章 拒絕借口,讓問題到此為止

職場容不得半點不負責任

任何一個老板都是精明的,他們是不會容忍那些隻知拿薪水、對工作不負責任的員工的,更何況企業與企業之間、公司與公司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隻要員工在工作中有一丁點兒不負責任,都有可能導致整個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一位國外的客商想同國內的企業合作一個上億的大項目,他給兩位有過一麵之交的老板各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其中有一家企業連發幾次都被退回,與那位老板的秘書查詢時,秘書說郵箱滿了。可四天過去了,還是發不過去,再去問,那位秘書還是說郵箱是滿的!外商想老板身邊的員工用這樣的態度工作,其他部門的工作也好不到哪兒去。而另一家企業卻很快回複,並將相關的資料信息傳真過來,還就一些細節來電查詢,外商最終選擇了這家企業。

一封小小的郵件使例中第一家企業喪失了一筆大生意,當那位老板得知真正的原因後,自責不已,立即辭退了那位秘書。

責任是不分大小的,一丁點兒的不負責,就可以造成無可挽回的惡果。任何人在工作中的一丁點兒不負責任,都有可能導致整個企業蒙受巨大損失,甚至更多。

信守責任,是對所屬團隊的一種死心塌地和忠實,也是對責任的一種誠信。特別是在一個團隊裏,缺乏對責任的誠實信守,不僅是對自身責任的一種懈怠,還是對整個團隊的不負責任。任何一個團隊成員,都有義務信守責任,這是作為團隊成員的基本準則,也是作為一個人的起碼的道德準則。這不僅能確保整個團隊的利益不受到損失,也能確保每個團隊成員的利益。

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員工的任何馬虎都可能使整個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所以,企業的領導者很注重對員工責任感的培養,有較強責任感的員工不僅能夠得到領導者的信任,也為自己的事業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奠定了堅實的人格基礎。

信守責任,才能做好一切。

大家都知道這樣一道智力題:樹上有十隻鳥,一個獵人開槍打掉了一隻,還剩下幾隻?當然一隻也不會剩下。把這個故事引用到企業中,不也是如此嗎?一個員工的不負責任,會讓顧客對這家企業員工的服務產生懷疑。這就意味著,一個員工的不負責任會影響到企業的一批員工,進而影響到企業的顧客群。這就是“10-1=0”的原則。 試想,一個在責任感方麵很欠缺的員工又怎麼能給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又怎麼能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呢?企業裏一個人缺乏責任感,那麼它所影響的不隻是他自己,而是整個企業,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企業要把責任融入員工的日常生活中的原因。如果一個員工沒有意識到責任對於他乃至整個企業的重要性,那麼他就已經喪失了在這個企業工作的資格,因為員工的不負責任將會使企業的形象蒙受損失。

某跨國公司的總經理想重用一位剛從名校畢業的年輕人,準備先讓他去歐洲培訓兩年,回來後再委以重任。原因是此人業務方麵的知識掌握得很熟練,工作特別努力,在待人接物方麵也彬彬有禮。總經理感覺他很有前途,是個可塑之才,因此決定讓他去海外培訓。

但就在即將去培訓的前幾天,總經理偶然走在該職員的後麵,看到他有意將掉在路中間的廢紙踢向一邊,而不是撿起來扔進廢物筒裏。這可是舉手之勞啊!後來,總經理一連好幾天都留意該員工的舉動,他發現:午餐後,這名職員沒有將用餐後的餐具放在指定的地點……於是總經理很快做出決定,改變了原計劃送去海外培訓的員工名單。因為在總經理眼裏,這樣一個連起碼的日常準則都無法自覺遵守,甚至沒有公德心的人,又怎麼可能成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怎麼能對一個企業高度負責呢?

一個人有沒有責任感,並不僅僅體現在大是大非麵前,大多時候是體現於小事當中。一個連小事都不願負責任的人,又怎能在大事上承擔責任呢?一個對待工作不小心、不留神、馬虎、大大咧咧的員工,又怎麼能把工作圓滿完成呢?

如果一個護士不小心給糖尿病人輸了葡萄糖液,那會造成什麼後果?如果一個水泥生產工人在操作中因疏忽生產了一批不達標的水泥,而一家建築公司正準備用這批水泥做建築材料,誰能知道他的不小心會造成多少災難?一個財務人員如果在彙款時不小心寫錯了一個賬號,公司又會蒙受多少損失呢?

作為一名員工,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一定要保質保量完成。不要以為自己不做自會有人來做,也不要以為自己不負責不會被人發現,不會對企業有什麼影響。當你在信守責任的同時,也是在信守一個人的人格和道德。

請記住,那些不需要別人監督而且更具有堅毅和正直品格的人正是能改變世界的人。

閱讀思考:

1. 讀了文中兩個小故事,你有何感想?

2.在工作中,你是否信守了自己的責任呢?

拒絕借口,讓責任無處可逃

可以這樣認為: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責任。在責任和借口之間,選擇責任還是選擇借口,體現了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消極的事情總是拖積極的後腿。我們把重物舉起來,而地球引力卻要將它往下拉。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挫折,我們是知難而進,還是為自己尋找逃避的借口?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借口:

“我不是搞這個的,這項工作我完成不了!”

“這不是我的職責範圍,你應該找別人!”

“這麼難做,幹脆不幹了!”

“那麼認真,何苦呢!”

“這個方案當初是某某提出的,出了問題當然應該由他負責,沒我什麼事!”

“沒想到,市場變化這麼快,活該倒黴!”

諸如此類的借口都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

牛鋒在一次與朋友的聚會中神情激憤地對朋友抱怨老板長期以來不肯給自己機會。他說:“我已經在公司的底層掙紮了十五年了,仍時刻麵臨著失業的危險。十五年了,我從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人熬成了中年人,難道我對公司還不夠忠誠嗎?為什麼他就是不肯給我機會呢?”

“那你為什麼不自己去爭取呢?”朋友疑惑不解地問。

“我當然爭取過,但是爭取來的卻不是我想要的機會,那隻會使我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加糟糕。”他依舊憤憤不平,義憤填膺。

“能對我講一下那是什麼嗎?”

“當然可以!前些日子,公司派我去海外營業部,但是像我這樣的年紀、這種體質,怎能經受如此的折騰呢?”

“這難道不是你夢寐以求的機會嗎?怎麼你會認為這是一種折騰呢?”

“難道你沒看出來?”牛鋒大叫起來,“公司本部有那麼多的職位,為什麼要派我去那麼遙遠的地方,遠離故鄉、親人、朋友?那可是我生活的中心呀!再說我的身體也不允許呀!我有心髒病,這一點公司所有的人都知道,怎麼可以派一個有心髒病的人去做那種‘開荒牛’的工作呢?又髒又累,任務繁重而沒有前途……”他仍舊絮絮叨叨地羅列著他根本不能去海外營業部的種種理由!

這次他的朋友沉默了,因為他終於明白為什麼十五年來牛鋒沒有獲得他想要的機會,並且也由此斷定,在以後的工作中,牛鋒仍然無法獲得他想要的機會,也許終其一生,他也隻能等待。

其實,在每一個借口的背後,都隱藏著豐富的潛台詞,隻是我們不好意思說,甚至根本就不願說出來。借口讓我們暫時逃避了困難和責任,獲得了些許心理上的安慰。可是,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這樣一種局麵:每個人都努力尋找借口來掩蓋自己的過失,推卸自己本應承擔的責任。

可以這樣認為: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責任。在責任和借口之間,選擇責任還是選擇借口,體現了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消極的事物總是拖積極的後腿。我們把重物舉起來,而地球引力卻要將它往下拉。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挫折,我們是知難而進,還是為自己尋找逃避的借口?

試想一下,假若你是一名士兵,假若你正處於戰場上,假若你收到一個最簡單、最基本的命令——堅守陣地(結果)。那麼在這生死關頭,你還能去哪裏找理由?就算有成千上萬個理由,又有什麼意義?

難道在戰場上,會因為你看似合理的借口而允許你臨陣脫逃?會因為你的理由,使敵人的大炮不向你開火?戰後,會因為你的理由,免除你的失職責任?請記住:結果就是結果,它不會因為你給出理由的多少、好壞而改變。在殘酷的事實麵前,任何理由都是借口。借口,會使你邁向死亡!

人生中,無須任何借口,因為再完美的借口對事情本身都毫無用處,不找借口才是天經地義的。

優秀的人,麵對挫折和失敗不會有任何借口和抱怨,因為這是他的職責所在,理當如此。

困難算什麼,什麼都不算,它看起來像強大的秦兵,但一樣可以被你消滅幹淨。而借口呢,將使你一事無成。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責任,在責任和借口之間,選擇責任還是選擇借口,體現了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在遇到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或任務時,可能會讓你懊惱和焦急萬分,這時你是在其中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為遇到的問題開脫,放棄自己的努力,還是盡一切力量、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去解決問題?

請你永遠不要放棄,永遠不要找借口為自己開脫。要積極尋找辦法解決問題,就算沒希望了,也要再繼續努力,從絕望中找出希望。學習項羽,學習他的霸氣,學習他戰勝困難的豪氣,學習他視困難如草芥的無畏氣概。這樣,困難將永遠不再是困難,而是你能力展現的機會,你也將因此被老板視為自己的“上將軍”。

不要找任何借口,立即行動,全力以赴地工作,誠實忠誠,帶上一顆負責任的心去完成我們應完成的每項工作,想盡一切可能解決問題的辦法,繼續努力,你將會獲得非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