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社區衛生文化建設發展策略(1 / 2)

加強社區衛生文化建設發展策略

應急與社會管理

作者:方道寬

摘要:社區衛生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大眾文化基礎上發展並形成自身特征的一種行業文化,是與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服務活動相結合的產物,它的作用對提高職工整體素質、增強凝聚力、促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社區衛生文化建設和諧發展

1.社區衛生文化的發展內涵及其作用

1.1社區衛生文化建設的內涵

社區衛生文化建設的內涵包括精神文化、製度文化、物質文化三方麵的內容,精神文化是整個社區衛生文化體係的核心,是以職工的理想信念、思想情操、價值觀念直接表現出來的;製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具體化,各種規章、製度和規範必須與本單位實際情況相吻合,才能為廣大職工接受,如果製度與規範違背了精神文化則會出現“知行不一”的狀況;物質文化是以物質形式表現出來的,具體是設備、設施、環境等是醫院文化的基礎。三者組成的社區衛生文化是一個整體,精神文化是“靈魂”在整個社區文化體係中處於核心地位,是從製度文化、物質文化中提煉、濃縮的文化精髓;製度文化是保證,精神文化隻有通過製度文化建設才能逐漸內化成為職工的行為準則;物質文化是精神文化、製度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三者有機結合缺一不可。我們要從衛生管理、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醫患關係、基本建設等方麵導入先進文化理念,通過不斷創新社區衛生文化內涵,增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凝聚力,從而促進中心和諧發展。

1.2社區衛生文化建設的作用

社區衛生文化建設的作用一是導向作用,引導廣大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以其良好的服務態度、精湛的服務技術、高尚的道德品格,為患者及轄區百姓提供優質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服務。二是約束作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個開放性單位,醫務人員的工作性質是公眾性職業,一言一行都會產生不同的社會反響,加強社區衛生文化建設,就是要對每一位職工的言談舉止進行規範約束,以提高衛生人的綜合素養,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三是凝聚作用,社區衛生文化建設從更高層次上講就是“人的建設”,通過個人的文化、精神、理念的培養和塑造,在單位內部就會形成一種強烈的價值。認同感和巨大凝聚力,實現職工在中心統一目標下的自我管理,降低內耗增加合力,促進社區衛生和諧發展。四是激勵作用,以先進文化理念為核心,培育和樹立共同理想,滿足個人精神需要,尊重人的價值,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自主創新精神,履行主人翁責任。

2.社區衛生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基層醫療機構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層出不窮,利用醫改這一發展機遇,加強社區衛生文化建設,提升衛生人“厚德、精醫、仁愛、為民”的服務理念,構建和諧醫患關係,解決轄區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方麵贏得了老百姓認可,但還存在不足之處:

2.1對社區衛生文化建設存在認識誤區

不少人對社區衛生文化建設的內涵缺乏了解,管理者認為社區衛生文化就是工、青、婦組織的各種知識競賽、演講比賽、運動會等文體活動,或者就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用做思想工作的方法來進行文化建設。職工認為文化建設就是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為病人看好病或為百姓做好公共衛生服務,這些認識雖然有一定道理,但相對於文化建設的內涵卻顯得過於片麵,文體活動、專業技能這些隻是文化建設的內容,毋庸諱言都應該重視。但是恰恰沒有對起決定性作用的核心價值觀、醫院精神予以足夠的重視,如果這種認識不提高,社區衛生文化建設一定是紙上談兵、難見成效。

2.2社區衛生文化建設模式的雷同性

當前社區衛生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著模仿企業文化的外在形式,設計院徽、譜寫院歌、歸納院訓、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等,形式單一,過於籠統、缺乏創意、沒有真實體現行業特點,單位定位,不能真正引起職工的共鳴,從心理上講也不會被職工認同,最終根本不可能達到激發鬥誌、增強戰鬥力、促進社區衛生和諧發展的目的。

2.3社區衛生文化建設缺乏常態化

文化建設工作雖然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剛剛起步,為迎合時代發展要求,一窩蜂地追求文化建設來提高服務水平,改善醫患關係,提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形象,也確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社區衛生文化建設內涵不豐富,形式主義成分多。對衛生文化建設重視時,刻意地開展一些活動,頒發幾個文件,召開幾個會議,空喊幾句口號,懸掛幾條橫幅等,在文化建設上還未真正形成統一全麵的規劃和發展方向,缺乏常態化,長效化社區衛生文化建設機製,是影響基層醫療機構和諧發展的關鍵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