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ISO管理工具提高護理職業院校教學設備完好率
教育管理
作者:邱建明 張在奎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職業院校運用ISO管理工具,提高教學設備完好率。方法:從濰坊市某護理職業院校2011級32個班級中,隨即抽取10個為實驗組,10個班級為常規組。兩組學生因素在年齡、性別、專業等方麵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的教學儀器(投影儀)均為同一時間安裝,具有可比性。常規組實行常規管理,實驗組實行ISO管理。半年後,對教學儀器(投影儀)的完好率進行比較。結果:實驗組的完好率為62.70%,常規組為52.80%,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結論:在護理職業院校教學設備(投影儀)的維護中,引入ISO管理工具,可有效提高教學設備(投影儀)的完好率。
關鍵詞:ISO護理職業院校教學設備(投影儀)維護
1.背景
ISO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簡稱,ISO質量管理體係是一種管理工具,起源於企業,最早開始於電子領域。由於這種管理模式在保持工作的有條不紊、降低成本方麵優勢明顯,受到各國管理人士的青睞。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又將它作為一種管理工具引入到學校管理當中。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等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高、精、尖、新的教學設備不斷湧現,多媒體教學也出現在各高校日常教學中。使高校的教學模式正由粉筆加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逐漸的向多媒體教學時代轉變,投影儀作為電教設備的一員,是進行教學和科研的重要資源,在日常護理教學和科研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教學設備最重要的環節就是使用和維護,使用到位能為教學提供支持,維護到位能為教學提供保障。本文以投影儀為例,嚐試引入ISO管理手段,對教學設備的使用和維護進行幹預,並對引入前後教學設備的使用和維護情況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效果明顯。
2.引入ISO質量管理體係
2.1一般資料
從濰坊市某護理職業院校2011級32個班級中隨即抽取10個班級為實驗組,10個班級為常規組,兩組的教學儀器均為同一時間安裝,兩組在年齡、性別、專業等方麵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2實驗方法
常規組實行常規管理,實驗組實行ISO管理。
2.3數據處理
半年後,統計兩組教學設備(投影儀)的完好情況(包含過濾網、鏡頭等的保養情況);使用過程中投影儀調試所用的時間以及小故障排除所用的時間等(調查問卷附後)。
2.4結果分析
即在護理職業院校推行ISO管理,對教學設備(投影儀)管理維護的效果與傳統管理方法效果有顯著性差異。
3.討論
學校的教學設備,安置在教室等公共場所,屬於共有財產,因此,師生自然會不像對待個人物品那樣上心。護理職業院校的學生年齡較小(生源多為初中畢業生),責任心相對較弱。
ISO管理的特點,就是流程管理,就是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具有可追溯性。教學設備(投影儀)的使用和管理,從管理人員、到教師、到學生,可以采用定崗,定人,定責的辦法。在每個環節上都能比較容易的找到責任人,故而增加相關人的責任心。
教學設備(投影儀)屬於精密儀器,它的損壞,質量不過關是一個方麵,在很大程度上,使用人的不規範使用是主因。如果遵循正確的使用方法,一些不必要的故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使用人有別於專業維修人員,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懂得很深的專業知識,隻需要參照簡單的程序,會簡單的操作使用就可以,因此,可以把常見的操作方法製成作業指導書(“傻瓜操作方法”),從而為規範操作提供保證,保證教學、科研的順利開展,降低教學設備(投影儀)的損壞率。
教學設備價格不菲,現代醫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其新技術、新方法不斷反饋於教學設備。本文通過ISO質量工具對護理職業院校教學設備(投影儀)的應用研究,顯示在延長教學設備的使用壽命,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方麵效果明顯,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深遠。
參考文獻:
[1]任筠,醫療器械設備維修管理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4.6
[2]沈玲.學習“8S”管理精髓的心得,企業信箱,2008年12月19日)
[3]《關於教學醫療器械維修保養的管理探討》邱建明 今日南國,2009.11
[4]闡鳳田,淺談醫院醫療設備的管理。醫院管理論壇.2004,2(88):39~40
[5]魏智靈,鍾帥.探討多媒體教學設備維護與維修信息與電腦,2011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