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獨立學院輔導員自我完善與發展的策略
教育管理
作者:台興榮 彭軼
摘要:輔導員作為學校思政工作的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與學校、學生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係,然而,在獨立學院的發展過程中,輔導員工作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本文將試從獨立學院在發展中遇到的困境,及結合筆者實際的工作經驗,探索一條適合輔導員自我完善與發展的成長之路。
關鍵詞:獨立學院輔導員發展策略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獨立學院已發展成為一個時代教育的新亮點。與公辦院校一樣,獨立學院輔導員作為學生思政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作為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其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學校及學生的未來。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輔導員思想道德素質,如何提高其工作技能及專業修養將是獨立學院在未來發展中必須關注的實際問題。
1.獨立學院輔導員工作中的困難
1.1職業受肯定困難
在獨立學院中,輔導員麵對的學生群體較為複雜,一般表現為獨立意識較強、文化基礎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較差、自信心不足等特點,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隻有繁重的工作,沒有合理的物質、精神獎勵機製,沒有對輔導員群體的規劃管理,輔導員在工作中很易產生迷惘、倦怠的情緒。
1.2工作成體係困難
獨立學院專職輔導員隊伍整體偏年輕,缺乏實際工作經驗,且大多出自非思政專業,需要較長時間的角色轉換與適應,還有部分輔導員將這個崗位作為“跳板”,沒有全身心投入工作;加之,許多輔導員疲於應付各種日常事務型工作,少有時間進行經驗總結和理論學習,導致科研成果較少,職稱評定困難。這就使得輔導員隊伍流動性很大,難以形成有效的工作體係,這是不利於培養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進程的。
1.3身份受認可困難
在許多學生眼中,輔導員與授課的大學老師是不同的,其難以受到學生從專業上的認可。同樣是奮戰在教育領域的教師,輔導員工資待遇與任課教師差距甚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輔導員”在學生眼中是保姆,在同行眼中低一層,這往往會使輔導員在工作中對自己的身份認知產生困惑。因此,獨立院校應關注輔導員的實際困難,重視輔導員的培養與發展,控製輔導員隊伍的頻繁流動性。
2.獨立學院輔導員自我完善與發展策略
2.1明確角色定位
關注學生安全,促進學風建設,培養學生黨員和骨幹,指導各類學生活動,是輔導員的日常工作。輔導員要處理好這些細而碎的日常工作就必須認清自己的身份地位,提高自己的工作積極性。“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隻有明確自己的身份,才能做好工作部署,才能成為學生精神上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