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效益至上,成為企業最受歡迎的人(2 / 3)

在這個以業績為主要競爭力的時代,沒有能力改善公司業績的員工,是沒有資格要求企業給予回饋的,因為這種人恰好是公司打算“去掉”的人選。

有句話說“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話或許偏激,我們當然不主張通過違法等手段去實現自己的目的,但是在競爭激烈的今天,這也算是實話。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條條大路通羅馬”,就像要到某一個地方去一樣,可以乘車去,也可以徒步去,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

不管你跑也好,跳也好,你到達了目的地就是成功。在公司裏也是一樣,你隻有在相同的環境、相同的條件下,創造出更多的業績,你才能得到老板的賞識和器重。

閱讀思考:

1.你是怎樣看待“老黃牛精神”的?

2.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和同事嗎?與他們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成為公司最賺錢的員工

贏利——是任何一家在市場中生存發展的公司的根本目的。創造最大的財富,是公司老板和所有員工最大的也是最為一致的目標。作為員工,一定要為公司創造財富,而且要把為公司創造財富當做神聖的天職、光榮的使命。

今天,世界上所有的公司隻為一個目的而存在:那就是賺錢。日本企業家鬆下幸之助說過:“企業家不賺錢就是犯罪。”那麼,作為企業的員工,為公司獲取利潤也是每個員工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

“利潤至上”是每個公司的原動力,至今仍然是,雖然這讓許多人產生了誤解,可這的確是公司存在、發展乃至服務社會的根本。因此,老板們都希望員工頭腦中有一個簡單卻至關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每一個公司的成員都有責任盡力為公司賺錢。一旦員工的頭腦中輸入這個概念,並習慣基於這個概念行事,一定會收到效果。

但是,在很多公司都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自己的公司內,處理事情時老板往往獨斷專橫。他的閱曆比其他人豐富,自信心很強,總是認定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因此,多數職員認為唯命是從、畢恭畢敬就能討得老板的歡心,有些能力平庸的員工甚至以曲意逢迎來換取老板的賞識。

其實,乖乖聽話、俯首聽命的夥計,不一定能位及人臣,因為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老板首先要考慮的是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高帽戴著再舒服也比不上企業利潤的增長。因此,老板心中最高分數的職員,一定是那些能讓公司賺更多錢的職員。

每年“年終分紅”的時候,那些業績好的員工一定是表彰大會的主角。他們得到鮮花、美酒,當然豐厚的獎金也是少不了的。很多世界級企業,每到年終就會進行以業績為主的員工排位,排在前列的員工不用說一定會趾高氣揚,而排在後麵的不但臉麵無光,還隨時會有被老板解雇的可能。這當然怪不得老板,麵對嚴峻的生存形勢,老板隻能如此。目前許多企業都在實行員工末位淘汰製,以此來激勵員工。

例如百事可樂就是這樣一個以“業績決定員工成就”的公司。百事可樂推崇一種深入持久的“執行力”文化,強調公司員工“主動執行”公司的任務,百分之百地去完成它。而那些業績優秀的員工總是能得到公司的嘉獎,而那些業績不佳的員工則不斷地被淘汰。這種以“業績論成敗”的企業文化塑造了一支有著極強戰鬥力的員工隊伍,從而使百事可樂逐漸成為可口可樂唯一的對手。

開展工作也好,服務於老板也好,必須把努力的目標放在如何幫助企業賺到錢和節省錢上,單做一個聽話的職員,在老板心中的印象一定無法達到最佳。

在一家業績卓著的金融機構,有一天老板讓秘書公告全公司成員,所有的紙都要雙麵利用,他解釋道:“讓公司每個人都知道這樣做可以使公司減少支出,相對地使利潤增加,極其重要。”

隻要有了替公司賺錢的責任感,你自然會付諸行動。自然,水漲船高,公司發達了,你的薪水也自然會得到提升。

閱讀思考:

1.你認為怎樣才能成為公司“最賺錢”的員工呢?

2.你覺得節儉是一種為公司賺錢的方法嗎?

用最少的成本創造最高的效益

身處微利時代,除了賺錢的思路、觀念需要及時進行調整、轉變、更新外,更重要的是用節約的方法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當今社會,節約才是贏利的關鍵。

當今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越來越快,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競爭對手紛至遝來,擁擠在一個狹窄的市場空間裏,分食一塊奶酪,以至於市場上利潤越來越薄,產品的利潤無一例外在下降,有人說我們已經進入“微利時代”。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高科技產業,生意都越來越難做,這是所有企業的共同感受。

身處微利時代,除了賺錢的思路、觀念需要及時進行調整、轉變、更新外,更重要的是用節約的方法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當今社會,節約才是贏利的關鍵。

珠海市百分百超市就是一直秉持“節約是贏利的關鍵”這一理念而獲利的典範。

有一位顧客曾經在百分百超市遇到過這樣一種現象:在超市的六樓,這位顧客剛剛從電梯裏走出來就看到一位女營業員正從樓梯上走下來,她淺色製服的後麵有些汗濕。這位顧客有些不解,便上前問她,有電梯,為什麼還要爬樓梯呢?營業員告訴他,在超市裏,無論總經理還是普通員工,隻要不是運貨,均不得乘電梯上下樓。這一規定已經堅持快四年了!當這位顧客聽完她的回答後,不禁為他們的節約精神所震撼,在心中充滿了對他們的敬意。

百分百超市的“節約大計”受到企業領導層的高度重視,覆蓋麵是全方位的,令人印象尤為深刻。“節約是贏利的關鍵”,這是他們的理念。

以該超市的電梯為例,從一樓開到七樓,一上一下,經核算總成本大約是三塊錢。以前,有不少人乘電梯去七樓吃飯,食堂的快餐本來才三元一份,可是這頓飯的成本卻是六元。有的人乘電梯去廁所,公司豈不是也要負擔三元成本?公司有三十名管理人員和近兩百名普通員工,如果不加控製,平均一人一天乘一次電梯是完全可能的,這個費用就是六百多元。一年加起來二十多萬元。企業要賺到二十多萬元,並非易事,那得銷售數百萬元的貨才行呀。如此這般地把賬算清了,就發現不節約是不行的!

該企業節約的措施還有很多,比如超市有兩台中央空調。原來大多是一起開動的,曾經冷得有人夏天在辦公室裏要穿毛衣。現在,很少兩台中央空調一起開,除非某一天酷熱,真有必要才會這麼做。照明方麵,2000年請珠海某節電公司裝了節電裝置,可以節電18.7%。這一節電裝置的購買成本是二十多萬元,使用僅十個月,節約的電費就超過了成本。

紙張兩麵使用在這裏已經成為天經地義的事。該公司曾有一位中層幹部去了別的公司工作,某日回來說,在新公司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新公司的紙張都是一麵用,讓她覺得挺可惜。可見,在百分百紙張兩麵用,已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程度。

另外,每位員工的工資都與是否節約相關。費用節省了個人可以得到提成,浪費則要受到處罰。要想做到這一點,全麵量化有關費用是一個前提。比如,各辦公室的電話費就量化了,即根據以往的話費,定出一個標準。根據這個標準,節省有獎,超出大家分攤。掃把、紙張、文件夾等辦公用品,員工領用時都知道,用多用少,跟自己的收入有關,能省就省。

他們認為,節約是可以省錢,但不單單是省錢而已,也是一個人素質和企業精神的體現。

百分百超市總經理在給員工上培訓課時說:“贏利有多種途徑,節約可以使利潤倍增!”

是啊,多節約一分錢,較之多生產一分錢要容易得多,隻要每一位管理者與每一位員工稍加注意,便能把省下來的這部分利潤收入公司的腰包。

我國的汽車市場,可謂是進口車的天下,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鳳毛麟角。2001年,一個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品牌在市場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動,這就是奇瑞。

對許多汽車廠家和汽車消費者而言,奇瑞的迅速崛起始終是個未解之謎。一個後起的民族品牌,僅僅用了17.52億元就形成了年產30萬台發動機和15萬輛整車的生產規模;2001年初獲得轎車生產許可證,當年便銷售5萬輛轎車,贏利5億元,成為公認的車壇“黑馬”;2002年的產銷量雙雙突破5萬輛,在國內汽車市場的占有率達到4.4%,成功躋身國內轎車行業“八強”之列;在車市一度低迷之際,奇瑞風雲係列轎車一上市就創下月銷售6000輛的紀錄,令人不由得嘖嘖稱讚。那麼,“奇瑞崛起”的秘密到底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