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講述普通德國人務實作風的例子。其實,德國人的務實作風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更體現在其工作的整個過程。
在德國企業裏,無論是高層的管理者,還是基層的員工,他們都致力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做事。“好”的意義在德國人的字典裏比原來的好更加深了一層,他們不僅僅要完成工作,而且在完成工作後要先自行檢查,每一個細節都要認真核對,絕不放鬆。對於德國人來說,90%的完美並不表示完成了工作,他們甚至會為了達到另外10%的完美付出和90%的完美同樣多的時間和精力,而這僅是德國人務實作風的冰山一角而已。
從深層次探討,我們發現德國人的務實作風不僅來源於德國企業對員工的嚴格要求,更來源於員工的高度自覺性,因為員工一旦出現一點兒敷衍塞責和馬虎失職,那就隻有另謀高就了。可以說,嚴謹務實是德國人的整體精神所在,他們每一個人都和散漫浮躁格格不入。強烈的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已經滲入德國人的血液裏,他們工作起來,就像一架精密運轉的儀器,嚴格冷峻,絕不誇誇其談。正是憑借這樣的務實作風,德國企業才能創造出馳名世界的汽車等眾多產品,將日耳曼民族特有的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和思維習慣推向世界。
當前,人才是一個企業製勝的法寶,然而讓眾多中國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頭痛的是,在員工中普遍充斥著一種浮躁的情緒,這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而且對於整個企業的工作氛圍也造成了不良影響,進而造成企業整體效益的下降。所以,教育員工克服浮躁心態,並進入“務實工作狀態”,並在這個過程中達到企業和員工的共同成長,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而對員工來說,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具有求真務實的精神。務實是成就一切偉大事業的前提,現在的很多優秀企業都以務實作為評估人才的一項重要標準。英特爾中國軟件實驗室總經理王文漢先生說,在英特爾公司裏,考慮員工晉升時,從來就不把學曆當做一個因素。學曆最多隻是起到敲門磚的作用,在進入企業之後,員工個人的發展就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努力。有的碩士生可能不夠務實,那麼他的工資待遇就會降下來,而一些本科生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那麼他就會更快得到晉升。
王文漢先生還舉了下麵這個憑借務實的努力拚搏精神在英特爾實現成功的例子:
英特爾中國軟件實驗室裏有一位軟件工程師甚至連大學學曆都沒有,當初這位工程師就是憑借自己設計的一些軟件程序進入英特爾的。最初,他隻是被作為一名普通的程序員錄用的,但是王文漢不久以後就發現,這位程序員並不普通,他不僅可以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相關的程序設計工作,而且還主動學習高科技軟件的研發知識,甚至他還利用休息時間參加了英特爾內部及各大院校舉辦的軟件開發課堂。一年之後,當英特爾中國軟件實驗室需要引進高水平的軟件工程師時,這位程序員因為業績紮實、技術水平先進而成為選拔對象,而很多比他先進入公司的、擁有更高學曆的程序員們依然在程序員的位置上繼續消耗自己的青春。
成功所需要的一切因素都需要靠務實努力來獲取:大量有用的知識要靠紮紮實實地學習來獲得;克服困難的力量要靠一點一滴的艱苦努力來積澱;同事的協作和上司的支持要靠誠信的品質和實實在在的能力來贏取;轉瞬即逝的機遇要靠腳踏實地的艱苦付出來把握。
務實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前提,如果沒有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愛迪生縱然再有聰明的頭腦也不過是一個幻想家,而不會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大師;如果沒有投身於科技事業的奮鬥精神,比爾·蓋茨即使聰明絕頂,也不會成為領導世界500強的全球首富;如果沒有艱苦卓絕的努力練習,達·芬奇即使是天才也不會有諸多偉大作品的問世……
總之,成功必須靠務實努力來實現。成功的道路是靠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如果沒有求真務實的奮鬥,沒有踏踏實實的努力,即使擁有再多的知識、獲得他人的多少幫助、遇到過多少良好的機會,都不會實現最終的成功。
因此,每一個職場人士都應該針對自己,分析現狀,找出浮躁的根源,全麵充實提升自己,從個人務實發展、務實做事、務實做人幾個方麵鞭策自己、要求自己,不斷努力,才能使自身不斷得到發展。
閱讀思考:
1.什麼是務實?
2.在工作中怎樣做到務實?
多一些感恩,少一些抱怨
感恩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同時也是一種隨時準備奉獻的精神體會,更是一種力量。當你以一種知恩圖報的心情去工作時,你會工作得更愉快,也會更有效率!
職場中的你可以像海綿一樣吸取別人的經驗,但你千萬不要忘記,職場不是免費的義務補習班,沒有人理所當然地教導你如何完成工作。如果你對老板、對同事常懷一顆感恩圖報的心,那麼,請相信吧,你的工作會更愉快、更順利!
一個員工,除了工作,你是一無所有的,是工作給了你一切——穩固的收入,令人羨慕的職業,體麵的衣著……因此,對企業的感恩態度是員工職業道德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個企業的員工,可以擁有體麵的生活,可以定期去世界各地旅遊,享受陽光海灘,可以帶著孩子去迪斯尼狂歡……如果說這一切都是上帝慷慨的賜予,那麼這位萬能的上帝就是——工作。
離開了工作,離開了企業對員工的幫助,你將一無所有,是工作給了你一切,你應該並且必須對工作、對企業、對提攜你的主管和關心你的同事抱一種感恩的態度!
但是,很遺憾,職場上的很多人卻忽視了這一點!
“這份工作簡直糟透了,像待在監獄裏一樣,上帝啊,解救我吧!”
“我能有這麼大的成就,完全是我自己的功勞,和別人一點關係沒有!”
“感激公司?不是開玩笑吧?我和公司隻是簡單的雇傭關係,憑什麼感激他們?”
如果一個員工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工作,讓嫉妒、不滿甚至憎恨始終占據著內心,那麼他離被解雇也就不遠了。
森恩是一位心理醫生,他記得自己剛踏入這個行業的時候,還是個滿懷抱負的年輕人。然而兩年後,他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昔日的雄心壯誌煙消雲散,他甚至比前來谘詢的患者還要憤世嫉俗。他對現狀強烈不滿,覺得老板給予他的收入與自己的付出不成比例,他在專業方麵的訓練並沒有得到上級的高度重視,而且自己向上級遞交的升職報告一直沒有答複。
“再做下去還有什麼意思?從早到晚都在聽別人發牢騷,腦袋都快爆炸了,恨不得找個地方躲起來。政府的各種規定更是火上澆油,比如說,患者究竟要治療到什麼地步,居然是一群外行在製定標準,他們對心理谘詢一竅不通,然而我還不得不遵循他們的標準去工作。”
森恩整天和同事發的牢騷,多次飛進了頂頭上司的耳朵裏。本打算在下半年的集體大會上通報森恩升為副主治醫師,然而就是因為森恩的怨天尤人、滿腹牢騷的工作態度讓上司改變了主意。
當森恩再次得知沒有晉升的原因時,他已經變成一名典型的“工作倦怠”者,不僅不喜歡自己的工作,看到自己的上司簡直就想咬一口。不久後,森恩選擇了自殺方式離開了他的病人、他的工作,結束了他的生命……
森恩的滿腹牢騷不僅阻礙了自己晉升的道路,就連自己的生命都給搭上了。雖然上述這個例子比較極端,但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沒有人願意與抱怨不已的人為伍,職場中,很少有人因為脾氣壞以及抱怨等消極情緒而獲得提拔和獎勵。
任何一份工作,任何工作環境,都不是聖經中理想的伊甸園,可是在工作的過程中,總是會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比如應試成功的喜悅、初次加薪的激動、主管的提攜,同事的關心等,這些都是一個員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寶貴財富。這些都是你的企業、你的工作給予你的。
永遠都需要心懷感激,哪怕是遭受挫折的時候、被主管批評的時候,也應該感激他們的教誨,使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經曆失敗的時候,應該感激事業給了你寶貴的經驗,並為你的將來取得更大的成績做好了準備;遭到客戶拒絕時,要感激客戶耐心聽完了你的解說,才有了下次合作的機會。
擁有一份工作,就一定要一直持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因為,除了工作,你真的一無所有!
每個員工都要記住,是企業給予了你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一個展現自己的絢麗舞台,對於企業所做的這一切,你應該心存感激,並力圖回報!
感恩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同時也是一種隨時準備奉獻的精神體會,更是一種力量。當你以一種知恩圖報的心情去工作時,你會工作得更愉快,也會更有效率!
感恩不是虛假的奉承,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感激。虛假的奉承隻會讓別人厭煩,真誠的感激卻能為別人和自己帶來快樂!
充滿感恩的心情是敬業員工的一個重要標誌,缺少了這個標誌,那麼他也稱不上是敬業的員工。
閱讀思考:
1.為什麼要對工作心存感激?
2.你是怎樣看待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難的?
本章要義
·受企業歡迎的員工,一定是凡事都有準備的人。
·不懼怕困難,相信自己,找到方法就能令你脫穎而出。
·一個認真敬業的員工是最容易獲得成功的。
·企業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分你我。
·務實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前提。
·對於企業所做的這一切,你應該心存感激,並力圖回報!
心得體會
讀了本章內容,你有何感想和體會?不妨把它們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