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造就金牌員工的敬業法則(2 / 3)

在職場上,敬業的員工都是認真工作的人,因為他們知道認真工作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方法。美國零售業大王傑西·彭尼說過,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最明智的辦法就是選擇一件即使報酬不多也願意做下去的工作。暫時的放棄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獲得,因為你在為公司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工作。

但是,在很多員工眼中,自己是在為老板打工,以為自己認真工作,最終隻會讓老板受益。事實上,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員工為老板打工,老板必須付給員工報酬,這是員工價值的一種體現。但是,除了工資之外,任何一家公司、一個老板其實還給了每一位員工很多東西。員工在工作中獲得的報酬除了金錢外,最大的收獲就是經驗,還有就是良好的培訓,以及個人職業品質的提高和個人品德的完善。這些東西,如果員工在企業裏工作時能很好地獲得,將會是使自己受益一生的財富。這些無形的東西,再多的金錢都買不來。

糊弄工作的人往往隻知道為工資而工作,對自己的工作和事業缺乏長遠的規劃。這樣做無異於在浪費自己的生命,更不會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某公司的老板精明能幹,公司員工也都齊心協力、工作認真。可是不久前,他招聘了一位剛剛畢業的女秘書。這位新來的女大學生做事馬馬虎虎,不拘小節,資料總是不加整理便遞交上去,辦公桌上的文件亂七八糟,老板批評了她許多次,但她仍然我行我素,毫無長進。最終,老板提拔了一名辦事認真的秘書,代替了她的工作。

糊弄不僅是一種不良的工作習慣,而且是一種不敬業的工作態度。那些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消極態度的員工,最終連和尚也做不成,因為老板需要的是認真敬業的員工。

張傑在一家頗有發展前途的公司任職。這天早上,他參加了銷售部門召開的一個會議,決定由他統計一組數據。下午,張傑接到一份會議紀要,這份會議紀要與他以前看到的同類文件大不一樣,除了一些簡短的會議介紹之外,全部是滿滿當當的表格。那些詳細而煩瑣的表格和數據令張傑頭痛不已,而上司規定,他必須在兩天內完成全部數據的統計彙總並形成書麵報告,然後經主管部門的評審人評審合格並簽字確認後,交到監控考核處,作為完成全部工作的依據。

張傑明白這項工作直接關係著自己的前途,所以加緊統計。但照這個進度是不能確保在規定的期限完成工作的,於是,他在經辦過程中,掉以輕心、敷衍了事,想蒙混過關。“紙包不住火”,此事還是被上級發現了,他受到了處分。就是因為這件事,張傑始終沒有獲得晉升。

當工作遇到困難時,更容不得馬虎,在棘手問題麵前要從實際出發,認真分析、作出果斷決策的人自然會成為工作優秀的典型;而那些拿不定主意、不切實際地空發議論,糊弄不認真工作的人隻能成為反麵教材,晉升對於他們來說簡直是太遙遠了。

一個敬業的員工會將敬業意識記在心中,實踐於行動中,做事積極主動,勤奮認真,這樣他就不僅能獲得更多寶貴的經驗和成就,還能從中體會到快樂。我們也經常看到不敬業員工的身影,他們自作聰明在工作中偷懶,不負責任,頭腦中根本沒有敬業精神,更不會把敬業看做是一種神聖的使命,一個敬業的員工,處處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站在這樣一群不敬業的人當中,自然是鶴立雞群,也會得到老板的關注,遲早會受到老板的重用和提拔。

懂得敬業是職業邁出的第一步,要在工作中不斷思考這一問題,並培養自己的敬業精神,畢竟,擁有超乎尋常的敬業精神是成功的可靠保障。

閱讀思考:

1.糊弄工作都有那些危害?

2.你是怎樣對待工作的?

多一些擔當,少一些推諉

在責任麵前,每個人都應該多一些擔當,少一些推諉,這樣企業才能實現永續發展。

現在勇於承擔責任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許多人都學會互相推諉和轉讓責任,並美其名曰:“轉讓風險。”當你初涉職場的時候,會有些前輩非常老到地對你說:“凡事不要攬責任,你才會在公司裏不犯錯誤。”話是不錯,這樣可以避免引火燒身,但是你在老板眼中從此就是一個縮頭縮腦,凡事都不敢負責任的人。

三隻饑寒交迫的老鼠一起去偷油。它們決定采用疊羅漢的方式,輪流喝油。當其中一隻老鼠爬到另外兩隻老鼠的肩膀上,“勝利”在望時,不知什麼原因,油瓶突然倒了,巨大的響聲驚醒了主人,它們隻好抱頭鼠竄、落荒而逃。

回到鼠洞後,它們聚在一起開了個內部會議,討論這次集體偷油失敗的潛在原因。

最上麵的老鼠說:“因為下麵的老鼠抖動了一下,所以,我不小心碰倒了油瓶。”

中間那隻老鼠說:“我感覺到下麵的老鼠抖動了一下,於是我也抖動了一下。”

而最下麵的老鼠說:“我隱約聽見有貓的叫聲,所以抖動了一下。”

原來如此——誰都沒有責任。

企業中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情境。

某家公司的內部會議上我們就可以聽到類似的推諉。營銷部經理說:“最近銷售不理想,我們得負一定的責任。但主要原因在於對手推出的新產品比我們的產品先進。”

研發經理“認真”總結道:“最近推出新產品少是由於研發預算少,大家都知道杯水車薪的預算還被財務部門削減了。”

財務經理馬上接著解釋:“公司成本在上升,我們能節約就節約。” 這時,采購經理跳起來說:“采購成本上升了10%,是由於俄羅斯一個生產鉻的礦山爆炸了,導致不鏽鋼價格急速攀升。”

於是,大家異口同聲說:“原來如此!”言外之意便是:大家都沒有責任。

最後,人力資源經理終於發言:“這樣說來,我隻好去考核俄羅斯的礦山了?”

這樣的情景經常在不同的企業中上演著——當工作出現困難時,各部門不尋找自身的問題,而是指責相關部門沒有配合好自己的工作。相互推諉、扯皮,責任能推就推,事情能躲就躲,最後,問題隻有不了了之。

互相推諉、扯皮不僅嚴重影響我們的工作績效,同時還會給企業的發展造成巨大的損失。

A公司是重慶一家中等規模的食品公司。由於廠房地勢較低,每年都要經曆一至兩次的抗洪搶險。有一年夏天,老板出差到海南去了。出差之前,他叮囑幾位主要負責人:“時刻注意天氣預報。”

有一天晚上,遠在海南的老板給幾位負責人打電話,因為他看到天氣預報說有雨,擔心廠房被淹。當時,廠房所在地已經下雨了,可能由於天氣原因,老板一連打了幾個電話,都打不通,最後打到了人力資源部經理的家裏,讓他立即到公司查看一下。

“嗯,我馬上處理,請放心!”接完電話,人力資源部經理並沒有到公司去,他心裏想:這事是安全部的事情,不該我這個人力資源部經理去處理,何況我的家離公司還有好長一段路,去一趟也費事。於是,他給安全部經理打了一個電話,提醒他去公司看一下。

安全部經理接到電話後十分不悅,認為人力資源部經理無權管理安全部內部的事情。於是,他也沒有去公司,他心想:“反正有安全科長在,不用管它了。”

安全科長沒有接到電話,但他知道下雨了,並且清楚下雨意味著什麼,但他心裏想有好幾個保安在廠裏,用不著他操心。當時,他正在陪朋友打麻將,為了避免“幹擾”,他甚至把手機也關了。

隻有幾個保安留在廠裏。但是,用於防洪抽水的幾台抽水機沒有柴油了,他們打電話給安全科長,科長的電話關機,他們就沒有再打,也沒有采取其他措施,早早地睡覺去了。值班的那一位睡在值班室裏,睡得最沉,他以為雨不會下得太大。

到淩晨兩點左右,雨突然大起來,值班保安被雷聲驚醒時,水已經漫到床邊!他立即給消防隊打電話。

消防隊雖然來得很及時,但由於通知太晚,三個車間全部被淹,數十噸成品、半成品和原輔材料泡在水中,直接經濟損失達數百萬元!

事後,追究責任時,每一個人都說自己沒有責任。

人力資源部經理說:“這不是我的責任,而且我是通知了安全部經理的。”

安全部經理說:“這是安全科長的責任。”

安全科長說:“保安不該睡覺。”

保安說:“本來可以不發生這樣的險情,但抽水機沒有柴油了,是行政部的責任,他們沒有及時買回柴油來。”

行政部經理說:“這個月費用預算超支了,我沒辦法。應該追究財務部的責任,他們把預算定得太死。”

財務部經理說:“控製開支是我們的職責,我們何罪之有?”

老板聽了,火冒三丈:“你們每個人都沒有責任,那就是老天爺的責任了!我並不是要你們賠償損失,我要的是你們的責任感和工作態度,要的是你們對這件事情的反思,要的是不再發生同樣的事故,可你們卻隻會推卸責任!”

A公司這樣的事例確實令人痛心、發人深省。如果公司每個人都能夠主動地承擔責任,不把責任推給別人,公司就不會有這麼大的損失。企業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分你我,在責任麵前,每個人都應該多一些擔當,少一些推諉,這樣企業才能實現永續發展。

閱讀思考:

1.讀了A公司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2.在你的公司中,存在互相推諉責任的現象嗎?要如何才能杜絕這種現象呢?

多一些務實,少一些浮躁

成功必須靠務實努力來實現。成功的道路是靠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有一個中國人在德國問路:“先生,這個地方怎麼走?大概什麼時候能到?”德國人根本不理他,他就覺得這個人很傲慢。而當自己往前走了二三十米時,德國人突然追上來說:“你到那兒大概要12分鍾。”這個中國人就問:“那你剛才為什麼不告訴我?德國人說:“因為你問我多長時間到,所以我要看看你走路的速度才能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