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自己獎勵自己。勤奮總與“苦”和“累”聯係在一起,如果長期處於苦和累的環境中,你可能會厭倦,甚至放棄。所以,適時地獎勵一下自己是非常重要的。當自己掌握了一種好的處理工作的方法,或工作效率提高了1個小時時,不妨去看一場向往已久的演出,或者隻是為自己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這樣的獎勵往往會刺激你更加努力地工作。
勤奮並不是要你一刻不停地幹,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隻會導致低效率。所以,工作累了的時候不妨花上幾分鍾的時間放鬆一下,給自己緊張的大腦“換換擋”。
最後,成功之後還要繼續努力。勤奮通向成功,而成功很可能會成為勤奮的墳墓。有一項調查表明,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獲獎之後的成就、論文篇數等遠不及其獲獎前的一半。
成功之後就不再努力的例子並不鮮見。很多人在憑借著勤奮努力終於被上司所提拔和重用之後,就覺得應該放鬆一下了——為自己前段時間那麼辛苦的工作補償一下,結果又回到
原來的那種好逸惡勞、不求上進的生活狀態中去了。請記住蕭伯納的名言:“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二是躊躇滿誌。”這兩種悲劇,都會導致勤奮努力的中止。在取得了一個小目標的成功之後,要重申自己的大目標,告訴自己還有更加美好的前途在等著自己,使自己重新振作,繼續勤奮,永不滿足。
在職場中永立不倒的英雄所憑借的絕不是安逸中的空想,而是踉蹌中的執著,重壓下的勇敢,逆境中的自信,艱苦中的勤勉和奮發,是在任何環境中的紮實工作和鍥而不舍的求知精神。這是他們成功的秘訣,也是所有想成功的人必須具備的崇高美德。
閱讀思考:
1.你是個勤奮工作的員工嗎?
2.舉例說明勤奮與成功之間有什麼關係。
視信譽為生命
信譽是一個有魅力的人的生命,是一個有發展潛力的公司的無形資產。凡事講究信譽,你就會贏得更多的信賴和機會,如果喪失信譽,即使你僥幸取得一次的勝利,你的生命最終也會因為你的這次失信而暗淡。
與做人一樣,職業道德與個人修養有許多相通之處。一個存在人格缺陷或道德缺陷的員工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同樣,一個沒有信譽的員工肯定不是一個敬業的員工。講信譽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敬業的根本。
我們看看一個關於信譽的故事。
一名在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畢業時成績優異,便決定留在德國。他四處求職,拜訪過很多家大公司,均遭拒絕,因此很是傷心、惱火。但又沒有別的辦法,總不能讓肚皮餓著吧,狠狠心、咬咬牙,收起高才生的架子,選了一家小公司去求職,心想,這次無論如何也不會再被有眼無珠的德國佬趕出門了!
結果呢?這個公司雖然小,仍然和大公司一樣很有禮貌地拒絕了他。
高才生忍無可忍,終於拍案而起:“你們這是種族歧視!我要控……”
對方沒有讓他把話說完,低聲告訴他:“先生,請不要大聲說話,我們去另外的房間談談好嗎?”
他們走進無人的房間,德國佬請憤怒的留學生坐下,為他送上一杯水,然後從檔案袋裏抽出一張紙,放在他麵前。留學生拿起看了看,是一份記錄,顯示他乘坐公共汽車曾逃票3次。他很驚訝,也更加氣憤:原來就是因為這麼點兒雞毛蒜皮的事,小題大做!
講述這件事的是一位知名學者,講到這裏時他說,德國抽查逃票一般被查到的幾率是萬分之三,也就是說逃一萬次票才可能被抓住3次。
這位高才生居然被抓住3次,在嚴謹的德國人看來,大概那是永遠不可饒恕的。
事實也是如此,在老板看來,一個人在三毛兩角的蠅頭小利上都靠不住,還能指望在別的事情上可以信賴他嗎?一旦受到金錢美女的誘惑,他怎麼敢相信你不會出賣他,不會出賣公司的利益呢?
信譽是一種無形資產,是一種高於任何物質回饋的精神力量。信譽既是無形資產、道德資源和要素,那麼,它就具有無形資產促進經濟快速增長的功能和道德凝聚人心的魅力。故古往今來,國內外的政治家和經濟學家,無不重視研究運用誠信安邦治國和繁榮經濟。公司也是如此,一個視信譽為生命的公司必然是一個以無形資產取勝的公司。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說:“公司的無形資產有時甚至比有形資產的意義更加重要。在資本價值中,資本價值的核心不是工廠的成本,而是公司的商譽。”他認為商譽的特征是“非物質性的財產”。
美國著名銀行家劉易斯·沃克的手頭上有兩家公司的貸款申請,一家企業經營慘淡,若沒有新資金的投入,很可能就會麵臨破產;而另外一家則實力雄厚,貸款隻是為了暫時緩解資金壓力。
經過慎重考慮,劉易斯批準了經營不景氣的那家企業的貸款請求,而拒絕了另外一家。助手不解地問他:“從各方麵實力來看,後者很顯然比前者更有優勢,風險更小,為什麼您卻選擇了前者?”
劉易斯解釋說:“我查了一下他們兩家以前的信貸記錄,第一家雖然暫時經營慘淡,可是他們卻有著良好的信譽,8年來從沒有拖欠過銀行一分錢,而後一家企業是一個花花公子從他千萬富翁老爸那裏繼承來的遺產,他隻知道吃喝玩樂,很少去關心銀行的債務問題。我們貸款的時候不僅要注重企業的實力,更重要的是企業的信譽。”
助手聽後心悅誠服。
信譽不僅對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對員工個人來說同樣重要。在美國,信用卡所支持的信用額是和你的日常還貸信用度相關聯的,有些人為了爭取更多的信用額,在經濟寬裕的時候也經常做一些小的私人貸款,並及時還上,這樣,在大筆需要的時候,就可以獲得銀行更多的資金支持。
做事先做人,一個不講信譽的員工肯定不是一個敬業的員工,即使平時工作積極主動,一旦受到外界的誘惑,缺乏自律的特點注定了他將拋棄原則,於是背叛就成為一種必然。老板永遠也不會信任這樣的員工,更不要說欣賞甚至重用了。
信譽,是一個有魅力的人的生命,同時也是公司或商品的“生命”和“靈魂”,這種“生命”和“靈魂”隻有在市場競爭中才能激活和長久有效,而其他行政、司法等手段隻能是培育誠信的一種輔助手段,故“無形手”的誠信優化又必須同行政、司法等手段相配合。為此,我們應把誠信與市場競爭實行優化配置,隻有這樣才能讓“誠信嬰兒”呱呱啼叫地來到這個世界。
一個視信譽為生命的員工會不折不扣地履行他的諾言,一絲不苟地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務,也會努力維護公司的利益和形象。相反,那些失去信譽或根本不講信譽的人則很容易因為種種原因不去兌現自己的諾言,並找出各種借口搪塞老板,以期敷衍了事,這樣的員工怎能得到老板的信任呢?
企業中的優秀員工,應該時刻以維護企業的良好信譽為己任。一個擁有良好個人信譽的優秀員工,若遇到了臨時的困難,就會得到老板和同事的理解與支持,大家也願意盡自己的所能去盡力幫他渡過難關。而一個缺乏最起碼職業道德的人,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隻能因寡助而四麵楚歌。
在優秀員工眼裏,信譽是做人的根本和生命所在!
閱讀思考:
1.中國留學生帶給你什麼啟示?
2.你是如何看待信譽這個問題的?
讓優秀成為習慣
讓優秀成為習慣,不論做什麼事都會鬥誌昂揚,都會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都會付出最大的努力。
“讓優秀成為習慣”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說的一句話。他對優秀做了很精彩的描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複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當優秀成為一種習慣,那麼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
林達,今年隻有35歲,卻已是國內IT界的風雲人物。林達剛剛三十出頭的時候就成了公司的總裁,統領國內頂尖的軟件公司,他所率領下的研發小組開發了適用於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的多款知名軟件。
林達心裏銘刻著一句話——讓優秀成為習慣。進入大學的時候,他是他們專業年齡最小的一個,卻是成績最好、最努力刻苦的一個。他每天天不見亮就跑到學校的操場上,大聲地朗讀英語,上課時他永遠是坐在第一排的最認真的學生,他的實驗是做得最認真的,他的試卷永遠都是最漂亮的。當這個已經讓優秀成為習慣的小夥子以全優的成績從大學畢業時,才剛剛20歲出頭。
進入現在這家公司後,他以“讓優秀成為習慣”的信念時刻鞭策著自己。“要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最好,否則還不如什麼都不做!”他總是這樣對同事說。在公司裏,他對自己的要求最為嚴格,是最敬業的一個,所以他的工作也是最出色的。當然,林達也成了公司裏升得最快的人,二十四歲就成為公司的部門經理,二十八歲的時候又升為公司的總經理。公司改組後,剛剛三十歲的他已經成了公司的總裁。地位變了,但“讓優秀成為習慣”的信念沒有改變,他帶領企業涉足信息安全、桌麵辦公、遊戲娛樂等諸多領域,自主研發了適用於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的多款知名軟件,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企業在應用軟件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營銷能力在同業中一直保持著領先地位,營業規模持續高速增長。現在,公司的營銷已經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地,並且與國內外幾十家知名的IT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在林達的帶領下,他所在的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專業化軟件公司。
母校百年校慶時,林達作為傑出校友被邀請回校,而在那些被邀請的傑出校友中,他又是最年輕的一個。林達為母校的學子們做了精彩的演講,主題就是:讓優秀成為習慣!
失敗的人讓懶惰成為習慣,讓說謊成為習慣,讓推托成為習慣,而成功的人讓優秀成為習慣。讓優秀成為習慣,不論做什麼事都會鬥誌昂揚,都會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都會付出最大的努力。讓優秀成為習慣,不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學習上,不論是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還是一個雇員,都將努力做到最好。
機會總會青睞那些讓優秀成為習慣的人,因為他們從來不會辜負機會對自己的垂青;老板總會喜歡那些讓優秀成為習慣的人,因為他們從來不會辜負老板對自己的信任。
你是不是覺得優秀離你很遙遠?你是不是覺得自己隻有在某些時候才優秀?那是因為優秀還沒有成為你的習慣。
當優秀成為習慣,成功也就成為習慣!
“優秀是一種習慣”,每天不斷地暗示自己吧。讓“優秀”的思維深植你的心,讓“優秀”的觀念溶入你的血液,使你的生命從此在優秀中綻放,並散發出芬芳的氣息。你將因優秀而不斷地享受成功的愉悅,你將因優秀而不斷地領略人生的精彩!
閱讀思考:
1.你認為優秀是一種習慣嗎?
2.如何才能讓優秀成為你的習慣?
本章要義
·一個具有敬業精神的員工,隻有在接受自己服務的企業的基礎上才能把敬業精神發揮得更好。
·對工作的熱情不隻是外在的表現,它發自內心,來自你對自己工作的真心喜歡。
·激情是工作最好的朋友,是否具備這種古老的狂熱精神,決定了你是否能拿到訂單,是否能夠得到工作。
·勤奮敬業的精神是走向成功的堅實的基礎。
·信譽就是你的職場通行證,也是你人生的通行證。
·當優秀成為習慣,成功也就成為習慣。
心得體會
讀了本章內容,你有何感想和體會?不妨把它們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