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敬業:驅動自我的內在動力(2 / 3)

敬業點燃“瘋狂”的激情

愛默生說:“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如果一個人以精益求精的態度、火熱的激情,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來工作,那他做什麼都不會覺得辛苦。”

熱忱的態度是我們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情緒的動力是推動我們向前進的力量。愛默生說過:“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事實上,這不是一段單純而美麗的話語,而是邁向事業成功之路的指針。

雅絲·蘭黛是許多年來一直盤踞《財富》與《福布斯》雜誌等富商榜首的傳奇人物。這位當代“化妝品工業皇後”白手起家,憑著自己的聰穎和對工作及事業的高度熱情,成為世界著名的市場推銷專才。由她一手創辦的雅絲·蘭黛化妝品公司,首創了賣化妝品贈禮品的推銷方法,使得公司脫穎而出,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她之所以能創造出如此輝煌的事業,不是靠世襲,而是靠自己對待工作和事業的激情得來的。在80歲前,她每天都能鬥誌昂揚、精神抖擻地工作10多個小時,其對工作的態度和旺盛的精力實在令人驚訝。今天的蘭黛名義上已經退休了,實際上,她照例會每天穿著名貴的服裝,精神抖擻地周旋於名門貴戶之間,替自己的公司作無形的宣傳。

許多人對自己的工作一直未能產生足夠的激情與動力,主要的問題可能就出在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何需要這份工作。其實,能擁有工作是幸福的,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說:“工作是你可以依靠的東西,是個可以終身信賴且永遠不會背棄你的朋友。”連擁有億萬資財的汽車業巨子都如此地熱愛工作,那我們似乎也難以找出不喜愛工作的理由了。

由熱愛工作,到對工作產生熱情,是一個熟悉並逐步深入工作的過程。隨著工作的深入,熱情可以轉化為激情。

與其說成功取決於個人的才能,不如說成功取決於個人的熱忱。這個世界為那些具有真正的使命感和自信心的人大開綠燈,到生命終結的時候,他們依然熱情不減。無論出現什麼困難,無論前途看起來多麼的暗淡,他們總是相信自己能夠把心目中的理想圖景變成現實。

微軟的招聘官員曾說:“從人力資源的角度講,我們願意招的人,他首先應是一個非常有激情的人:對公司有激情,對技術有激情,對工作有激情。可能在一個具體的工作崗位上,你也會覺得奇怪,怎麼會招這麼一個人,他在這個行業資曆不深,年紀也不大,但是他懷有滿腔熱忱。和他談完之後,你會受到感染,願意給他一個機會。”

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工作不但可以提升你的工作業績,而且可以給你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成果。

不言而喻,保持對工作的新鮮感是保證你對工作的激情的有效方法。要想保持對工作恒久的新鮮感,首先必須改變工作隻是一種謀生手段的認識,把自己的事業、成功和目前的工作聯係起來。其次,保持長久激情的秘訣,就是給自己不斷樹立新的目標,挖掘新鮮感,把曾經的夢想揀起來,找機會實現它,審視自己的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著沒有處理,然後把它做完。在你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後,自然就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這種新鮮的感覺就是讓工作的激情每天都陪伴自己。

滿懷激情就是對事業的全身心投入,換句話說,就是對事業的“瘋狂”追求,內心湧動著一股“瘋狂”的激情。

李陽,蘭州大學力學工程係的畢業生,便是一位靠“瘋狂”精神取得成功的青年。

李陽有一句格言:I enjoy losing face!(我熱愛丟臉!)李陽的成功故事便是不怕丟臉。“成功人的常態在普通人看來就是變態。”“越是艱辛我越興奮。”李陽說。

為了突破自閉的性格,李陽決心用英語挑戰自我。他最不愛當眾說話,但又渴求當眾說話。他把自己的學習心得寫成40多頁的演講稿,要在全校大聲演講。他讓同學貼出海報,說有一個叫李陽的小子要開一個英語學習講座。那晚,用李陽的話說是“緊張得想嘔吐”。可是,他還是登上了講台,氣喘籲籲地完成了演講。演講卻意想不到地成功了。此後,李陽走出校園的幾十場演講,讓李陽成為一個校園名人。

大學畢業後,李陽在西安西北電子研究所當了一年半的助理工程師。每天清晨,李陽第一件事就是衝到屋頂平台,大喊英語。一年半後,他從1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調入了廣東人民廣播電台英文台,成為唯一一個沒有專業英文學曆的播音員,並擔任新聞播音員和“TALK SHOW”(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同時主持廣州電視台的英語新聞節目,是廣州地區最受歡迎的英文播音員。就連老外也為李陽地道的英語所折服,美國的ABC廣播網、英國的BBC、香港電台(RTHK)、日本放送協會(NHK)、蘇格蘭國家電視台及加拿大廣播電台都做過李陽的專訪。

一次,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首席顧問理查德·布什在廣州作題為《克林頓當選總統以來美國對華政策的製定過程》的重要演講,李陽因出色的翻譯,收到了美國外交委員會主席漢密爾頓的親筆信,稱讚他卓越的英語水平,以及他為中美兩國作出的極大貢獻。美國總統特使、商務部長布朗訪問廣州時,李陽是唯一的中國譯員。對於很多專業領域的翻譯,李陽照樣不失風範。在1994年世界移動通訊國際會議的27位發言者的同聲翻譯中,李陽更是令同行刮目相看,因為發言內容中的專業名詞和術語十分多,而且難以把握。

“越是艱辛我越興奮,這就是瘋狂。”李陽隻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覆蓋了別人六七年才能涉足的領域。李陽常不斷提起一段話:“我不是天才。沒有天才,天才隻是我們肉眼看到的1/9的冰山之尖,而那8/9是泡在海水中的默默奮鬥,是挑戰,是征服,是瘋狂投入!我現在比你們強,隻是我比你們更瘋狂!”

的確,如果一個人能以精益求精的態度、火熱的激情,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來工作,那他做什麼都不會覺得辛苦;如果一個人鄙視、厭惡自己的工作,那他一定會失敗。

美國最成功的女企業家瑪麗·凱是由做推銷員起家的,熱情使她走向了成功。在今天的商界,“瑪麗·凱熱情”已為世人所熟知,她的熱情也已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傳奇。

熱忱是工作的靈魂,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年輕人如果不能從每天的工作中找到樂趣,僅僅是因為要生存才不得不從事工作,僅僅是為了生存才不得不完成職責,這樣的人注定是要失敗的。

有一位父親告誡他的孩子說:“無論未來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如果你能夠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那麼,你就不用為自己的前途操心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散漫粗心的人到處都有,而對自己的工作善始善終、充滿激情的人卻很少。”

企業的老板,也喜歡雇用富有工作熱情的員工。亨利·福特說過:“我喜歡具有熱忱的人。他熱忱,就會使顧客熱忱起來,於是生意就做成了。”

“十分錢連鎖商店”的創辦人查爾斯·華爾渥茲也說過:“對工作毫無熱忱的人就會到處碰壁。”查爾斯·史考伯則說:“對任何事都熱忱的人,做任何事都會成功。”

所以,凡是具有必需的才氣,有著可能實現的目標,並且具有極大熱忱的人,做任何事都會有所收獲,不論在物質上或精神上都是一樣。 激情是工作最好的朋友,是否具備這種古老的狂熱精神,決定了你是否能拿到訂單,是否能夠得到工作。更為重要的是,你是否能保住你的工作。

激情是高水平的興趣,是積極的能量、感情和動機。

它是火花,把我們和他人都激勵起來,使我們在精神上做好準備去實現我們的工程、興趣、目標和夢想等。

它是一種能源,當我們感到進展不順或一籌莫展時,推動我們繼續前進。

成功與其說是取決於人的才能,不如說取決於人的激情。激情,使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激情,使我們的意誌更堅強!

不要畏懼激情,如果有人願意以半憐憫半輕視的語調把你稱為狂熱分子,那麼就讓他這麼說吧。源源不斷的激情,使你永葆青春,讓你的心中永遠充滿陽光。讓我們牢記這樣的話:“用你的所有,換取你工作上的滿腔激情。”

閱讀思考:

1.談談你對“熱情是工作的靈魂”這句話的理解。

2.麵對工作,你是滿懷激情的嗎?

敬業讓你更勤奮

一個人的進取與成才,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勤奮與努力。勤奮工作既是一種能力和克己的訓練,同時也是人類的老師。勤奮工作能激活人內在的激情,能使人增長才幹,熱愛人生。

生活中隨處可以看到這樣的人:他們似乎隻有等到別人強迫他們工作時,才會去工作。但他們對於自己的學識和才能卻仿佛一無所知。他們從來沒有真正考慮過,自己體內到底有多少智力與體能,遇到任何事情,他們似乎都是以敷衍的態度,用極少的精力作漫不經心的處理。他們似乎情願永生永世待在山穀裏,也不肯用力氣、花心思向山上攀登,不肯下決心爬上山巔,把廣袤的世界看個清楚。

不管是誰,如果遇到事情不肯振作精神、不以熱忱的態度、不使出全身的力氣、不深切地感到長此以往自己前途的可悲,那他絕對不會作出什麼事業來。世界上的各種偉大事業沒有一件是隻想“填飽肚子”的人,或者“得過且過”的人幹成的。做成這些大事業的,都是那些意誌堅定、不畏艱苦、勤奮敬業的人。

在一般人的眼裏,漢夫雷·戴維肯定算不上命運的寵兒。由於出身貧寒,他接受教育和獲得科學知識的機會都很有限。然而,他是一個有著真正勤奮刻苦精神的小夥子。當他在藥店工作時,他甚至把舊的平底鍋、燒水壺和各種各樣的瓶子都用來做實驗,鍥而不舍地追求著科學和真理。後來,他以電化學創始人的身份出任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

年輕的約翰·沃納梅克每天都要徒步4英裏到費城,去那裏的一家書店打工,每周的報酬是1.25美元,但他勤奮刻苦的精神讓人感動。後來,他又轉到一家製衣店工作,每周多加了25美分的工資。從這樣的一個起點開始,他勤奮刻苦地工作,不斷地向上攀登,最終成為美國最大的商人之一。1889年,他被哈裏森總統任命為郵政總局局長。

要想在這個時代脫穎而出,你就必須付出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勤奮和努力,擁有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決心,否則你隻能由平凡轉為平庸,最後變成一個毫無價值和沒有出路的人。

勤奮刻苦是對敬業的最好注解。要做一個好的員工,你就要像那些石匠一樣,一次次地揮舞鐵錘,試圖把石頭劈開。也許100次的努力和辛勤的捶打都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結果,但最後的一擊,石頭終會裂開的。成功的那一刻,正是你前麵不停地刻苦的結果。

為了達到更好、更大的工作成就,加薪也好,提升也罷,你必須不斷地奮鬥,而勤奮刻苦地訓練專業技能尤其必要。如果你是有誌於工作的人,每天都應該把這個問題在自己的心中問上幾遍:“我勤奮嗎?”

勤奮敬業的精神是走向成功的堅實的基礎,它更像一個助推器,把你自己推到上司麵前。如果有一天你得到了升遷,你應該自豪地對自己說:“這都是我刻苦努力的結果。”

勤奮工作的習慣就是成功的點金術。而那些出類拔萃的人物、那些將勤奮的準則奉為金科玉律的人們,將使整個人類因他們的工作而受益。再也沒有什麼比偷懶和做事磨蹭更能阻礙一個人成功的了——它會分散一個人的精力、磨滅一個人的雄心,使我們隻能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而不是主動地去主宰自己的生活。

要想把自己變成一個勤奮的人,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努力。

首先,牢記自己的夢想。隻有給自己一個奮鬥的理由,你才能堅定信心,鍥而不舍。有太多的人隻為工作而工作,或隻為薪水而工作,所以他們往往會把工作當成一項討厭的責任,或者是懲罰,這種思想注定了他們隻會偷懶和拖拉。而如果你把它當成實現夢想的階梯,每上一個階梯,就會離夢想更近一點,你還會那麼痛苦嗎?

其次,學會用心工作。很多老資格的公司職員習慣於隻用手工作,因為這些工作他們已經很熟悉了,閉著眼睛都能做好。然而隻用手工作會使人們把10年當做1天來過,10年以後,他們隻掌握了一種工作方法。也就是說,10年來他們在自己的工作上沒有任何進步,這對於處在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環境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十分糟糕的。勤奮工作不僅是要盡善盡美地完成工作,還必須用你的眼睛去發現問題,用你的耳朵去傾聽建議,用你的大腦去思考、去學習,把10年真正當做10年來過,那麼10年之後你所具備的才能還愁不被老板賞識嗎?勤奮工作不是機械地工作,而是用心在工作中學習知識、總結經驗。在上班時間不能完成工作而加班加點,那不是勤奮,而是不具備在規定時間裏完成工作的能力,是低效率的表現。